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已记载的蒙古高原花天牛亚科昆虫26属63种昆虫的种类组成及区系进行初步分析。各属所包含的天牛种类数量差异很大,以缘花天牛属(Anoplodera)为优势属,花天牛属(Leptura)次之,且在俄、蒙、中3国,各属的种类组成既相似又有差异;区系分析表明,蒙古高原花天牛亚科昆虫以古北界种类占绝对优势,仅分布于古北界的种类有49种,占蒙古高原花天牛科昆虫总数的74.60%;在中国无分布记录的蒙古高原花天牛亚科昆虫有4种,分别是长毛眼花天牛(Acmaeops anthracina Mannerheim)、红柄短胸花天牛[Alosterna tabacicolor(De Geer)]、长缘花天牛[Anoplodera longipes(Gebler)]、东北伪花天牛(Leptura renardi Gebler)。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已记载的30属336种28亚种楔天牛族昆虫进行了区系初步分析,明确了本族昆虫种类组成及地理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属级阶元上还是在种级阶元上,本族昆虫均以东洋界分布为主体;楔天牛族在中国的种类数量分布趋势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依次减少;特有种丰富,有167种20亚种,占中国已知种类的51.37%,其中以华南区拥有的特有种最多;膏藏区分布的特有种虽然很少,但是特有种占本区分布种的比例却远远大干除华南区外的任何一个区,这与本区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东北区分布的特有种也比较丰富,这与楔天牛族部分属的起源中心为古北界有关。  相似文献   

3.
概述叶蝇科昆虫的生活史、食性、适蚁性和盗寄生性等生物学特性,并对叶蝇科、属、种的地理分布进行分析.叶蝇科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的分布统计结果表明,叶蝇科3亚科均为世界性分布.真叶蝇亚科属级阶元在东洋界丰富度最高,其次为新热带界;其种级阶元在东洋界分布最丰富,其次为古北界,非洲热带界和澳洲界分布的数量较少.平鬃叶蝇亚科属级阶元在新北界丰富度最高,其次是古北界和非洲热带界;其种级阶元在非洲热带界最为丰富,其次为新热带界和古北界.叶蝇亚科属级阶元在非洲热带界、新北界、新热带界丰富度较高,古北界和东洋界丰富度较低;其种级阶元在新热带界最为丰富,其次为非洲热带界,分布最少的为古北界.  相似文献   

4.
通过系统调查,共记录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天牛总科昆虫121种(亚种),分别隶属于2科89属.对大明山天牛总科昆虫的种类组成和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和天牛亚科Cerambycinae为优势类群.大明山天牛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界+中日界"成分占优势,在中国昆虫区划中华南区、华中区、西南区及华北区4区天牛种类的相互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中国叩甲科昆虫属的分布类型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统计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中山大学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昆虫标本室、华中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应用工程系昆虫标本室叩甲科昆虫定名标本和相关资料,分析了中国叩甲科昆虫属的区系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除异角叩甲亚科Pityobiinae在古北界没有分布外,其余11个亚科在东洋界和古北界均有分布;东洋界的特有属很多,达到64属,占到总数的一半(50%)。从各区的分布情况看,分布于华南区的属最多,达到100属,占总数的78.1%;华北区和青藏区分布的属最少,分别只有21和14个属,分别占总数的16.4%和10.9%。中国叩甲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共有37个分布型,其中华南区的种类最多,达到37属,占总数的28.9%;其次为华南、西南、华中3区共有种类,为13属,占总数的10.2%;再其次为华南、华中2区共有种类,为8属,占总数的6.3%。  相似文献   

6.
楔天牛属非中国种的所有种类是我国规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介绍了蒙古高原楔天牛属昆虫种类组成、分布及检疫鉴定特征等,其中北亚楔天牛(Saperda similes(Laich.))在我国无分布记录,是非中国种。  相似文献   

7.
对天津自然博物馆自1913年以来所收藏的3000多号鞘翅目天牛科昆虫标本进行了系统鉴定分类,计有狭胸天牛亚科(Philinae)、锯天牛亚科(Prioninae)、幽天牛亚科(Aserminae)、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天牛亚科(Ceranbycin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6亚科144属379种。  相似文献   

8.
对天津自然博物馆自1913年以来所收藏的3000多号鞘翅目天牛科昆虫标本进行了系统鉴定分类,计有狭胸天牛亚科(Philinae)、锯天牛亚科(Prioninae)、幽天牛亚科(Aseminae)、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天牛亚科(Cerumbycin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6亚科144属379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中国离脉叶蝉亚科昆虫区系的结构与分布特征,利用文献资料调查了中国该亚科所有种类在各区划的分布,分析其在各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特点.结果表明:中国离脉叶蝉亚科148种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有3种分布型,以东洋界为主,计145种,占总数的97.97%;其次是古北界,计2种,占1.35%;古北界-东洋界区系型计1种,...  相似文献   

10.
对天津自然博物馆自1913年以来所收藏的3 000多号鞘翅目天牛科昆虫标本进行了系统鉴定分类,计有狭胸天牛亚科(Philinae)、锯天牛亚科(Prioninae)、幽天牛亚科(Aseminae)、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天牛亚科(Cerambycin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共6亚科144属379种。  相似文献   

11.
对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崆峒山分布有昆虫16目、107科、466属、909种.其中古北界757种,占所采总数的83.28%;东洋界79种,占所采总数的8.69%;东洋-古北界12种,占所采总数的1.32%;广布种56,占所采总数的6.16%;特有种5种,占所采总数的0.55%.崆峒山昆虫区系组成是一个以古北界昆虫占绝对优势,并有一定数量的东洋界、东洋-古北界兼有种、广布种、特有种共同组成的较为复杂的昆虫区系.  相似文献   

