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雷东阳  陈立云 《作物研究》2006,20(Z1):367-370
在全面回顾我国杂交水稻制种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超高产杂交水稻制种的技术路线,为我国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和超高产制种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1989年12月21日,由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公司、管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厂、管前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服务部联合主持的“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市隆重召开。这是一次有16个省市共561人参加的民间专业学术研讨会 会上,有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研究员等12位知名人士作了专题学术报告,还有制种专家进行了经验介绍。全国杂交水稻顾问组组长陈洪新同志,在会上就我国杂交水稻发展战略和加快杂交水稻制种革新,推广杂交稻超高产制种新技术等问题作了极其重要的讲话。陈洪新同志在回顾总结我国发展杂交水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为杂交水稻在9…  相似文献   

3.
谈三系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简述了中国水稻和杂交水稻育种的三个发展阶段,和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阶段提高制种产量所采取的不同技术策略。分析了三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构成的四大支柱,并针对制种产量构成特点,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策略与配套的化控调节技术路线。通过制种"五改",结合化控调节技术,夺取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的突破,解决了中国杂交水稻制种需要割叶剥苞、花时落后、青秕谷多"三大难题",实现三系杂交稻大面积制种单产300 kg/667 m2、最高制种单产451.46 kg/667 m2的突破。介绍了现代杂交水稻规模化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许世觉 《杂交水稻》1994,(3):50-51,57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1973-1980年,是杂交稻制种技术的摸索阶段。每备产量由最初的6kg提高到50kg;1981-1985年,是杂交稻制种技术的完善阶段,每亩产量连续登上75kg及100kg两个新台阶;1986年开始,我国的杂交水稻制种已进入超高产制种技术的研究阶段,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每亩产量已突破150kg。随着超高产制种技术的全面推广,每亩产量可望突破200-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制种技术研究沈森和(龙岩农业学校)一、序言杂交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制种技术研究是杂交水稻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科研新课题。三系法杂交水稻在制种技术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已发展为超高产(高产、优质、带效)制种技术研究的新阶段。近年来,我...  相似文献   

6.
信息动态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课题在长沙通过鉴定 1990年12月11—12日,由湖南省科委主持,邀请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李必湖、周坤炉以及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周广洽、农业部科技司付研究员褚继善等学者,对湖南省科委1987年下达的,由湖南省种子公司牵头承担的“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鉴定。鉴定会一致认为:该项研究选题准确、设计精确,资料齐全,取得的数据可靠,在制种理论上有新的创见,在制种技术上有新的发展,在制种产量上有新的突破,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许世觉高级农艺师在80年代初,经…  相似文献   

7.
1993年10月30日,电视教学片《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技术》(中、英文版)在湖南问世,即将向国内外发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担任该片首席科学家顾问,并题写了该片名,同时他还在序言中写道“……我深信在这一套比较完整的先进技术的帮助下,杂交水稻的制种产量一定能再上新台阶,”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技术从发现父本散粉高峰期和母本柱头外露率高低的敏感期两个规律出发,解决了杂交水稻父母本花期花时不遇导致制种大面积平均单产长期徘徊于130~150kg的局面.通过采取父本散粉高峰期集中统一赶锁粉和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排除异交障碍等配套技本,…  相似文献   

8.
由福建省尤溪县管前农技站主持完成的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研究,于1992年通过福建省科委技术鉴定,并列入“八五”和“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该技术按照不割叶超高产制种的目标,制定了5项技术指标,以提高结实率为核心,采取定向培育的栽培手段...  相似文献   

9.
论生态条件与超高制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的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制种,呈现出季别性与地域性两大特征。亲本生物学特性在最佳生态条件下充分表现,是构成两大特征的主导因子。充分认识到生态条件与超高产制种的关系,可为杂交稻制种新体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制种要实现超高产(亩产200kg以上),必须根据异交结实特性,采取相应的“三高两遇一调”控配套技术,即选择制种高产组合,培育高产苗德结构,提高异交结实率,确保花期花时相遇;调控父母本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通过近50 a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与实践,先后形成了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体系及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建立了一批具有生态优势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杂交水稻制种规模与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尚存在制种组织管理模式欠规范、基地建设速度较慢、新技术推广迟缓,制种技术实施不及时、制种产量与种子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确保中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对策:政企协调配合共同建设具有高标准农田与先进设施设备的专业化制种基地;严格实施种业企业基地准入制,完善制种经纪人资质管理;加强新组合制种技术研究,加快推广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进一步规范制种风险保险。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化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Studiesandutilizationofchemicalcontrollingtechniquesinsuper-hinh-yieldinghybridriceseedproduction刘文炳(福建省杂交...  相似文献   

13.
制种程序复杂、种子成本偏高是制约杂交水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混播机械化制种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和阐述了一种利用雌性不育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与质量的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立伟  肖层林 《作物研究》2006,20(5):397-400
围绕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两个因素,总结了30多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制种在提高异交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防杂保纯,防止倒伏,提高种子质量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安全性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明  陈立云 《作物研究》2006,20(5):371-375,382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由于两用核不育系只有在一定的温光生态条件下,其雄性不育基因才能表达,因而在实际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中存在着风险。综述了两系杂交水稻在制种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策略及今后两系杂交水稻安全制种技术应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为保障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较高的用种成本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水稻轻简化栽培的需求,实现杂交水稻种子由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型是降低制种成本的一条理想途径。本文对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面临的难题,结合多年的研究实践,提出了解决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难题的技术途径,并对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盐城市是“863”生物工程专家认证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最适区域.有着适宜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独特气候条件.常年两系制种面积6700hm^2左右.占全国两系制种面积的50%以上.成为我国重要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既为我国南方稻区提供了优质的两系杂交水稻种子.推进了两系杂交水稻在南方稻区的迅速推广.促进了粮食增产,又为制种农户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个别年份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导致部分田块不育系出现育性转育自交结实.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辅助授粉技术研究现状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杂交水稻制种辅助授粉技术和机械化授粉技术研究现状,概述了杂交水稻制种人工辅助授粉的几种方法及其不足之处。结合我国航空植保无人直升机发展现状,提出了利用小型农用无人直升机辅助制种授粉实现全程机械化制种的设想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论生态条件与超高产制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省的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制种,呈现出季别性与地域性两大特征。亲本生物学特性在最佳生态条件下充分表现,是构成两大特征的主导因子。充分认识到生态条件与超高产制种的关系,可为杂交稻制种新体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阐明了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1)安排母本比父本早 2天抽穗以充分利用父本初散花粉 ;(2 )利用药物刺激剑叶叶枕分生组织 ,创造最佳授粉态势 ;(3)利用柱头外露敏感期进行特殊技术处理 ,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及柱头外露体积 ;(4 )在父本散粉高峰期人工辅助授粉以及创造超高产制种父母本苗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