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为了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水稻插秧机应运而生并且应用的十分普及;但是秧苗的补给主要靠人工来完成,影响了插秧机作业效率。为此,设计了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车,采用乘坐式独轮驱动,以小马力柴油机为动力,一次完成水稻秧苗从田埂到运秧车的输送、田间的运输以及运秧车与插秧机秧苗的对接输送,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阐述了该设计的关键技术、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关键工作机构与部件设计。  相似文献   

2.
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机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直播有水直播、旱直播,还有手工撒播、机械直播等等,不同的种植模式作业效果不同。水稻直播工序最省,方法最简单,应用也越来越多。目前,常用的水稻插秧机根据操作方式和驱动行走形式分步行式和乘坐式两大类。其中步行式又分为手扶自动式插秧机和手扶拖拉机配套插秧机;乘坐式又分为独轮驱动行走乘坐式插秧机和四轮底盘插秧机,四轮底盘插秧机又有普通插秧机、高速插秧机两种。手扶插秧机主要插毯状苗,存在的问题是根系  相似文献   

3.
高速水稻插秧机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水稻插秧的作业效率,推动了水稻生产的发展。使插秧机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是发挥其工作效率的关键。近年来,通过对插秧机实践应用进行调研,不少用户只重视插秧机的使用,而忽视了插秧机作业期及作业结束后的维护、保养环节,根据上述问题,总结了井关PZ60乘坐式高速水稻插秧机的使用、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装备》2021,42(4):15-20,28
针对我国现有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在插植作业时普遍存在的调平精度低、秧台抖动严重等问题,通过加入倾角传感器、小功率直流电机、调平控制器等部件进行插秧机插植部的自动化控制,满足插秧机插秧一致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带有双阈值死区的PID控制策略,避免了插秧机在插秧作业时插植部抖动的问题。实车测试表明,水田插秧作业质量较现有插秧机作业质量有明显提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于程 《农业机械》2013,(8):21-24
近年来,随着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步伐加快,插秧机保有量也逐年增加,特别是高速乘坐式插秧机以其轻便、舒适的操作,高效和高质量的作业效果,发展迅猛,成为了水稻机插作业中的新宠。久保田自2009年起开始在中国生产乘坐式插秧机,其产品已经颇为成熟,再结合中国国情,特点明显。经过这几年发展,广阔的水稻田间,随处可见久保田插秧机的踪影,印证了其一直以来对产品发展的承诺:"有田就有久保田"。如今,公司已拥有NSD-8型,NSPU-68C/NSPU-68CM及NSPU-68CMD多种型式的高速乘坐式插秧机。请跟随小编,一起  相似文献   

6.
目前插秧机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步行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按插秧速度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步行式插秧机均为普通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有普通型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插秧机按栽插行数分为步行式2、4、6行和乘坐式4、6、8、10行插秧机等机型。现将水稻插秧机的使用与保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步伐加快,插秧机保有量逐年增加,尤其是高速乘坐式插秧机由于操作轻便、作业效率高、机插质量好,发展尤为迅速,成为了一些农机服务组织开展水稻机插作业服务的重要机械。  相似文献   

8.
2ZD-830型折叠式水稻插秧机,是四轮驱动乘坐式八行折叠高速水稻插秧机,为高端机型,拥有诸多先进功能,保证了高速高精度插秧,改善了插秧的作业环境.适合秧苗为块状秧盘育苗和钵盘育苗的栽插作业,机动性能好,插秧频率高,能同步进行深施化肥作业,秧箱可折叠.  相似文献   

9.
田兵 《南方农机》2001,(1):17-17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使用插秧机把适龄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移插到大田的技术,它具有省种、省工、省力和明显的增产效果,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推广,解决水稻种植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2000年绍兴县引进 2台韩国产 P600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进行了水稻机械化插秧试验研究,取得一定效果,现就使用 P600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P600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机器外型尺寸 (长×宽×高, mm): 2960× 2010× 1450;机器质量: 550kg;发动机功率…  相似文献   

10.
1、水稻插秧机的选择 目前在南方地区推广的插秧机,按操作方式来分,有步行手扶式插秧机和方向盘式即乘坐式插秧机;按插秧速度来分,有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按插秧机栽插行数来分,步行手扶式插秧机有2、4、6行,乘坐式插秧机有4、5、6、8、10行等。如东洋PF455S和南通2Z-455型为步行手扶式普通插秧机,东洋P600和久保田SPU-68C型为乘坐式高速插秧机。  相似文献   

