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水肥处理对宁夏枸杞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箴  尹娟  尹亮 《节水灌溉》2021,(3):25-30
为提高宁夏中部干旱区枸杞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枸杞产量、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宁杞7号"枸杞为研究对象,采用"311-B"D饱和最优设计,分析不同水肥处理对枸杞耗水量、水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建立以枸杞产量、水肥利用效率、经济效益为因变量,水肥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计算出各因素最大时对应的水肥用量,利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回归分析,确定膜下滴灌下枸杞综合效益最优的水肥施用方案.结果表明,枸杞的耗水量与灌水量呈正比关系,水分利用效率则随耗水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0.39 kg/m3,较最低值高41%;中水中肥的T11处理的枸杞鲜重和干重产量最高分别为8436 kg/hm2和2250.3 kg/hm2,同时经济效益也达到最高为24.212万元/hm2,较平均水平高24.16%;中水高肥的T3处理的百粒重最大较T11处理高3.0%,粒度最小较T11处理低12.18%;肥料偏生产力与灌水量和水氮交互有极显著影响,与肥料用量呈反比关系.综合考虑灌水量、氮肥、钾肥对枸杞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兼顾节水节肥,膜下滴灌方式下枸杞的最优水肥方案为:灌溉定额为2324.25~2464.05 m3/hm2,肥料施量(N-P2O5-K2O)为419.85-269.25-330 kg/hm2~486-294-330 kg/hm2.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水肥耦合作用对水稻各生育期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于2013年在庆安县和平灌溉站进行水稻田间试验,采用D3-11饱和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下限75%、磷肥为90.9kg/hm2、钾肥117.5kg/hm2时,各因素可分别取得最大的水分利用效率。土壤含水下限75%、磷肥155.5kg/hm2、钾肥129kg/hm2的水、磷钾肥方案的组合水分利用效率可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沟垄集雨模式下不同垄宽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9-2020年采用垄沟集雨种植方式,以传统平作(垄宽60 cm)为对照,研究3种沟垄比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垄沟集雨种植方式下,采用60 cm:60 cm沟垄比,两年平均叶面积指数最大,为2.9,较对照增加42.16%;产量最高,为13.13 t/hm2,较对照增加26.37%;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27.15 kg/(hm2·mm),较对照增加42.37%;养分利用效率最高,为N:7.55 kg/kg;P:48.49 kg/kg;K:4.66 kg/kg,分别较对照增加177.57%,142.69%,59.58%.在华北地区,垄沟集雨种植方式下,垄沟比60 cm:60 cm,能够促进玉米增产和水肥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燕麦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农燕麦一号"为试材,采用二次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辽宁省适宜燕麦生长的播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产量≥3 000 kg/hm2的147个方案中,播种量在174.00-185.25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35.75~152.25 kg/hm2、37.35~41.10 kg/hm2、110.40~121.05 kg/hm2,可获得3 581.25 kg/hm2以上的产量,N:P2O5:K2O最适比例为3.67:1.00:2.9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保水剂在滴灌香蕉集约化种植模式下的应用效果,为蕉园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传统施肥处理(CK:N 596.8 kg/hm2,P2O5312.8 kg/hm2,K2O 1850.3 kg/hm2)、化肥减量(T1处理:N、P2O5各减量55%,K2O减量50%)、化肥减量+保水剂(...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垄作沟灌方式下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节水效应的影响,通过设置4种秸秆覆盖量(M0:0、M1:1500 kg/hm2、M2:4500 kg/hm2、M3:7500 kg/hm2)和4种水分控制下限(I1:55%FC、I2:60%FC、I3:70%FC和I4:80%FC)进行垄作沟灌夏玉米种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和水分控制下限条件对垄作沟灌夏玉米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下夏玉米株高随水分控制下限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水分下限相同时,秸秆覆盖为4500 kg/hm2和7500 kg/hm2能显著提高夏玉米株高.水分控制下限60%FC~80%FC时,秸秆覆盖量为4500 kg/km2时夏玉米叶面积达到最大,其叶面积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在一定水分下限范围内,秸秆覆盖量越大,越有利于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提高;秸秆覆盖量相同时,夏玉米地上干物质积累量随水分控制下限的提高而增大.由水分控制下限55%FC到60%FC、70%FC以及80%FC,夏玉米全生育期内耗水量平均涨幅分别为5.06%、11.45%及23.48%.水分、秸秆覆盖以及其耦合处理对夏玉米产量、WUE和PUE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水分控制下限为70%FC处理、秸秆覆盖量4500 kg/hm2时,夏玉米的产量(6922.54 kg/hm2)、WUE(2.09 kg/m3)和PUE(5.48 kg/m3)均最高,即I3M3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配比对杂交水稻的产量有一定影响.本文以杂交水稻荃优1606为供试品种,进行了不同施肥配比对其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配比为施商品有机肥600 kg/hm2+40%复合肥750 kg/hm2+微量元素水溶肥45 kg/hm2,栽后每5~7 d追施尿素112.50 kg/hm2,平均产量可达10528.3...  相似文献   