12.
重庆蝶类区系与地理区划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999年2000年期间,对重庆市蝶类进行的调查表明,已知蝶类有404种,隶属于12科171属。重庆市蝶类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体,占种数的62.1%,广布种次之,占23.3%,古北界种最少,占14.6%,根据聚类分析并结合地形,气候和植被,可大致将重庆市蝶类地理区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13.
在1999至2000年间,对长白山蝶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已知蝶类有8科96属187种;长白山区蝶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为主体,占种数的76%,广布种次之,占22%,东洋界种最少,占2%。根据聚类分析,并结合地形、气候和植被,可将长白山区蝶类地理区划为3个区。  相似文献   

14.
泰山蚜虫区系及其生态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118种泰山蚜虫的区系及其生态分布。从世界昆虫区系看,泰山蚜虫的古北区、古北区+东洋区种类颇丰富,分别是35和46种,占29.7%和39.0%;其余的跨区系种是37种,占31.3%。从中国昆虫区系看,分布在华北区、华北区+华中区、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蒙新区+华南区+西南区及全部7个区的种类较多,分别是17、14、14和12种,占14.4%、11.9%、11.9%和10.2%。按照植被在泰山上的垂直分布,从3个大范围即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地带、1000~500m的中山地带及500~120m的低山地带和山前平原区讨论了泰山蚜虫的生态分布。3个范围内蚜虫的物种数从高海拔地带到低海拔地带依次是10、46和105种,占总物种的8.4%、39.0%和88.9%;特有种依次是1、11和70种,分别占0.8%、9.3%和59.3%,主要的原因是各层次植被的丰富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平顺县北社乡晚秋农田鼠类分布和数量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11月中旬,以铗捕和笼捕捕获实物标本为依据,在长治市潞城、壶关、平顺3县交界的平顺县北社乡,对坡地和沟川地2种不同类型农田的鼠类分布和数量配置进行了调查。调查共捕获5种鼠类,隶属3科4属,其中,古北界的种类4种,占80%;东洋界的种类1种,占20%。松鼠科的岩松鼠和鼠科的大林姬鼠只分布于坡地类型区,且数量较少,只占总数的6.72%和10.28%;数量最多的鼠类是鼠科的社鼠,占总数的40.71%,多在坡地活动;仓鼠科的大仓鼠和鼠科的黑线姬鼠则多在沟川地活动,在坡地分布较少,这2种鼠分别占捕获鼠总数的23.72%和18.58%。坡地类型区鼠的种类和数量均多于沟川地。  相似文献   

16.
2016年5—10月,利用网捕对海南南丽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蝴蝶进行标本采集,基于形态进行物种鉴定,共记录包括凤蝶科、斑蝶科、蛱蝶科、眼蝶科、灰蝶科、粉蝶科和弄蝶科等7科32属45种,其中以凤蝶科种类最多,蛱蝶科次之,弄蝶科最少。通过对其区系成分分析,发现该区蝴蝶的分布型以广布种较多,在世界昆虫区划上以东古北界+东洋界种分布类型为主,占71.11%;而在中国昆虫地理区划中具有8个分布型,其中以江淮-华中-华东-华南昆虫区分布型(33.33%)和华中-华东-华南昆虫区分布型(24.44%)为主,并杂有其他分布型。  相似文献   

17.
广西海南风吹楠群落区系组成、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对广西5个海南风吹楠群落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6 100 m2样地中,维管束植物共261种,隶属于94科196属,其中热带分布的科、属均占绝对优势,海南风吹楠群落具有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海南风吹楠群落以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所占比例为38.3%,草本植物覆盖度和物种丰富度与林分郁闭度和灌木植物覆盖度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群落的层间植物种类丰富,占16.7%。乔木层以常绿树种占优势,优势科主要有大戟科、肉豆蔻科、梧桐科、云实科、桑科等典型的热带、亚热带科。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2年5∽8月和2003年7月期间,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获得蝶类398只,隶属于6科55属78种,蛱蝶科种类最多,凤蝶科最少。对其区系和多样性进行分析,古北种31种,东洋种20种,广布种(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27种;分别占总数的39.8%,25.6%和34.6%。表明该地区蝶类以古北种为主体,更多反映出古北区的成分。在不同生境中,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数量较高,针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数量较低。而相似性分析表明。各生境之间的蝶类相似性系数很低。  相似文献   

19.
记述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食蚜蝇科的访花昆虫2亚科46种,隶属于8族、28属,其中包括西藏新纪录22种。它的区系特点是:单纯的古北区(8种)、东洋区(7种)种类数量基本相当,古北+东洋区共有种丰富,所占比例最大(占30.43%),而且新北区、非洲区、澳洲区的种类也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长兴县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及区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长兴县湿地在浙江省具有重要地位,开展全域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为长兴县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线路调查法和样方调查法,对长兴县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对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  ①长兴县共有野生湿地维管植物95科277属464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7种、裸子植物2科3属4种、被子植物86科267属453种;被子植物中包含双子叶植物68科222属393种和单子叶植物18 科45 属60种。②植物科组成以分布2~9种的科和仅分布1种的科占优势,两者共占88.42%;属组成以分布2~5种的属和仅分布1种的属占绝对优势,两者共占97.11%。③湿生植物占湿地植物总种数的82.54%;草本植物占湿地植物总种数的85.56%。④科的分布区类型包括11个,除世界广布科外,以泛热带分布型科和北温带分布型科为主;属的分布区类型包括12个,以北温带分布型属为主,热带性质属与温带性质属的数量比为0.77。  结论  长兴湿地维管植物资源丰富,植物区系具有典型的温带性质并有一定的过渡性。表7参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