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宁夏南部山区杏鲍菇生产过程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是宁夏南部山区菌草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厂化生产方式需要一套符合杏鲍菇栽培特点的生产控制流程和管理方法.基于MCGS组态软件设计开发的杏鲍菇生产过程监控系统,涵盖杏鲍菇生产过程中培基配料、装袋、接种、出菇等各个工艺环节.通过实时监控,可以直观而准确地反映杏鲍菇生产过程的运行状态,符合宁夏南部山区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控制需求,为杏鲍菇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管理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杏鲍菇生长发育过程,应用多传感融合技术、GPRS无线通讯技术、组态王监控技术及图像传输技术实现对温室内主要环境因子及杏鲍菇生长发育过程的无线远程监控及数据采集存储。应用Matlab数据拟合工具箱,完成对室外及缓冲区环境因子的数据拟合。该研究为将来分析温室内外环境因子与杏鲍菇生长发育状况的数据关系,建立适合于西北冷凉地区生长的杏鲍菇数学模型,以及工厂化周年化生产杏鲍菇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杏鲍菇能够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对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根据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结合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笔者在栽培实践中摸索出利用日光温室、废旧厂房覆土栽培杏鲍菇的最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出菇后的杏鲍菇菌袋,绝大部分作为菌渣废料被丢弃,少部分脱袋后进行覆土栽培,但覆土栽培存在剩余产量过低、效益极不理想等问题.为进一步挖掘杏鲍菇增产增收潜力,提高其栽培效益,笔者用营养十分丰富且无杂菌的生态资源沼液处理出菇后的杏鲍菇菌袋,观察其对杏鲍菇剩余产量的影响,效果理想,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有机食用菌杏鲍菇的栽培是宁夏南部山区的特色产业,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直接决定了工厂化栽培的基本特征。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子对杏鲍菇不同时期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研究环境因子的调控理论和方法是提升杏鲍菇品质与产量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对环境因子各种变量进行数据采集。为此,以三菱FX2NPLC、FX2N-4 AD模拟量输入模块,以及传感器搭建环境因子数据采集平台;并以Lab VIEW作为上位机,通过PC与PLC串口通信,实现对环境因子的实时监控及数据存储。该研究为后期分析温室内外环境因子与杏鲍菇生长发育状况的数据关系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马静  胡蔚蓝 《农业工程》2012,2(10):25-28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杏鲍菇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为1.5 h,乙醇浓度75%,多糖的得率为2.33%。并对杏鲍菇多糖进行初步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测定杏鲍菇多糖的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35.76%。   相似文献   

7.
鉴于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生态学定量化、系统化需求,在假设温湿、光照等环境参数适宜的情况下,探寻CO2浓度对杏鲍菇子实体生长期的影响关系。对呼吸控制试验实时监测的基础上,控制其他环境影响因子值不变,搭建不同CO2浓度梯度环境,并结合试验数据拟合结果建立杏鲍菇子实体CO2环境影响因子实境模型,得出CO2浓度与农艺学各性状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回归分析表明模型能较好的符合原始数据,为耦合其他环境影响因子设计杏鲍菇出菇生育期CO2循环控制模型,提高杏鲍菇工厂化、周年化生产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传感器技术、组态技术、PLC技术,采用阿尔泰系列PCI8613数据采集卡,设计出一种具有较高实用性和技术水平的杏鲍菇菇棚物候环境控制系统,实现了对菇棚温湿度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监控,为杏鲍菇在适宜条件下生长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菇棚内环境因子的有效控制与自动化调节是杏鲍菇周年化生产得以实现的关键。依据宁夏南部山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杏鲍菇的生长特性,运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和MCGS组态技术,设计了一种区域适用的菇棚环境监控系统。其中,以可编程序控制器为核心的硬件组态和上位机监控界面的开发是系统设计的关键。模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克服气候变化对菇棚温、湿度及CO2含量的扰动,符合宁夏南部山区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杏鲍菇生产溯源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应用温湿度传感技术、DTU数据远程传输技术、ZigBee无线局域网建立、组态王监测及数据库管理技术。用户通过上位机监测平台能查看系统对菇棚内温湿度数据的报警记录、实时监测、历史记录,也能向数据库录入某批次杏鲍菇的生产厂家编号、接种日期、生产批次、培育期时间、出菇期时间、各环节操作人员编号等生产信息。系统还用图示的方法对杏鲍菇整个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进行直观和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国家更新棉花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使得棉花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棉花产品发展的新形势,研究如何应用现有的棉花栽培技术解决新形势下棉花栽培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棉花栽培技术的若干建议,希望对现有棉花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水稻生产对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市场供应、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品种的选择、秧苗的培育、秧苗的插栽、田间管理、栽培要点5方面,介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为水稻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采用花生覆膜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土地,提高种植密度,增强抗旱能力,促进花生生长。介绍花生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花生覆膜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的操作要点,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技术具有提高产量、节本增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李雪梅 《湖南农机》2016,(7):163-164
文章针对辣椒的种植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辣椒在陕南地区不同的栽培技术。此外,还阐述了辣椒的高产种植技术,主要包括地块选择和种子的选择。最后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几种适用于陕南地区的辣椒套种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小麦与辣套种栽培、小麦与玉米套种栽培以及小麦、玉米、辣椒三种农作物组合的套种种植栽培技术,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5.
番茄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静 《湖南农机》2011,38(3):210-211
无土栽培技术,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发明的一种作物栽培新方法.本文结合番茄种植特点,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番茄无土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春小麦下茬复种胡萝卜栽培模式可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从品种选择、栽培过程、田间管理和收获几方面介绍春小麦、胡萝卜复种栽培技术的操作要点,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春小麦下茬复种胡萝卜栽培模式可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从品种选择、栽培过程、田间管理和收获几方面介绍春小麦、胡萝卜复种栽培技术的操作要点,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分析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先进之处,介绍玉米机械化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及操作要点。通过多年来在新民市推广应用的实践效果得出结论:实施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节本增收效果显著,适宜进一步扩大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19.
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是确保现阶段保护性耕作技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从导向机制、投入机制、服务机制、管理机制、创新机制五方面,探讨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的具体方法,为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