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讨云南会泽铅锌冶炼厂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掌握新址所在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以会泽铅锌冶炼厂新、旧场址周边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布设14个采样点,采集42个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土壤样品中的Cr、Cu、Mn、Ni、Pb、Zn、Cd、As、Hg。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云南会泽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中Cr、Cu、Mn、Ni、Pb、Zn、Cd、As和Hg的平均含量水平分别为92.25、226.81、1567.45、65.16、394.66、1451.63、11.16、43.81、0.47mg·kg-1,除Cr、Hg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其中Cd的最高超标倍数为274倍。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Cd污染最为严重,处于偏重-极重污染范畴;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处于强-很强的生态风险程度;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旧场址周边土壤中Pb、Cd对儿童均具有显著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从某冶炼厂周边农用地共采集9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重金属Cu、Zn、Pb、Cd平均含量分别为273.71、129.62、76.00、0.05mg/kg。以湖北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冶炼厂附近农业土壤重金属主要污染因子为Cu,其次是Pb;总体呈重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3.
某铅锌冶炼厂废弃地复垦整理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贵州省六盘水市某铅锌冶炼厂废弃地复垦整理区进行详细踏勘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区分布状况,以拆毁的冶炼炉及矿渣场为中心划分为3个采样区域,采集土壤剖面的发生层混合样品9个和项目区外未受污染影响的耕作层混合土样1个以及矿渣样品1个,分别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Cu、Zn、Pb、Ni、Cd、Cr、Hg、As含量以及部分理化性质,应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区域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废弃地上矿渣场堆放的铅锌冶炼矿渣中除Cu、Cr、Hg的含量较低、污染指数小于1之外,Zn、Pb、Ni、Cd、As的含量很高,其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2.95、45.14、1.00、10.67、50.41,综合污染指数高达36.98,属于剧烈污染源。项目区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在0.77~1.99之间,综合污染指数小于1的未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占总样品数的50.00%,而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00但没有超过2.00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50.00%,表明项目区仅有部分土壤遭受重金属的轻度污染。在控制矿渣潜在污染扩散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复垦整理、改良技术和合理的利用方式,可以促使该废弃地恢复农业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对贵州省六盘水市某铅锌冶炼厂废弃地复垦整理区进行详细踏勘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区分布状况,以拆毁的冶炼炉及矿渣场为中心划分为3个采样区域,采集土壤剖面的发生层混合样品9个和项目区外未受污染影响的耕作层混合土样1个以及矿渣样品1个,分别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Cu、Zn、Pb、Ni、Cd、Cr、Hg、As含量以及部分理化性质,应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区域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废弃地上矿渣场堆放的铅锌冶炼矿渣中除Cu、Cr、Hg的含量较低、污染指数小于1之外,Zn、Pb、Ni、Cd、As的含量很高,其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2.95、45.14、1.00、10.67、50.41,综合污染指数高达36.98,属于剧烈污染源。项目区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在0.77~1.99之间,综合污染指数小于1的未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占总样品数的50.00%,而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00但没有超过2.00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50.00%,表明项目区仅有部分土壤遭受重金属的轻度污染。在控制矿渣潜在污染扩散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复垦整理、改良技术和合理的利用方式,可以促使该废弃地恢复农业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某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李晔  曾璞  胡斌  杜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63-865,876
采用随机布点的方法采取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样品53个,分析了其中Cd、Cu、As、Pb、Zn的含量及部分样品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结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土样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农田土壤受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依次为:Cd〉As〉Cu〉Zn〉Pb,其中水田土壤受Cd、Cu污染较旱地严重,受As污染略轻于旱地。水旱2种类型土壤中各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规律相似,其中Cd以弱酸态和可还原态为主,Cu、As、Pb、Zn均以残渣态为主。  相似文献   

6.
某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地采样调查和室内样品分析,研究了蓝田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甩地积累指数法对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农田土壤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水平方向上,距冶炼厂100m处的表层土壤污染最重,Pb、Zn、Cu、Cd含量均严重超标,分别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3.833、0.630、2.510、36.349倍.随着距离的增大,重金属含量大体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的分布状况;剖面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从表层到深层递减,0-35cm范围各层含量变化幅度较大,35cm以下基本上趋于稳定.从地积累指数来看,表层土壤和剖面土壤各样点的主要污染因子为Pb和Cd,Pb为中-强度污染,Zn和Cu为中等程度的污染,Cd已达到强-极严重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7.