11.
智能插秧机具有作业效率高、插秧质量高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人工插秧作业,但传统的智能插秧机在作业工程中仍然需要人工监控,以便及时处理插秧机出现的故障问题。为此,设计了基于PLC的智能插秧机监控系统,完成了监控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通过硬件选型和软件设计,确定了合理可靠的功能模块。该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智能插秧机的工作状态,远程控制智能插秧机作业,可及时对插秧机的故障进行反馈报警,且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农业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田中存在的壕沟、田埂、石块、电线杆等障碍物使得插秧机无法保证作业连续性和插秧直线性等问题,设计了基于优化人工势场法的插秧机绕障路径规划策略。通过增加插秧机实时位置与目标作业点的相对距离作为判断条件来动态改变势场大小,同时设立了虚拟局部目标点来弥补传统人工势场法目标点不可达和局部最小点的算法缺陷;将插秧机简化为二轮车模型,建立插秧机转向系统数学模型,得出插秧机速度、行驶航向角和前轮转角表达式,以横向偏差与航向偏差作为评判路径优化效果的因素。转向控制器以复合模糊PID算法控制插秧机的转角,不断减小理想前轮转角与实际转角的偏差,实现转角最优化;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实时检测道路障碍物并结合RTK-GPS实时更新位置坐标,设计出插秧机绕障转向控制策略。通过Matlab对优化的人工势场法的避障路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障碍物不在影响范围内,插秧机直线追踪的最大横向位置偏差为5cm,平均偏差约为2cm,最大避障横向偏差小于0.5m,优化后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可避免目标点不可达的问题。基于洋马VP6E插秧机作为实验平台进行了实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插秧机以速度0.5、1.0、1.5m/s行驶时,左侧绕障的最大横向偏差均不大于1.2218m,航向偏差最大值为30.1491°,绕障前后直线追踪的平均横向偏差为0.025m,平均航向偏差为3.12°;右侧绕障的最大横向偏差均不大于1.2459m,航向偏差最大值为25.2294°,绕障前后直线追踪的平均横向偏差为0.023m,平均航向偏差为3.36°,所设计的避障方法可满足插秧机在农艺作业过程中的避障要求,具有很好的可行性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高速插秧机用液压机械变速器无级调速特性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马VP6高速插秧机用液压机械变速器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及具体传动方案;建立了其输出转速与斜盘式轴向柱塞变量泵的斜盘倾角设定位置之间的关系式,并绘制出了特性曲线图.对特性曲线图简要的分析表明:洋马VP6高速插秧机用液压机械变速器具有良好的无级调速特性,能够满足高速插秧机的作业速度无级变速的要求.并且给出了无级调速特性分析在液压机械变速器参数设计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汪令国 《湖南农机》2011,38(9):25-26
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部分,插秧机经历了很多个阶段,一直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着,因为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工具对人们来讲才是有用的,才不会被淘汰.文章通过对插秧机的现状的描述,分析其发展趋势,对其以后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供有关人士参考查阅.  相似文献   

15.
对近年来广德县推广机插秧成效进行总结,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及农业生产实际,分析了推广机插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推广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中的不断深入,多功能插秧机已经逐渐取代传统人工插秧作业,其具有自动插秧、插秧质量高等优点,但存在驶速度慢、插秧效率低等问题。为此,设计研究了基于PLC的多功能插秧机动力系统,对传统插秧机动力系统进行优化。在对插秧机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插秧机动力系统优化方案的设计,并引入液压驱动系统,完成了液压驱动系统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分析。同时,将液压驱动系统与PLC控制相结合,定义系统输入输出信号,完成PLC硬件接线及I/O分配。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验证优化后的多功能插秧机可以完成对动力系统的精准控制,具有更好的动力性能和机动性。  相似文献   

17.
XDNZ630型水稻插秧机GPS自动导航系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XDNZ630型水稻插秧机为试验平台,采用RTK-GPS定位技术,进行农业机械自动导航试验.增加了插秧机转向机构、变速机构和栽插机构的电控功能,实现了自动控制.根据GPS接收机与车载传感器获取车辆姿态信息,采用PID控制方法,构建转向闭环控制系统,实现插秧机的自动对行导航及地头转向,并进行了插秧机路面与田间导航跟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插秧机对行导航作业中,车辆行进速度不大于0.6m/s时,对行跟踪误差小于10cm,完全可以满足插秧作业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四川地区水稻插秧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霖  孙伟  张云彪 《农机化研究》2012,34(5):224-227
论述了水稻机插技术对四川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分析了四川地区水稻种植方式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以及地域差异而导致四川省水稻插秧机在生产应用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和对策,为四川地区水稻插秧机的发展及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四行乘座水稻插秧机是为解决小地块机插而设计的一种新型机具,该机具的设计不仅完善了黑龙江省水稻插秧机的系列,而且填补了国内四行乘座水稻插秧机的空白.在对样机进行大量的生产试验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试验数据,对样机进行优化改进,达到了预期效果,为成批量生产机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步进式水稻钵苗摆植机送秧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步进式水稻钵苗摆植机总体设计方案,分析了送秧机构的工作原理,对送秧机构的齿距、齿高、转速、曲柄、摇杆等结构参数进行了确定。理论分析和台架实验表明,步进式水稻钵苗摆植机送秧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排序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