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闻 《当代农业》2013,(24):20-20
秋蚕结束了.顾维才盘点了一下今年的养蚕收入:小蚕共育合作社春秋两季共育蚕种1000多张.增加收入近10万元.同时为周边480户蚕农共育小蚕增收200多万元。“小蚕共育也能闯出一条致富路呢,”顾维才开心地说.  相似文献   

2.
从建小蚕共育室、栽小蚕专用桑、养蚕前的消毒及饲养等方面,阐述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小蚕共育是将小蚕集中到共育室饲养的一种分段养蚕法,不仅能有效防止蚕病发生,而且还是一种高产、稳产的养蚕形式。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分别从养蚕前的准备、消毒防病、桑叶贮藏、蚕种处理、蚕室温湿度调节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技术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建小蚕共育室、栽小蚕专用桑、养蚕前的消毒及饲养等方面,阐述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秋蚕结束了,顾维才盘点了一下今年的养蚕收入:小蚕共育合作社春秋两季共育蚕种1000多张,增加收入近10万元,同时为周边480户蚕农共育小蚕增收200多万元。"小蚕共育也能闯出一条致富路呢。"顾维才开心地说。"18岁开始养蚕,先小打小敲,后来在县、镇蚕桑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应用省力、高效养蚕技术,逐步帮助周边农户共育小蚕,规模不断扩大。"在江苏省海安县开发区新立村9组,今年50多岁的顾维才谈起养蚕共育合作社,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为了帮周  相似文献   

6.
浅析凤庆县小蚕共育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蚕共育质量问题,使得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在养蚕中发生不同程度的蚕病,给广大蚕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为保证当地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蚕农增产增收,须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巩固和发展小蚕共育户。文章通过分析当地小蚕共育的现状以及制约共育发展的一些相关因素,提出了新形势下小蚕共育生产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英华 《河南农业》2014,(21):21-21
<正>一、选共育室在一个村或一个组,由几户或十几户,最好是农户自由结合,选一户养蚕技术好、蚕室条件相对好的农户做共育室。然后按照共育蚁量准备比较充足的各种蚕具,共育室一般选择通风良好、具备较好加温补湿的房舍。统一洗刷消毒,收蚁后可以直接按照蚕农的蚁量分给农户,也可以按照固定的蚁量收蚁。二、栽培好小蚕共育专用桑园具备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建立小蚕  相似文献   

8.
郑富彦 《新农业》2001,(7):47-47
春柞蚕小蚕室内保护育是北部蚕区解决春季低温冷害的实用技术之一,已被广大蚕农所接受,深受蚕农的欢迎。但养蚕室、蚕具的消毒技术还没有普及,严重制约着北部蚕区的春柞蚕生产。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八十代兴起的小蚕共育技术,给蚕桑业带来了新的飞越,这种将一定数量的小蚕集中到一起饲养的方式,不论是丝茧育还是种茧育,品质的稳定和数量的上升充分表现出该技术的成熟和具有的推广价值,其明显的省工省时,便利的消毒防病,充分围绕养好"小蚕七分收"为重点,能有效的增加蚕农的收入,提高种场的经济效益,因而,联系我场原蚕区的实际情况,蚕室条件、养蚕水平、周围环境以及人力资源不一,试行了小蚕共育的技术在原蚕区的推广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洛南县发展蚕桑产业历史悠久,历经几起几落。"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饲养技术作为桑蚕饲养的关键环节,一直是我们不断引进新技术进行反复试验的重点。多年来,结合洛南县本土实际情况,经过不断摸索试验,总结出了一套目前最适合我县桑蚕饲养的技术措施,其中的小蚕共育技术的应用实施,对保障蚕茧品质、提高养蚕质量、提升蚕农收入,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深受广大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11.
<正> 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蚕儿集中在一起饲育,使其在消毒较为彻底的环境下不受病源感染,发育快、整齐,蚕体健壮,为养好壮蚕打下良好基础。 为提高小蚕共育的养蚕水平和养蚕工效,必须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建好共育室及配套设施 1、共育室选点共育室要与化肥、农药、砖瓦、发电等厂矿以及经常  相似文献   

12.
<正>小蚕集中在一起实行共育,这种分段养蚕的形式,20世纪50年代就在一些蚕区被采用,70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小蚕共育不仅可以节省劳力、桑叶和养蚕物资等养蚕成本,增加蚕农收入,更重要的是小蚕共育能做到彻底消毒防病,杜绝病原菌对小蚕的感染。试验证明,2龄饷食时有1%的病蚕到5龄时就有45%的蚕发病,可见养好小蚕是保证蚕座安全、促进蚕体强健、提高蚕茧产量十分重要的一环。所以目  相似文献   

13.
小蚕共育是由具有充足的蚕室设备和桑园面积,技术过硬的单位或养蚕专业户统一饲养小蚕,3龄或4龄起蚕分发给蚕户饲养大蚕的一种饲养模式.小蚕是充实体质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俗话说得好:"养好小蚕7成收".小蚕共育有利于消毒防病,有利于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增加鲜茧产量,可节省劳力、桑叶、燃料、药品等,成本低,是稳产高产的一项先进技术.小蚕共育数量一般以1户共育户共育10~15张蚕为宜.  相似文献   

14.
小蚕共育配套技术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小蚕共育配套先进技术,包括小蚕共育的形式、共育技术、强化技术培训推广等内容,以期为兴宁市发展种桑养蚕小蚕共育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蚕共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宁国市重点蚕区宁墩镇小蚕联户共育实践经验,总结了小蚕共育技术措施,以期为蚕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太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77-2178
概括了做好宣传,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做好养蚕前的彻底消毒,搞好补催青,加强饲养管理,搞好蚕体蚕座消毒,保温保湿,做好眠起处理,公平分蚕是保证小蚕共育圆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姜虹 《农技服务》1995,(5):33-35
<正> 实行小蚕共育规范化管理,是蚕桑生产达到“两高一优”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笔者多年小蚕饲育经验基础上,结合养蚕气候、农村目前共育的物质条件及养蚕技术水平等实际因素,以及小蚕生长发育迅速,适宜高温多湿环境,但抗病力弱,对叶质、饲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小蚕共育的优点及小蚕共育关键技术要点,并比较小蚕共育与非小蚕共育的成本与蚕茧产量,认为采用小蚕共育技术可以节省成本,增加蚕茧产量,提高养蚕效益,此技术值得在蚕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小蚕共育是农村养蚕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传统蚕箔养蚕,不仅投资较大,而且室内搭建蚕台,放置蚕箔,使共育室拥挤不堪,难以容纳,小蚕2龄起蚕饷食后便要分户饲养,共育时间缩短1个龄期,没有达到完全共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2016年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冷泉镇所本底村委会补机白村、多依村、腊卡村夏蚕出现一种排念珠状蚕粪的蚕病,夏蚕单产由每张45~50 kg下滑到35.1 kg,严重影响蚕农收入和从事养蚕劳动的信心。通过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不同方式进行小蚕共育,把共育的小蚕分到同一村中,对比观察大蚕的长势及健康状况并记录单张蚕种产茧量,调查引起排念珠状蚕粪的蚕病发生原因,发现该蚕病是蚕采食了感染细菌性桑疫病的桑叶所导致,属于细菌性蚕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