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公共空间的景观建设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生态宜居"离不开乡村居民公共活动空间的构建,离不开美好环境的打造。对近年来乡村建设的景观方面进行了仔细研究,研究其公共空间的形态、尺度、功能,对比国内外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存在于乡村公共空间环境中环境破坏,照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手法,硬质景观泛滥,广场比例失调,功能单一,协调性差,建设耗资巨大等各项问题,提出对未来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的具体研究办法,解决目前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营造中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鲁昭 《现代园艺》2023,(13):162-164+167
为解决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后气氛衰落问题,基于使用后评价方法,选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安市主城区的三大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交互景观使用后评价和需求调研。从公共空间营造、使用者主观感受、历史文化空间营造3个方面对西安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交互景观现状进行总结,并从主题文化、街巷空间、入口空间、广场空间、历史文化遗址遗存5个方面提出了一些交互景观设计建议,对西安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未来改造具有一些实际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植物景观是校园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阳师范学院明德广场为例,对其植物景观的植物配置现状、造景原则和实用功能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高校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北川中学的特殊使用人群,北川中学的校园景观设计中成功引入了环境心理学理论。北川中学校园景观的可意象性设计体现在道路、边界、校园入口、节点和校园广场、庭院空间等物质元素上,其空间形式以开敞空间与半开敞空间的分布为主、私密空间为辅,在视觉效果上整体风格与周围环境风格相统一,同时分别用景观音响和芳香植物丰富景观的听觉和嗅觉体验。环境心理学理论在北川中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要真正设计出符合人们心意的景观,景观设计师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崔益蒙 《现代园艺》2011,(9):109-110
校园广场是师生在校园中休闲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所,是体现校园地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其构成反映了特定校园空间的几何学关系和空间秩序的组织方式。通过围合与沟通、整合与分离、二维面与三维体、比例与尺度等空间组织手法,使其景观形态与所在环境相呼应。以石家庄学院中心广场为例,分析了广场在校园中的应用以及它与一般广场的区别,并进一步探讨了高校校园环境营造时所应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校园景观营造是校园文化表达的一种手法,景观空间的存在为师生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场所。校园户外公共空间对师生的学习和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户外生活为切入点,选取四个典型的户外公共活动空间,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问卷分析,总结使用者的停留时间和行为类型,并结合师生的心理需求,吸引学生停留,促进交流,以期为大学校园生活注入朝气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地域景观是对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延续与体现。以宿迁西楚霸王广场为例,从宿迁地域文化背景入手,着重分析了该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在总体布局、空间结构、分区规划、绿化种植设计等方面的地域空间展示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身处校园公共景观环境下在校师生的行为心理变化为关注点,探寻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景观设施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当下校园公共景观设施现状,以强调环境服务、彰显校园文化为设计原则,从设施的色彩、形态、材质、尺寸等方面入手,归纳并完善符合师生身心需求,提升用户体验,促进积极心理的设计内容与应用手法,进而有效拓展校园公共景观设施的设计视角与价值维度,促进校园环境人性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众审美角度,采用语义差别法,针对城市广场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背景(性别、专业)的人群中展开调查。对评价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不同背景的人群对城市广场的景观视觉偏好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但整体趋于一致,相对而言,具有景观专业知识的相关人士对景观空间偏好的敏感度更高一些。最后针对评价结果,希望为城市广场景观空间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主楼前喷泉广场为例,调查研究大学校园作为主要服务群体的学生对校园教学广场的感知方式、使用时间、频率等。通过对其行为方式和活动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校园教学广场使用状况的空间环境因素,希望为大学校园教学广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广场作为是城市之中的一个的重要的公共空间,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是不可或缺的。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也是人们聚集的场所。他既是城市的象征,也是反映城市精神,历史和文化的公共空间。营造雅致的城市广场景观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园景观不同于其他城市类型景观,是一处具有科普教育性、休闲娱乐性与互动性的城市公共空间。通过梳理江西农业大学的办学历程,分析其校园生产性景观特性。研究发现,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生产性景观起源于农学教育,在景观营建上发挥其特有的地域性和文化性,最终形成现在的校园景观格局。通过对校园景观的分析,提出大学校园规划应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进行建设,最终设计出可持续性校园景观,以期为农业类大学校园在营造生产性景观的相关问题上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刘泉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1):86-88
简要分析三峡大学校园景观现状,通过对其校园重新设计或改造,提出新校园应体现浓厚文化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园林或校园景观这一理念,在分区设计中,除处理好入口广场、办公区、教学区、居住区、休读区的功能关系以外,还本着以人为本,利用地形地貌的原则,引入文化广场、校园旅游观光等新概念。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公共交往空间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大学校园公共交往空间的重要性,分析了校园公共交往空间的现状和发展动态,对校园交往空间的使用者就空间现状的满意度进行了一些调查,并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分析调查结果,进一步从满足人的行为和心理的角度出发,对提高校园公共交往空间的品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怀化学院西校区中心花园、书山广场、图书馆前坪3块校园集中绿地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环境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整理出校园绿地阶段性使用状况评价,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优化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校园景观构成、景观整体性、游憩空间设计、人文景观营造等方面对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校园景观现状进行研究,指出存在绿化景观整体性较弱、游憩空间缺乏等不足,并提出景观整体规划、增添校园人文景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中的广场,不仅承担着城市空间的调节作用,也是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展示空间,这关系到市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文化认同感。以提升改造的芒市广场为平台,从芒市广场的现状着手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梳理广场景观提升改造的规划思路,以此为指导,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挖掘芒市的历史和文化特色,旨在将原有的城市广场改造成符合芒市当地特色并且别具一格的休憩空间,对以后的地域性文化在城市广场景观提升改造中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久财  王楠 《现代园艺》2023,(5):137-139
近年来,我国高校建设如火如荼,既有老旧校区的改造,又有新建校区的扩建,但建设过程中不难发现,校园景观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景观特色、校园户外空间单调乏味、缺少可停留空间、人车矛盾等,部分高校对户外景观建设的认识仍停留在绿化工程阶段,使得我国高校在户外空间建成使用中缺乏活力。基于此,从高校户外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出发,结合疫情及“双碳”背景,分析了校园环境使用人群的行为习惯,总结了高校景观营造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实例提出了高校景观环境营造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城轨站场城市公共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广清城轨龙塘站为例,对城轨龙塘站广场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龙塘站广场景观营造与所在城市及其周边环境缺少必要的联系,与人的互动体验也有所欠缺。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重新搭建站场与不同空间有效联系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山地校园及其空间特性,以陕西省商州区高级中学景观设计为例,在充分理解场地现状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校园文脉以及地域文化,对山地校园景观空间营造构建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