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唐代开始,茶就作为日常的饮料了。1607年,荷兰和英属东印度公司开始在中国的澳门、岭南、厦门等地收购茶叶运往欧洲,不久中国茶叶成为欧洲人的日常饮料。17世纪后半叶,喝茶在英国上流社会成为风尚。1660年,茶叶随同欧洲移民传到美洲新大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茶叶发展的历史上,1886年是一个分界点,此前,作为世界上栽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中国茶叶一直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占据着垄断地位.以1610年荷兰人直接从中国运茶回欧洲销售为标记,茶叶最早是被视为东方神奇的仙草而被西方接受的,茶叶作为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先是在皇室贵族中作为时尚饮品而被推广,1650年前后,英国普通人一年的生活费用大约5英镑,而一镑茶叶就价值10英镑,1886年,中国茶叶的出口量为13.4万吨,几乎占据了全球茶叶贸易总量的80%以上的绝对份额.  相似文献   

3.
李天宇 《农业考古》2021,(2):228-233
17世纪中国茶叶外传,引发了欧洲对这一东方饮料的追求。作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荷兰为追求利益,尝试在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种植茶叶,由此开启了印尼茶产业的百年之路。经过荷兰茶企的不断改良和学习,印尼走上以机械化生产阿萨姆茶为主的茶叶发展模式,使印尼茶叶产量在20世纪初位列世界第三,也为荷属东印度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经过二战的破坏和独立后印尼共和国长期的经济困难,印尼茶产业逐步衰落。近年来印尼重新重视茶叶产业,通过引进绿茶、制定可持续发展标准等措施,实现了茶产业的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俄恰克图茶叶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茶叶流入欧洲,荷兰、英国开风气之先。中国近代外交官薛福成在《出使英德义比日记》中有载:“中国茶之到欧洲,始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荷兰之东印度公司携带少许,以供玩好。国朝顺治八年(1651),荷兰始载茶至欧洲发售。越十年,茶市益行,英京始立茶税之律。当时甚为珍贵,馈送王公不过一二磅而已。”俄国人用茶,略晚于荷兰。万历四十四年,歌萨克什长彼得罗夫才在卡尔梅克(俄国文献中对我国卫拉特蒙古人地区的称谓)初尝茶味,并对这种“无以名状的叶子”表示惊异,崇祯十三年(1640),俄使瓦西里·斯达尔科夫从卡尔梅克返国,带回茶叶二百袋(约240公斤)奉  相似文献   

5.
英国饮茶轶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茶树原产地,而且也是人类最早发现和饮用茶叶的国家。各国饮茶的历史随中国茶的传入先后而长短不同。自明神宗万历35年(公元1607年)荷兰船队从爪哇来澳门运去绿茶,1610年转运欧洲,开欧洲饮茶风气后,中国茶叶不断输往欧洲各国,1650年饮茶风气传到英国咖啡馆。1657年英国有一家咖啡店首次出售由荷兰转口的中国茶叶,每磅售价6—10英磅,自此三百多年来,英国在饮茶方面,纷纷“演”出了种种有趣的“茶剧”。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上160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普遍饮茶,也有60个国家种茶。世界各地所饮之茶,所种之茶,以及品茶技术、制茶方法等,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播去的。茶业在中国产生后,首先伴随中国文化向亚洲传播,初始阶段是伴生性传播;向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中亚、西亚传播。16世纪起,中西贸易活跃,海上丝路的兴起,作为主要的贸易商品茶向俄罗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瑞典等欧洲国家传播。嗣后,通过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茶叶种植加工等技术被传播到欧美的殖民区,经过上千年传播,茶叶最终成为真正的世界性饮料。  相似文献   

7.
《今日农村》2002,(11):27-27
近年在香港、台湾、日本、德国等地,已开始出现特种茶消费热。我国香港、澳门茶叶消费的70%已是特种茶,日本进口乌龙茶也持续增长,从1965年至2001年已增长了454倍,目前,乌龙茶已占其茶叶消费总量的18%,日本专家甚至认为21世纪可能成为乌龙茶世纪。特种茶正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新兴的消费茶类,我国特种茶发展前景广阔。回顾20世纪最后50年世界茶叶产销情况,专家们认为,世界茶类生产和消费结构虽然仍以红茶为主导,但其比例却呈下降趋势,而绿茶和特种茶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尤其是乌龙茶,已成为特种茶中增长速…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用茶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以前,中国生产的茶叶便通过陆路及海运的方式远销各地。首先到达了日本和韩国,然后传到印度和中亚地区。在明清时期,又传到了阿拉伯半岛。在17世纪初期,中国茶叶又远销至欧洲各国,很多上层社会的贵族、绅士都养成了喝茶的习惯。中国的茶与丝绸及瓷器一样,成为中国在全世界的代名词。随着历史的演进,繁盛的中国茶业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了衰退。当时,中国茶  相似文献   

