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肯定安康富硒产业发展业绩的同时,着重分析了安康富硒茶产业的发展优势,总结了富硒茶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突破发展富硒茶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安康紫阳富硒茶的知晓状况及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安康富硒茶商铺的营销策略、当地学校对茶文化的宣传促销以及当地政府对富硒茶的引导意见,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安康富硒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安康市是中国优质天然富硒区域,安康富硒茶是安康市五大特色产业之一。介绍了安康市富硒茶产业的概况,指出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审视安康市富硒茶产业的发展。通过调研安康市16个茶产业主导村,提出了富硒茶产业的发展对策与建议:壮大安康市富硒茶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坚持农民受益原则,进一步发挥安康市富硒茶产业的扶贫作用;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茶产业与旅游、电商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申请使用"安康富硒茶"区域品牌,重视创建企业品牌;强化政策支撑,从资金、人才、用地、金融等方面服务安康市富硒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借鉴相关茶产区茶叶品牌整合成功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康富硒茶品牌整合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系统性做好品牌整合的顶层设计、形成统一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品牌整合工作机制、理顺部门关系,明确品牌整合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品牌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推进产学研合作、凝聚品牌建设专家团队,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安康富硒茶产业品牌整合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应用企业战略管理研究SWOT分析工具,对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态势分析。提出产业提质增效要壮大龙头企业,促进茶企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茶产业人才,组建安康富硒茶品牌联盟,加快茶叶品牌整合,推进三产融合,延伸茶产业链,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开拓茶叶市场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品牌整合理论的安康富硒茶品牌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借鉴相关茶产区茶叶品牌整合成功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康富硒茶品牌整合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系统性做好品牌整合的顶层设计、形成统一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品牌整合工作机制、理顺部门关系,明确品牌整合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品牌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推进产学研合作、凝聚品牌建设专家团队,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安康富硒茶产业品牌整合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安康种茶距今有三千多年历史,安康茶因天然富硒而独具特色和优势,但由于大巴山清茶的影响,安康富硒茶的知名度和销售市场有限。针对安康富硒茶营销中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法,提出名人效益促销、旅游商品促销、文化品牌促销、节庆活动促销、茶园采摘促销等策略,推动安康富硒茶的营销。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找出影响安康富硒茶区域品牌建设的因素,进而提升其发展水平,在充分分析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中机会与威胁的基础上,运用SWOT-CLPV模型分析出杠杆作用、抑制作用、脆弱性和问题性4种竞争态势。最后结合实际提出加快生态富硒资源开发、加强茶园标准化建设、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引才育才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对现代农业建设以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陕南安康是全国富硒土壤资源面积最大、最宜开发利用的地区之一,从政府的视角,通过对陕西"紫阳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实证研究,提出陕西"富硒"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相关建议,以促进陕南富硒食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依托资源优势,突出"生态富硒"特色,加快推进全市生态富硒产业发展,引领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4年,全市富硒食品产值达到176.1亿元,同比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90元,同比增长13%。安康生态富硒产品不断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全国驰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