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讨不同浓度1-MCP(0、0.5、1.0和1.5μL/L)处理12h对在(25±2)℃、相对湿度85%下贮藏的‘四季桃’番石榴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贮藏期间测定了果皮色差a*、b*、L*值和色调角h值,果实失重率,果实乙烯释放量及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1-MCP处理可显著的抑制贮藏过程中番石榴果实的失重率、推迟果实乙烯的释放高峰、延缓果实的黄化进程;不同浓度的1-MCP处理对‘四季桃’番石榴果实的保鲜效果不同,其中1.0μL/L 1-MCP处理12 h的保鲜效果最好,在(25±2)℃下贮藏时,‘四季桃’果实未出现明显的乙烯释放高峰。因此认为,浓度为1.0μL/L的1-MCP处理12 h可以作为‘四季桃’番石榴果实在(25±2)℃、相对湿度85%下贮藏保持其果实品质、延长其贮藏寿命的最适宜的浓度条件。  相似文献   

2.
据《保鲜与研究》2007年第4期报道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丰水梨设计了若干保鲜处理组合,研究低温条件下(2±1)℃1-MCP、壳聚糖、保鲜膜不同处理组合对丰水梨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主要调查丰水梨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好果率等生理指标,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宜丰水梨的贮藏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3.
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对乙烯作用极为敏感。1-MCP是一种有效的乙烯作用抑制剂,它能抑制乙烯所诱导的与果实后熟相关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进而延缓采后呼吸跃变型果实的衰老进程,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综述了1-MCP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桃果实采后生理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对1-MCP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1-MCP在桃果实贮藏保鲜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研究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处理对采后芒果的保鲜效果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文以''台农1号’芒果为试材,经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处理后,定期测定芒果果实腐烂指数,品质指标和果肉抗氧化生理指标,并测定肉桂精油对芒果炭疽菌的离体抑制作用。结果:结果表明,0.5%肉桂精油+0.3%壳聚糖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15 d后腐烂指数比对照降低23.73%,肉桂精油对芒果炭疽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3%,复合处理明显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TA)的含量,延缓果皮颜色b*值和失重率的上升,提高果实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类黄酮的含量,增强果实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说明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处理对采后芒果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这与其直接的抑菌作用和提高芒果抗氧化能力进而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密切相关。结论:适宜浓度的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处理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应用于芒果采后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5.
据《果树学报》2007年第1期报道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和江西农业大学科研处的研究人员,为进一步提高1-甲基环丙烯(1-MCP)在果实贮藏保鲜上的应用价值,以金魁美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对采后果实经1-MCP一次处理和二次处理后对果实生理生化和贮藏寿命的影响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正>据《园艺学报》2015年第11期《外源甜菜碱处理对冷藏桃果实冷害和品质的影响》(作者单体敏等)报道,研究了外源甜菜碱(GB)处理对"雨花2号"水蜜桃冷害和品质的影响。以水蜜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甜菜碱处理后冷藏桃果实的褐变指数、果实硬度、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以期提出新的高效安全的桃果实采后保鲜技术,为甜菜碱处理在桃果实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GB不同浓度(5、10、20 mmol·L~(-1))处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金艳’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为‘金艳’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金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1 μL/L 1-MCP熏蒸处理12 h,将果实置于常温(20±1℃)贮藏,不做处理为对照组,比较分析1-MCP处理对‘金艳’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Vc)含量的降低,延缓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同时1-MCP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H2O2含量的上升,保持了较高的总酚含量从而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在金艳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果实后熟软化,同时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维持较高果实品质,从而达到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8.
据《西北农业学报》2013年第3期《10-MCP对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冷害的调控作用》(作者王玉萍等)报道,研究了1-MCP对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冷害的调控作用,为1-MCP在猕猴桃贮藏保鲜方面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以红阳、华优和徐香三种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用0.5μL·L-1的1-MCP在20℃下处理果实24小时,然后将其在0℃下贮藏90天,分析处理后的丙二醛(MDA)含量及乙烯释放情况。0.5μL·L-1的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果树》2013年第3期《1-MCP对巨峰葡萄贮藏效果研究》(作者王宝亮等)报道,研究了1.0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贮藏期间巨峰葡萄果梗和果粒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巨峰葡萄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苹果多酚与壳聚糖复合保鲜对猪肉的保鲜效果。针对猪肉易变质的现象,利用苹果多酚、壳聚糖及苹果多酚-壳聚糖1∶1复合保鲜液对猪肉进行浸泡预处理后再包装,并经蒸馏水浸泡处理后作为对照,分别在25℃和4℃下贮藏;每隔2天对猪肉的酸碱度(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CFU)进行测定,并对肉的颜色和气味等进行感官评定,以确定苹果多酚和壳聚糖单独与复合处理后对以上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苹果多酚与壳聚糖1∶1复合保鲜液处理猪肉的效果优于单独用苹果多酚和壳聚糖处理。与对照组相比,对CFU和pH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TVB-N下降,差异显著(P0.05)。