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广优明118(原名广抗优明118)是三明市农科所利用高抗稻瘟病的三系不育系广抗13A与自选恢复系明恢118配组育成的三系晚籼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表现高产、抗稻瘟病等优点;2008年续试并破格参加福建省晚稻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09005)。  相似文献   

2.
广优明118示范效果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优明118是由三明市农科所用广抗13A×明恢118配组而成的中晚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在上杭县作连晚或烟后晚稻种植均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不早衰、后期转色好、米质一般、产量高等特点,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示范效果及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广优明118的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优明118(广抗13A/明恢118)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在福建省晚稻区试中,比对照汕优63增产8.87%,抗稻瘟病,稳产性好,米质优于对照汕优63。该组合日产量高,单位面积有效穗和穗粒数协同增长,有效穗增加对产量提高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4.
广优明118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较广泛的适应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稻飞虱等特点。该文详细介绍了广优明118新组合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耀青青贮4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南宁耀洲种子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的,2008年一2009年参加福建省青贮玉米多点试验,它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性强、生物产量平均57594.0kg.hm^-2,适宜福建省青贮玉米产区种植,于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广优明118两年的区域试验表明,广优明118表现产量高、丰产性较好、适应性较广、中抗稻瘟病。根据其特征特性及两年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其高产栽培策略是在合理密植保证一定有效穗的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7.
Ⅱ优516系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南恢516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06年参加福建省B组区试.2007年续试.2007年进入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15)。2008年,建瓯市东峰农技站引进作经后稻种植20亩。  相似文献   

8.
超级稻Ⅱ优航2号特征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航2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选育而成的中晚稻杂优新组合。2006年通过安徽省、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并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2007~2009年作为永安市超级稻主推品种之一。2008~2009年列为全国超级稻主推品种之一,2008年在永安市曹远镇、西洋镇等各乡镇示范种植1333.3公顷。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超级稻新品种“天优330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优3301系福建省农科院重点实验室用天丰A×闽恢3301培育而成的超级稻新组合,2006年和2007年参加全省晚稻新品种区试,平均每667m。产量分别为504.73kg和502.21kg,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14.04%和13.74%,两年均达到极显著增产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一位,全省各区试点增产点率100%,是近年来省区试增产幅度较大的品种,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引进惠安县螺阳镇试种20hm^2,平均每667m^2产量556.50kg,表现高产、优质,适宜惠安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Ⅱ优明118系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118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抗性较强等优点,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建瓯市2005年开始试验、示范,现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品种来源: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荆118S作母本,R10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03。  相似文献   

12.
金两优33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院配制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种子由福建省金山种子有限公司独家经营销售。由于该组合抗病性差,2008年在全省暴发严重稻瘟病。福鼎市种植2000多亩,也普遍发生稻瘟病。尤其是穗颈瘟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3.
甬优9号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用甬粳2号A与K306093配组育成的粳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福建省邵武市2008年开始引进该组合作中稻种植,试种面积0.35hm2,2009年作中稻示范种植2hm^2。  相似文献   

14.
杂交稻新组合广优明118在福建福安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优明118两年的区域试验表明,广优明118表现产量高、丰产性较好、适应性较广、中抗稻瘟病。根据其特征特性及两年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其高产栽培策略是在合理密植保证一定有效穗的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15.
广优2643(区试用名:广抗优2643)系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的高抗稻瘟病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明恢2643为父本进行配组育成的高产、抗病杂交中、晚籼新组合,2009年通过国家水稻品种审定(国审稻2009036)和福建省龙岩市品种审定(闽审稻2009F02)。  相似文献   

16.
特优125系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自育恢复系南恢125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5~2006年在我镇进行2年晚稻区试,2007年参加晚稻大田生产试验,该组合表现产量高、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田间抗性好、米质中等优点,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2008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Ⅱ优122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籼型三系不育系Ⅱ-32A为母本,自选的籼粳交恢复系明恢122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中晚籼杂交稻新组合。明恢122是用93gK521与明恢86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恢复系。该组合于2008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审定,品种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及主要特征特性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优2155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中国水稻所育成的不育系中9A与自选恢复系明恢2155配组而成的迟熟早籼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与K^2684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平均产量449.96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3.15%,达到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53.5kg/667m^2,比对照两优2163增产7.34%,达到极显著水平。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2007020)。  相似文献   

20.
甜玉米新品种闽甜6855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甜6855系根据福建省自然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以闽甜系688为母本、闽甜系0155为父本配制新组合,高产、优质、稳产性较好,2年区试平均产量14 940.6kg·hm-2,比对照增产5.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4 854.8kg·hm-2,比对照增产1.78%。于2016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闽审玉2016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