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环境条件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盆栽试验模拟干旱,在小麦整个生育期进行磁场处理,小麦叶细胞膜相对透性,磁环境条件下生长小麦<磁场处理小麦种子<对照。且磁环境条件下生长小麦与正常生长小麦叶细胞膜相对透性很接近,说明受干旱处理后细胞膜伤害程度较弱,因而磁环境下生长小麦具有明显的抗干旱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试验模拟干旱条件,在黄瓜整个生育期进行了不同磁场处理方法,结果表明,黄瓜叶细菌膜相对透性,在磁环境条件下生长黄瓜〈磁场处理黄瓜种子〈磁化水灌溉黄瓜〈对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制高效、无毒的生物农药,采用自主分离的寡雄腐霉生防菌株Pythium oligandrum CQ2010制备发酵液,研究其对温室番茄生长及灰霉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寡雄腐霉发酵液(Pythium oligandrum broth,POB)能显著提高番茄叶绿素含量,增强根系活力,增加氮、磷、钾吸收,促进植株生长,使生物量比对照提高65.14%;同时能激活与叶片抗病性相关的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反应,提高抗病能力,其效果优于寡雄腐霉卵孢子制剂;而且POB能显著抑制离体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施用POB能使番茄灰霉病发病率下降22.28%~31.05%,病情指数从52.5(对照)下降至22.5~27.5,相对防治效果达47.62%~57.14%,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说明POB减轻了灰葡萄孢菌对细胞膜的伤害。表明POB兼具促进番茄生长及防治灰霉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野生及栽培大豆生理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即用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0%、70%、60%、50%、40%、30%的土壤分别栽种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测定其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以及干旱胁迫程度下,相对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表现出高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低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由此可以说明野生大豆的抗干旱能力高于栽培大豆。  相似文献   

5.
以剑麻幼苗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NaCl模拟盐胁迫对剑麻幼苗根毛生长的影响,及胁迫下叶片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0.4%NaCl对剑麻根毛的生长抑制作用较轻,且随着NaCl胁迫浓度提高和时间增加,剑麻幼苗根毛受损伤的程度加强;同时叶片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较高的盐胁迫引起了剑麻幼苗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的显著增加,以及POD同工酶图谱的变化,因此,推断剑麻幼苗可能通过提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来抵抗NaCl的胁迫伤害作用,提高其对盐分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菌致病粗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测定了经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粗毒素浸泡后烟草幼苗抗病相关酶系的活性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以研究毒素对烟草的致病作用。结果表明,引起烟草根腐病的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的毒素属于非寄主专化性毒素(NHST)。烟草幼苗经毒素处理12~60 h,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的活性都迅速升高,随后下降,幼苗出现不同程度的萎蔫。50%的毒素液处理幼苗根部54 h后,根部细胞膜的损伤率比对照均增加了80%,叶片的细胞膜损伤率比对照增加了90%。另外毒素处理能抑制烟草种子胚根的生长,使幼苗萎蔫,与病原菌直接接种表现相同,说明毒素是病原菌侵染烟草导致发病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因型小麦苗期对低磷和水分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控制磷供应水平的条件下,通过营养液培养和控制灌水量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苗期的细胞膜透性、根系脱氢酶活性、SOD活性以及水分利用状况。结果表明:3种基因型小麦在磷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根系脱氢酶活性及水平氧化力极强,小偃54远高于另2个小麦品种;低磷胁迫下,小偃54细胞膜透性大幅度下降,京411细胞膜透性稍有下降,而81(85)5-3-3-3细胞膜透性略有增加。低磷处理植株水分含量低于适磷处理,说明磷营养改善了植株体内水分状况,提高了植物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硅胶柱层析获得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非蛋白毒素基础上,以浸渍法进行生测和叶圆片法分析不同浓度毒素对撑×绿杂交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isis grandis hybrid bamboo)叶组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暗孢节菱孢菌毒素可使杂交竹呈现典型症状,且使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显著提高。在较低毒素浓度范围内,毒素与杂交竹体内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防御酶活性呈正相关,与可溶性糖负相关;而当浓度较高时,毒素与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防御酶活性呈负相关,这说明高浓度毒素能使杂交竹机体组织完全破坏,从而证明了毒素在暗孢节菱孢菌对杂交竹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利用玻璃房中盆栽棉花,研究了硃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为害对棉花生理活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螨害棉株生理活动发生了很大变化。螨害棉叶叶绿素含量减少,气孔阻力增大,蒸腾强度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强度的降低。受害棉叶还表现细胞膜透性的增加,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酶谱都发生了变化。棉叶氨基酸总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为害程度的增加而减少。所测17种氨基酸,多数含量减少,以谷氨酸、组氨酸、酪氨酸减少量最多,但半胱氨酸含量积累增加。故此可以认为螨害影响了棉叶有机氮正常合成和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Pb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NO)对玉米幼苗伤害的缓解作用,利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铅(Pb)处理下玉米(Zea mays)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 mmol·L-1 Pb处理明显抑制了玉米幼苗的生长,减缓了玉米幼苗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减少,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质膜透性增大;添加0.1 mmol·L-1的SNP明显缓解了Pb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Pb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加了幼苗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促进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降低了MDA含 量、细胞质膜的透性。外源NO对Pb胁迫下玉米生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增强玉米幼苗对Pb毒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