以上研究对于肉品的保鲜、延长货架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海南“大鸡心”黄皮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涂膜(1.5 %壳聚糖)、包装(0.02 mm PE保鲜袋)以及涂膜与包装复合处理(1.5 %壳聚糖 0.02 mm PE保鲜袋)对采后黄皮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5 %壳聚糖涂膜、PE保鲜袋包装、涂膜与包装复合处理能够减慢果实失重率和果皮褐变指数的上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Vc)的降解,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推迟果实的成熟衰老过程。综合来看,1.5 %壳聚糖处理对黄皮品质的保鲜效果最好,PE保鲜袋包装处理次之,1.5 %壳聚糖 PE保鲜袋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据《果树学报》2008年第1期报道浙江林学院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以白凤桃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低温冷藏条件下果实成熟生理和冷害发生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桃果实冷害发生机理,改进冷藏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据《园艺学报》2012年第7期《丙烯和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采后柿果实XTH基因表达的影响》(作者祝庆刚等)报道,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常温下丙烯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的"富平尖柿"果实中XTH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丙烯处理能够促进柿果实成熟软化,增加乙烯释放并使高峰提前到来,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秋季采收的“南天黄”香蕉为试材,研究了1-MCP香蕉专用保鲜包对高温(30℃)下分别放置10 ,15,20 d及乙烯催熟后香蕉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10,15,20 d后果实硬度,可溶性淀粉及原果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果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果。在20℃低温催熟及贮藏期间,1-MCP处理10 d果实表现为在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淀粉、原果胶含量急速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急速上升,同期的对照果则表现为硬度、可溶性淀粉、原果胶含量缓慢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缓慢上升。至第7 d时,1-MCP处理与对照果上述指标相比基本没有显著差异。1-MCP处理10 d果实的色泽表现为L值和b值与同期对照果没有差异,但a值显著高于对照果。20℃低温催熟后贮藏期间,1-MCP处理15 d果实与10 d果实表现出相同的趋势。1-MCP处理20 d 果实在催熟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溶性淀粉、原果胶、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趋势与1-MCP处理10和15 d果实相似,但处理20 d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一直保持较低水平。综合分析认为,60 ng/kg 1-MCP香蕉专用保鲜包处理“南天黄”香蕉高温放置15 d以内,20℃催熟及贮藏,既可增强果实的耐贮运特性,又能使催熟后果实正常软化、转色、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据《北方园艺》2015年第17期《壳聚糖复合精油组分在鸭梨保鲜中的应用》(作者王京法等)报道,以6种精油(EOs)组分为试材,并添加至壳聚糖中,通过体外试验测定了其对鸭梨(Pyrus bretschneideri)采后致病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从中选择百里酚、柠檬醛、香叶醇添加到壳聚糖中测定其对鸭梨保鲜质量的影响,并研究其协同抗菌能力和复合后添加到壳聚糖对于鸭梨接种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6.
香蕉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ACC合成酶(ACS)是乙烯合成路径中的关键限速酶,为了明确调控香蕉果实成熟关键ACS基因,对采后香蕉果实用乙烯利、自然成熟和1-MCP等处理,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ACS基因家族成员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家族成员在3种处理中的表达趋势及表达丰度不一致,MaACS4在乙烯利、自然成熟和1-MCP处理后的表达趋势一致,均为前期变化不大,成熟时快速增加,但最终上调倍数小于10。MaACS6表达量在乙烯利和1-MCP处理中先下降后增加,在自然成熟中先增加后下降。MaACS10在三种处理中,表达量在前期比较低且变化不大,但在成熟时急剧增加并达到峰值,最终上调倍数达到约1700倍。MaACS13表达量在乙烯利和1-MCP处理中先下降后增加再下降,在自然成熟中前期变化不大,但成熟时显著下降,基于此结果,推测MaACS10是调控香蕉成熟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7.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04.023),来自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Brian Farneti等人研究了吸光率差异指数(IAD)作为衡量采后1-MCP控制苹果虎皮病效果的工具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明确保持苹果贮藏期果实品质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对苹果虎皮病的控制,以及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和果实成熟度的相互关系。成熟度由一种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果业信息》2006,23(3):55-55
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报道湘潭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系的科技人员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分离并初步鉴定了引起葡萄果实变质的2种主要病原菌即灰霉菌和交链孢菌,并通过体外抗菌性试验和涂膜保鲜试验,研究常温下壳聚糖对葡萄的抑菌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能抑制灰霉菌和交链孢菌的生长;1%壳聚糖涂膜处理葡萄可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氧化作用对营养成分的分解,从而减缓果肉组织的腐败,减少葡萄在贮藏期间的重量损失及单宁、维生素C、可滴定酸等营养成分的损失;0.5%壳聚糖处理保鲜效果不明显。葡萄皮薄、含水量高,易受病菌侵…  相似文献   

19.
据《Hortscicence》2013年2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农业部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采后快速连续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苹果果实品质和贮存期病理的影响。试材为"McIntosh"和"Spartan"苹果,分两次采收,采后1天或1~2天用1-MCP(1μL/L)处理两个苹果品种,再用1-MCP2μL/L处理"McIntosh"苹果,空白处理作对照。处理后果实分别冷藏(0.5℃)3~6个月以及气调贮藏(CA)6~9个月。  相似文献   

20.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9期《三颗针提取液与壳聚糖复合膜对"新余蜜桔"贮藏保鲜效果的研究》(作者陈玉环等)报道,为研究壳聚糖及三颗针醇提液复合膜对"新余蜜桔"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新余蜜桔为试材,设2.0%壳聚糖(T1)以及2.0%壳聚糖+三颗针70 mg/m L提取液(T2)涂膜处理,以清水为对照,置于温度(5±1)℃,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下贮藏,测定新余蜜桔生理生化指标,观察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组相比,2.0%壳聚糖和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