锡冶炼厂周边果园土壤和果树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某冶炼厂周边果园土壤及柑橘叶片中重金属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应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As、Pb、Sn、Cd含量分别为30.57、28.94、2.87、0.07.mg/kg.处于冶炼厂主导风下风向及夏季风下风向的果园中土壤中As单项污染指数超过1,判定为轻度污染.各果园Pb、Cd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Sn含量在允许范围内.柑橘叶中重金属含量顺序为As>Sn>Pb>Cd,As为今后冶炼厂监控重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某冶炼厂周边果园土壤及柑橘叶片中重金属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应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As、Pb、Sn、Cd含量分别为30.57、28.94、2.87、0.07mg/kg。处于冶炼厂主导风下风向及夏季风下风向的果园中土壤中As单项污染指数超过1,判定为轻度污染。各果园Pb、Cd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Sn含量在允许范围内。柑橘叶中重金属含量顺序为As〉Sn〉Pb〉Cd,As为今后冶炼厂监控重点。  相似文献   

9.
韶关某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9):133-136
[目的]研究韶关某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分布规律,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以期为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及生态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韶关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冶炼厂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研究。[结果]Pb、Cr、Cd、As 4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和广东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其中,Cd、As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值。Cd为重污染,pb、As为中污染,但局部存在重污染,Cr为轻污染。[结论]该冶炼厂周边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总体水平初步评价为中等以上。  相似文献   

10.
陕西某铅锌冶炼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铅锌冶炼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对陕西某铅锌冶炼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b、Cd、Cu、Zn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的19.27、135.32、2.76、8.02倍。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d(19.53)达到重度污染,Zn(1.78)和Pb(1.09)达到轻度污染,Cu(0.56)无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东、西10 km范围内土壤均处于重度污染程度,且东部高于西部。重金属形态分析结果显示,Pb、Cd、Cu、Zn各形态在全量中所占的比例都以残渣态(34.45%~45.98%)最大,其次为可氧化态(27.45%~30.57%),再次为可还原态(17.63%~23.61%),最后为可交换态(6.80%~14.41%)。重金属形态比例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pH值与Cd、Cu的可交换态比例呈显著负相关,与Zn的残渣态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与Cd的可交换态比例、可还原态比例呈显著负相关,与Cd的残渣态比例呈显著正相关。铅锌冶炼厂周围土壤受到以Cd污染为主的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冶炼厂大气沉降、采矿场扬尘是主要污染源。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中应当加强冶炼厂烟尘点源控制,防止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研究关中西部某铅锌冶炼区周边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铅锌冶炼区周边耕地土壤中Pb、Zn、Cu、Cd、Cr、Hg、As、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95、128.53、26.13、1.09、91.5、0.164、12.2 mg·kg-1和27.1 mg·kg-1,除了Ni元素,均高于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评价结果表明,该铅锌冶炼区周边耕地土壤已经达到了中重度污染程度,其中重金属Pb、Hg和Zn污染较严重,耕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铅锌矿厂区周围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四川会理县小石房铅锌矿厂区周围的42 个土壤样品,对土壤中的5 种重金属Pb、Cd、Hg、As、Cr 的含量进行测定,评估其污染水平,并对该厂周围土壤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厂区周围土壤中的Pb、Cd 浓度高,各有4 个点位超出国家三级标准,超标率为9.5%。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来看,厂区周围土壤综合污染程度为轻度污染。从生态风险角度分析,厂区周围土壤的重金属总潜在生态风险为低度风险,建议企业将Cd、Hg 和Pb 作为首要考虑的重金属污染控制元素。所有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值未超过1,非致癌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袁,主要非致癌风险贡献元素为Cr、Pb 和As。致癌金属Cd、As 和Cr在该企业周围土壤中的健康风险值及总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0-6,表示这3 种重金属的致癌风险较低,不会对人体造成致癌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海南昌化铅锌矿废弃地采集的56份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并对其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运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废弃地重金属镉(Cd)污染程度最高,铅(Pb)与锌(Zn)次之,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值;从内梅罗综合指数来看,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达到重度污染级别;从生态风险角度分析,废弃地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达到重度风险级别;从克里金插值结果来看,废弃地表层土壤污染最小的地方均在废弃地东北部地区以及西南部河流尾段处,而污染最严重的地方集中在尾矿库东部、服务区、居民点、河流中段以及河流转弯处。  相似文献   

14.