9.
寒夜客来茶当洒,竹炉汤沸火初红。真正懂茶、爱茶的人,莫不将身心皆融入茶中。置身于茶博会这样一个茶的海洋,对茶的体味更是不同。茶叶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铁观音、西湖龙井、恩施玉露……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茶品牌背后蕴藉着悠悠岁月沉淀下的情思。上善若水,茶水是至善之水,这个“至善”不仅是物的道理,更是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英国早期的饮茶史料——英国人饮茶始于何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英国人是世界上最喜爱饮茶的民族,已有三个多世纪的饮茶历史。英国人饮茶究竟始于何时?众说纷纭。笔者试以下列史料来探求英国早期的饮茶史实。英国早在1600年设东印度公司后开始向亚洲扩张;1601年该公司的航海船只行驶于南洋群岛与英国之间;1603年英国在万丹设公司,这些旅居于万丹及亚洲其他地方的英国人以及航海船员,受中国人、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影响,开始学习饮用中国茶叶并将购得的茶叶带回本国馈赠亲友,饮茶由此而传播到英国。 1607年,荷兰的海船首次自爪哇来我国澳门贩运茶叶并转销欧洲。此时,英国虽未与我国直接进行茶叶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贵州曾有两样产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一个是如今已名扬天下的国酒茅台,另一个就是贵州茶叶的代表--都匀毛尖茶.而且贵州茶叶出口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和荣耀的过去.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茶叶是贵州重要的出口创汇大宗产品,最多时年出口创汇达300万美元以上,远销欧洲、非洲等地.茶叶作为特色农产品,对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近年来由贵州外贸企业直接生产加工用于出口茶叶几乎为零,斗转星移,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而今,面对入世的机遇,如何重振贵州茶叶产业,再现过去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茶叶何时形成茶业谢孝国我国是第一个发现茶、利用茶,并以产茶闻名于世的国家,然而,近年来茶叶生产销售情况却令人忧心不已。据介绍,1994年以来,我国茶叶总产量一直徘徊在58万吨左右,1996年,茶叶平均单产为50公斤,仅为日本的25%、世界平均单产的一...  相似文献   

13.
霍怡 《当代农业》2014,(22):10-10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湖西茶叶种植家庭农场陈美成早在2003年就开始从事茶叶生产销售,2011年承包了村集体280亩山地种植了无性系良种茶叶。农场还代收茶叶,为农户提供蒸汽茶加工服务,有效地带动周边茶农致富。家庭农场发展茶叶种植,种植规模要适宜。"如果我是刚入行的,考虑到种植经验、加工技术以及市场销售和用工等原因,我会选择五、六十亩这个规模。"陈美成说,"但我已从事了10多年的茶叶生产,在以上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可以承包更大的面积。”目前陈美成的茶场承包的山地因地质结构特别,用于种茶的开垦、整园、栽植、管理成本更高。所以他争取到了30年的承包期。  相似文献   

14.
茶流天际     
茶流天际陕西省镇巴县秦巴雾毫开发公司蔡如桂茶者,中国之“国饮”也。祖籍云贵高原。茶流之源于盘古开天,汇入整治了的河床──殷、商……秦、汉……唐、宋……明、清……直奔二十一世纪,已漫度五千年。茶叶不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引为国萃,而且茶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茶叶的起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叶的国家,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末期,茶叶已成为商品,并已讲究茶具和泡茶技艺。到了唐代,饮茶已成风气,茶叶生产发达,茶税也成为政府的财政收入。茶叶种植技术、制茶工艺以及泡茶技艺和茶具待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书——陆羽《茶经》。我国饮茶风气在唐代以前就传入朝鲜和日本,相继形成了“茶礼”和“茶道”,至今仍盛行不衰。17世纪前后,茶叶又传入欧洲各国,如今已成为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想学做茶叶生意,走出一条致富路,但我对茶叶知识了解甚少,请介绍一下识别真假茶叶的有关知识。王南华同志:假茶是利用茶树以外的其他植物芽叶为原料,制成外形类似于干茶的茶叶,或在假茶中掺入真茶,并冒充茶叶销售的。假茶叶中常含有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饮用假茶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消费者应引起注意,以防上当受骗。真假茶无论在外表形态上或内在品质成分上都是有差别的,只要把握住茶叶固有的特征仔细观察分析,假茶是能辨认的。现将鉴别真假茶叶的方法介绍给你,供参考。一、干看干看主要察看干茶色泽和嗅闻干茶…  相似文献   

17.
冲水泡茶,自古即有,而盛行则在元末明初以后。此前,茶的消费基本上为煮饮。茶叶自东汉末年传人河洛地区’‘’后,逐渐为居民所接受,市场上开始有茶制品的销售,茶的保健、药用价值也逐渐为人们所认知。北魏时,虽然鲜卑族的饮食习惯使茶叶消费呈下降趋势,但随着南北方交往的频繁,仍有一定数量的茶叶进入生活领域。隋唐时期,河洛地区呈现出商贸繁荣、文化昌盛的景象,加之文人雅士的推波助澜,茶叶消费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探讨此间河治地区的茶消费,不但能使我们了解茶叶在该地区的条消费过程,而且有助于认识茶叶在该地区居民生…  相似文献   

18.
参加"中国茶文化国际检定"之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对中国茶感兴趣已经有十年之久了。起初是因为我的工作与红茶有关,所以开始对红茶感兴趣,并学习了一些有关红茶的知识。至于中国茶方面,我只是泛泛地知道中国茶在制造工艺上的主要分类及其代表茶叶。因为我一直从事与茶有关系的工作,所以从红茶到日本茶,  相似文献   

19.
在长沙县东北向,从双江往金井,高桥,春华一带,贯穿着一条绿色茶叶长廊,跨越9个乡镇,婉延50km,这就是被列为湖南省五大优势产业带之一的长沙县,“百里茶廊”。在这条“百里茶廊”上,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自成一体,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茶叶产业已成为长沙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山东茶占据省内高价礼品茶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团购茶两大市场。获取丰厚利润的同时,山东茶一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山东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张丽霞说,"一些企业所生产的茶叶根本不用进入流通市场,就被提前预定,其价格还远高于南方同等级别的茶叶。"但在2012年,中国高价礼品茶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在当年春节和第二年春茶上市两个茶叶销售旺季,高价礼品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