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内蒙古林业》2009,(1):45-45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森林作为孕育人类生命的摇蓝,也孕育了灿烂悠久的生态文化。源源流长的中华生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森林文化与人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课题。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体系,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人类的“木文化”创造了科学世界,森林文化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森林美学是森林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业传统与林业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两分法,将中国林业传统分为保护森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传统和破坏森林、大量消耗林木的传统。前者是以对动、植物的图腾崇拜为开端;后者是以火的使用为开端。在两种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中,产生了丰富多彩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文化,包括各类树木及竹文化、花卉文化、园林文化和岩栖山居与森林游乐文化等。  相似文献   

4.
森林文化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体系,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人类的木文化创造了科学世界,森林文化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森林美学等是过去森林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笔者结合现代森  相似文献   

5.
人类与森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为人类原始化的创立提供了场地。人们从森林中走出来,带有浓厚的怀森情绪。人类发展的每一步,都与森林休戚相关。森林哺育了人类,创造了人类。人类在和森林的反复相互接触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化形式森林化。  相似文献   

6.
正人们为什么喜爱森林?很大程度在于文化熏陶。森林文化是人类社会关于森林的知识、信念、艺术、伦理、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其他能力和习惯。这种文化与每一个人都十分亲近,体现出人类关爱森林珍爱自然的精神价值,对人们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浩渺的森林世界,悠久的人类文  相似文献   

7.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文化作为以森林为背景的协调人与森林、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样态,本质匕是一种生态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森林文化是森林生态文化,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和人文性,其本质和精髓体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8.
森林文化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载体,在与人类长期相处相融中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森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有机组成部分。森林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由于所处地域、民族、城乡和国别差异,其衍生的文化形态各不相同,对比研究不同地域、民族、城乡、国别和自身文化形态,将为人们认识色彩斑斓和经久不衰的森林文化提供另一参照系。  相似文献   

9.
城市纪念性风景源于地方独特的山水环境与文化基因,是地方城市重要的文化标识。文章从史学和人居科学的视角,通过对城市风景的地方性文化基因的产生与文化脉络演化的研究,阐述城市纪念性风景与城市人文空间秩序、人文精神传承的关系,进而倡导在继承传统风景营造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城市纪念性风景的保护与营建树立地方文化坐标,传承地方传统精神与文化脉络,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当代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10.
森林文化初论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森林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课题。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体系,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文中试图从历史的角度,考证森林文化的形成及其内涵,阐明森林文化与人类文明进程的关系,并通过对其内容及表现形式的客观分析与评价,对森林文化体系的架构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以唤起全社会对森林文化的关注和兴趣。这对于弘扬和繁荣新时期森林文化,不断丰富和满足21世纪人们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无疑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  相似文献   

11.
森林文化体系与生态、产业体系并列为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在广泛涉猎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森林文化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森林文化传承人类文明,开启生态思想,有8种文化形态和4种表现形式,其形成具有客观必然性,提出了弘扬森林文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森林文化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密不可分,本文阐述了森林文化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并对这二者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森林文化与森林可持续经营之间是唇齿相依、一脉相承、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森林文化是现代林业建设中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动力,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森林公园广场景观几个特点:尊重场地环境,挖掘地方景观文化,突显森林生态景观。在对福建武夷源大森林公园入口广场景观设计中,注重遵循“人工与自然协调”的思想,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挖掘武夷山地方传统文化景观,体现入口效应,尝试建立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武夷源大森林公园综合型的入口广场景观。  相似文献   

14.
依托城市森林特质培育广州生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城市森林在改善居住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升绿色文化品味等方面的特质,以期培育有岭南特色的旅游文化、园林文化、花文化和树文化为主体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5.
浅议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森林文化是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重要载体。文章阐述了文化、森林文化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的内在联系,提出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公园品牌,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推进生态旅游转型等加快森林公园建设和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特色文化景观的营建是增加公园吸引力的重要元素,是营造公园标志性景点的重要手段。在设计中体现森林文化是突出森林公园特色的基本条件,在森林公园营造特色文化景观的过程中,需要把森林文化与景观环境的营建两者结合起来考虑设计。在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王小区特色景观营建的实例中,通过10个重要的特色文化景点营建,创建富有特色的文化景观,能够增加公园的景观价值,提高公园的文化品味,吸引更多的游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林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林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作者试图对忧患意识、天人合一、中庸和谐等传统文化在认知领域中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林业和谐发展”观,进而强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确立资源价值观、生态系统观、经营伦理观、森林文化观。  相似文献   

18.
森林文化应当是森林资源在艺术、体育、娱乐及其他休闲活动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特性。森林资源包括森林生物、森林小气候、森林地质地貌和森林溪流等,因此,考察森林文化资源就是考察各种森林资源在文学、艺术、文物、古迹、风俗习惯、体育、娱乐与其他休闲活动等方面的特性。宝天曼是中原地区惟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同时还是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森林文化资源丰富,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地理区位独特;气候条件温和;生物资源丰富度和珍稀度高;地质构造复杂;河川溪流变幻多姿。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精神文化是森林生态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和核心,分析其生态精神文化的层次和内涵,有利于指导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和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分别从认知、情感及行为响应三个层次解读森林精神文化的层次和内涵,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个人、政府、企业的森林生态认知、森林生态情感和应有的森林生态响应,倡导个人、政府、企业对森林要有科学的认识、真挚的情感和积极的生态响应,从而形成健康的森林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