陕西商洛某冶炼厂周边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陕西商洛某冶炼厂周边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为当地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方法】以商洛某冶炼厂周边的小麦、玉米、香菜、青菜、菠菜、油菜、葱、蒜等农作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农作物中Cu、Zn、Cd、Ni 4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农作物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研究区农作物中Zn、Cu、Ni含量均未超标,但是青菜、菠菜、油菜、香菜、小麦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Cd含量超标现象,由单项污染指数可知,小麦叶、秆及油菜叶和青菜茎Cd轻度污染,香菜茎、叶和青菜叶、菠菜叶中Cd重度污染。由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P综合)可知,麦秆的重金属污染属警戒级,小麦叶、青菜茎、油菜叶属轻度污染,香菜茎、叶和青菜叶、菠菜叶属重度污染,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农作物中的Cd与Ni、Cd与Zn、Ni与Zn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其污染源可能相似,也可能是复合污染所致。【结论】陕西商洛某冶炼厂周边叶菜类蔬菜吸附重金属能力较强,玉米、大蒜、葱未被重金属污染,适合于研究区种植,而香菜、青菜、菠菜、油菜和小麦已被重金属污染,尤其是香菜、青菜、菠菜不适合于研究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种植与生产地重金属污染状况,为药用植物质量控制和GAP基地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以陕西南部汉中地区典型的药用植物种植基地与生产地16个样点土壤以及4个样点水样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及水样的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元素(V、Cr、Mn、Fe、Co、Ni、Cu、Zn、As、Se、Cd、Pb)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通过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明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元素的关系以及重金属元素的来源。【结果】不同样点的土壤pH、有机质、总磷和总氮含量有明显差异。研究区所有土壤样点中,除Se元素之外,其余11种金属元素(V、Cr、Mn、Fe、Co、Ni、Cu、Zn、As、Cd、Pb)含量均未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研究区样点土壤Se含量最高为1.83 mg/kg,但也未超过土壤富Se含量最高限值(3.0 mg/kg),因而不存在超标现象。4个样点水体pH为6.78~7.52;水体Ni元素含量均超标,可知样点水体中Ni是主要污染元素。地累积指数法结果表明,研究区除了1个样点(城固天然谷药业)土壤中的Cd呈无污染 中污染程度外,其余样点均无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显示,整个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潜在风险为轻度风险,风险主要来源于土壤中Cd。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V、As、Cd 和Pb的来源与大气沉降和废水排放相关,Mn、Fe、Co、Zn、Ni和Cu主要源于成土母质以及自然积累,Se来源与当地农业活动作用相关。【结论】汉中地区药用植物种植与生产地环境中重金属元素总体呈无污染或轻微低污染状态,适合药用种植与生产,但在今后的种植和生产中应控制土壤Cd元素的污染,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义马市某工业废渣堆存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结果表明,该区域主要受Cr、Pb、Cu、Zn 4种重金属污染,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差异明显,依次为 Cr﹥Pb﹥Cu﹥Zn,其中Cr为主要污染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表明,4个区域的污染程度从高到低为区域3(重污染)﹥区域1(重污染)﹥区域2(警戒)﹥区域4(安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表明,4个区域潜在生态风险均为轻微风险程度。该地工业废渣较多,虽经处理和管控,但显示周边已出现污染问题,亟需对废渣源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7.
在琼海市12个乡镇的典型土壤中采集21个混合土壤样本,并对各土壤样本中重金属元素Hg、Cd、Cr、Pb和As的含量进行测定,以了解琼海市水稻土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以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琼海市水稻土各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小于二级标准值;表层土壤Pb和Hg、Pb和Cd、As和Cd、As和Pb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从单项污染指数来看,除了大路镇存在Cr元素轻度污染外,其他各乡镇均未受到重金属Hg、Cd、Cr、Pb和As的污染;从全市范围来看,仅有大路镇为警戒级程度,其他11个乡镇安全清洁,全市的综合污染指数仅为0.32,说明全市水稻土环境质量状况整体清洁,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8.
郑州市郊不同灌溉区小麦子粒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郑州市郊污灌区和黄河水灌溉区进行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郊区小麦子粒质量基本符合粮食卫生质量的要求,但两类灌区中均有一些田块小麦重金属Cr,Pb含量偏高。此与灌溉水质有关,农田大气环境也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