8.
2000年昌吉市农机推广站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丰收计划”项目——精确播种深施化肥组合机械化技术,通过3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1项目完成情况及取得的经济效益2000~2003年累积完成推广面积14270hm2,其中,小麦2670hm2,平均下种量127.5kg/hm2,单产6060kg/hm2,比全市平均单产增产264kg/hm2,增产幅度5%;玉米1470hm2,平均下种量37.5kg/hm2,单产12292.5kg/hm2,比全市平均单产增产1320kg/hm2,增产幅度12%;棉花6800hm2,平均下种量56.25kg/hm2,单产1398kg/hm2,比全市平均单产增产134.4kg/hm2,增产幅度11%;番茄2330hm2,平均下种量1.2kg/hm2,单产62…  相似文献   

9.
花生是晋中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20世纪80年代,花生的种植面积在0.1万~0.13万hm2,总产200万kg,单产100kg左右/0.067hm2;90年代种植面积0.13万~0.27万hm2,总产450万kg,每0.067hm2产150kg;2005年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1年达最大面积,为0.33万hm2,总产最高的2004年达1341万kg,单产最高年的2004年达320kg/0.067hm2。主要分布在平遥、祁县、介休、汾河沿岸,以平遥县面积最大、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10.
1 概况 当涂县水稻种植面积4.33万hm2,其中80%为单季水稻,为了彻底解决水稻种植环节中的“三弯腰”,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县农机推广站从1999年开始试验、推广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该技术已在全县25个乡镇中的20个乡镇安家落户,有的乡镇已全面开花,2001年机直播稻最高单产达10875kg/hm2,最低为6750kg/ hm2。  相似文献   

11.
顾佳韬  王凤  徐征和  徐晶 《节水灌溉》2021,(11):83-87,96
为了揭示不同水肥处理条件下夏玉米氮素的利用吸收情况,采用15N示踪技术,通过夏玉米实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0 kg/hm2(CK),120 kg/hm2(N1),180 kg/hm2(N2),270 kg/hm2(N3),2个灌溉水平132 mm(I1),166 mm(I2).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条件下玉米成熟期各器官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和分配情况,分析了肥料氮对土壤氮的激发规律以及各处理土壤中肥料氮的残留与损失情况.夏玉米对肥料氮的吸收量占总吸氮量的19.43%~28.62%,对土壤氮的吸收量占总吸氮量的71.38%~80.57%;玉米各器官对肥料氮的竞争能力由大到小表现为籽粒、茎秆、叶.土壤氮的激发均为正激发效应,激发率为119.16%~169.19%;夏玉米收获后肥料氮吸收率、土壤残留率和损失率分别为29.41%~50.75%、20.45%~31.41%和24.67%~41.26%,各处理中N2I2处理夏玉米对肥料氮的吸收率最大,为50.75%.夏玉米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为1.63~7.72 kg/kg,水分利用效率为1.09~1.30 kg/m3.适宜的水肥配比有利于植株充分利用氮肥,节约水资源,减少浪费.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保水剂施用后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水分利用的作用机理,在豫西丘陵旱作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保水剂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保水、作物的耗水特征、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提高了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促进了生物量的积累、降低了小麦耗水量、提高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处理中,60和90 kg/hm2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及储水量均较其他处理高,而耗水量最低。播种-拔节期,保水剂用量越高干物质积累越显著;拔节-孕穗期及灌浆-收获期,60 kg/hm2处理较对照增加的干物质量最高;而孕穗-灌浆期,30 kg/hm2干物质量增加最为显著。各生育阶段,除孕穗-灌浆期外,60 kg/hm2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最终,60 kg/hm2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较对照增产47.4%,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0.6 kg/(mm·hm2)。  相似文献   

13.
以"沈农燕麦一号"为试材,采用二次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辽宁省适宜燕麦生长的播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产量≥3000kg/hm2的147个方案中,播种量在174.00~185.25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35.75~152.25kg/hm2、37.35~41.10kg/hm2、110.40~121.05kg/hm2,可获得3581.25kg/hm2以上的产量,N∶P2O5∶K2O最适比例为3.67∶1.00∶2.95。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不同施肥与灌溉定额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如何提高玉米膜下滴灌的水肥利用率,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和肥料调控的效果,连续两年(2019-2020年)进行了田间灌溉试验,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和有机肥使用量处理T1(CK)、T2、T3、T4、T5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①不同处理对制种玉米产量的响应不同,2019-2020年不同施肥处理,T5产量最大为6860.57 kg/hm2,较T1(CK)处理提高23.12%(P<0.05),T2、T3、T4处理较T1处理,分别提高6.77%、14.8%、17.97%(P<0.05).②不同化肥使用量处理的增产率与CK呈线性拟合关系,表明化肥在合理使用范围内助于增产;不同灌溉制度增产率与CK拟合呈负指数关系,并非灌溉水量越大越好,应以作物需水规律为指导.③综合考虑农艺性状、果穗经济性状、作物产量及增产率等指标表明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种植区最佳灌溉定额为5400 m3/hm2,各生育期灌水定额分别为拔节期825 m3/hm2、大喇叭口期825 m3/hm2、抽雄期975 m3/hm2、扬花期975 m3/hm2、灌浆期975 m3/hm2、乳熟期825 m3/hm2.综上所述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制种玉米高效节水栽培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实现农户实行大面积推广复制,提高玉米产量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5.
《农业机械》2013,(32):30
最近,重庆市组织专家对"重庆市中稻-再生稻高效模式攻关示范"项目千亩核心示范片和百亩攻关片中稻、再生稻产量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该千亩核心示范片位于开县岳溪镇九亭村、岳溪村,示范面积80hm2,其中百亩攻关示范片14.67hm2,选用的是超级稻品种准两优527。现场测产结果显示:百亩攻关片中稻平均单产11 343kg/hm2,再生稻平均单产达到7 192.5kg/hm2,两季合计单产18 535.5kg/hm2;千亩示范片中稻平均单产10 449.45kg/hm2,再生稻平均单产6 313.5kg/hm2,两季合计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黄土高原干旱日益加剧的现状,水分成为作物生长的直接限制因子.在内蒙古清水河县通过大田对比试验,以不施保水材料为对照(CK),比较4种保水材料-75 kg/hm2 PAA(A)、75 kg/hm2 PAM(B)、1 500 kg/hm2腐植酸(C)、18 000 kg/hm2膨润土(D)在保水、增产效应方面的研究,筛选出更适宜该地区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保水材料.结果表明:5种处理对该地区的保水增产效应依次表现为A>B>D>C>CK,且以A、B两种保水材料的保水增产效应极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处理.在苗期10~2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率A、B、C、D分别较CK提高了42.04%、32.08%、7.06%、14.69%;土壤贮水量分别提高了18.04%、13.80%、6.74%、4.06%;玉米产量A、B、C、D分别较CK提高了19.48%、15.22%、2.64%、7.8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0.61%、15.17%、2.81%、8.77%;生育期间A、B、C、D分别较CK节水4.36%、3.19%、0.44%、1.63%.可见4种保水材料在该地区具有显著的蓄水保墒增产效应,对提高当地土壤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探求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甜瓜适宜的施肥灌溉制度,采用大棚盆栽试验,以常规撒施浇灌复合肥为对照,设置甜瓜全生育期不同灌水下限(W1:75%θfc、W2:65%θfc、W3:55%θfc)、不同追肥水平(F1:1050 kg/hm2、F2:735 kg/hm2)两因素,研究水肥一体化并施入厨余有机肥条件下对薄皮甜瓜生长、产量...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在西北干旱地区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黑膜覆膜条件下,研究了洋葱喷灌方式灌溉量及灌水次数对洋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灌2 100m3/hm2处理鳞茎产量最高为77 414.1kg/hm2,较喷灌900m3/hm2处理增产28.50%,供水效率143.09kg/(hm2·mm),水分生产效率155.39kg/(hm2·mm),与喷灌900m3/hm2相比,水分生产效率提高7.53%。因此,优化出洋葱喷灌生产模式灌溉定额2 100m3/hm2,缓苗水300m3/hm2、叶旺长期600m3/hm2、喷灌2次,鳞茎生长期1 200m3/hm2、喷灌4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供水量与施肥量对核桃的生长与品质的影响,以新新2号核桃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供水量8 955m3/hm2(1)、6 716m3/hm2(2)、11 194m3/hm2(3)3个水平;施肥量1 562.99kg/hm2(Ⅰ)、1 249.97kg/hm2(Ⅱ)、1 876.01kg/hm2(Ⅲ)3个水平,共9个处理组合,测定新新2号核桃的品质变化。研究表明:供水量、施肥量、施肥量和供水量的相互作用对核桃品质均有影响,在供水量为8 955 m3/hm2、施肥量1 562.99kg/hm2,核桃的出仁率最高;在供水量为11 194m3/hm2、施肥量1 876.01kg/hm2,核桃中蛋白质含量最高,单宁含量最少;在供水量为6 716m3/hm2、施肥量1 249.97kg/hm2,核桃中还原糖、脂肪含量最高;核桃品质的各指标受供水量和施肥量的影响不同,适当减少供水量、施肥量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及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供水量与施肥量两个因素对核桃品质的影响,以供水量为6 716m3/hm2、施肥量1 249.97kg/hm2为最佳搭配处理组。  相似文献   

20.
宁夏膜下滴灌玉米不同施肥模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置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比例,研究不同生育期内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影响,从而为宁夏引黄灌区提供适合当地推广的滴灌施肥模式。通过田间试验得出:同一种施肥模式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影响不同。两个玉米品种均在F1(N:285kg/hm2、P:120kg/hm2、K:128kg/hm2)水平下取得,但最优施肥比例不同。迪卡519:CK产量为14 987kg/hm2,滴灌最高产量施肥比例为P3,产量为16 536kg/hm2,增产10.3%、节水26.2%;正大12:CK产量为13 930kg/hm2,滴灌最高产量施肥比例为P2,产量为15 075kg/hm2,增产8.2%、节水23.6%。F1施肥量相对对照来说氮肥节约:27.7%,磷肥节约:24.1%,钾肥节约: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