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眼喷洒生长调节剂促花和抑梢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喷洒生长调节剂促花和抑梢试验莆田市农科所刘国强,彭建平近几年由于暖冬气候,龙眼初果期生长旺盛,易萌发冬梢,不利干花芽分化,影响成花,造成单产低,产量不稳问题。本试验使用多效唑、乙烯利及比久(B9)等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龙眼进行喷洒处理,探明其对...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H2O2和NO对龙眼成花及AP1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9年生反季节储良龙眼结合H2O2和NO促进剂及信号阻断剂喷施,分析成花及AP1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反季节龙眼AP1基因在成花过程中表达量上升,而SNP和MV处理均不同程度上调了侧花原基形成时顶芽和叶片中AP1基因的表达,尤以SNP处理效果最为显著;DMTU处理显著抑制了侧花原基形成时顶芽和叶片中AP1基因的表达,L-NNA处理对侧花原基形成时叶片AP1基因表达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对顶芽AP1基因表达影响不大。结合龙眼成花情况,推断加强NO、H2O2信号有助于促进龙眼成花,而阻断H2O2信号将抑制龙眼成花。  相似文献   

3.
龙眼秋育高压假植苗技术处理成效王振川(南安市洪濑镇经作站362300)杨金灿(泉州市鲤城区经作站362000)秋育龙眼高压假植苗一般历经3—7个月方能出圃,其间受秋冬季干旱、低温、少雨、霜冻、风大等气候因子及苗木内在营养水平高低的影响,受传统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明忠  陈开端 《福建果树》1994,(1):40-41,65
福建省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何明忠,潘少林福建省连江县农业局陈开端,郑元宗龙眼是重要的亚热带果树,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近年来我省龙眼栽培面积日益扩大,龙眼品种选育及栽培研究进一步开展,但是,龙眼害虫对龙眼产量、品质影响至今未能得到...  相似文献   

5.
<正>龙眼原产于我国南方,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以及云、贵、川等地,均有分布。龙眼的用途和价值,主要集中在其果实上,可作水果食用,口感温润香甜,富含磷质与维生素,并且中医认为其具有健脑、养脾的功效,所以还会以其入药。龙眼的种子淀粉含量较高,在经过相应处理之后,可以用来酿制酒类饮料[1]。至于其木材,则坚实、厚重,可以用于制造家具和船只或是用于烧制优质木炭。不过,虽然龙眼的用途和价值广泛,但前提首先必须要做好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其栽培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1999年12月下旬,受几十年一遇的严重霜冻的袭击,南宁市水果受到严重的冻害。 龙眼冻后何时剪除冻死枝杆为宜?笔者于2000年4月中旬龙眼春梢萌发期,对南宁市龙眼冻害后不同时期处理的效果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归纳如下: 1 冻后处理类型 1.1 冻后及时处理 龙眼受冻害后5~10内,将被冻死的枝杆枯枝剪除,即当时冻枯到哪即剪到哪;处理时剪口处在嫁接口上下,剪口包膜,盖草,有条件的淋水。经调查发现,这种处理,剪口大量流液,淋水者更甚。树液干后剪口发霉,春稍萌发相对较迟,数量较少,长势较弱。 1.2 适时处理 2月中下…  相似文献   

7.
以石硖龙眼为试材,通过花穗短截及疏除花穗等不同处理,对龙眼树叶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花穗短截+疏除花穗处理使石硖龙眼树体的氮、磷、钾元素的含量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明显提高龙眼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还原糖含量,改善果实品质,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8.
许国城  刘国强 《福建果树》1997,(4):37-37,41
龙眼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名贵果树。九十年代以来,我省龙眼面积发展很大,为加快本所选育的“水南一号”、“松风本”、“龙优”等优良品种的推广,适应龙眼生产新形势的需求,我所在莆田县华亭镇下花村建立龙眼名特优新品种繁育基地,进行龙眼快速育苗试验。即实生龙眼砧本移栽后立即进行嫁接,加强接后管理,当年秋季基本达到出圃标准,次年春季出圃率达95%以上。且苗木健壮,大小一致,根群发达,定植后可实现早投产。现将快速的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一、圃苗地选择与处理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和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排灌方便,前作未有过…  相似文献   

9.
药剂处理对龙眼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亚热带名优水果,营养丰富,香甜可口,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但龙眼果实成熟期在高温季节,采后生理代谢旺盛,鲜果容易腐烂,不耐贮运。目前,龙眼采后广泛应用熏硫处理,该方法虽然能够抑制病菌和酚类物质的氧化,改善  相似文献   

10.
龙眼产期调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特产水果 ,由于产期集中 ,市场供应期很短。传统的产期调节方法如利用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差异、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等 ,调节幅度和效果很有限。近年来龙眼科研工作者加强龙眼产期调节的研究 ,并在周年开花结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现简介如下。近年 ,台湾的留美博士颜昌瑞教授发明了龙眼催花技术 (Forcingflower) ,可实现周年开花结果。一年中任何时间 ,催花药剂处理后 4 5- 55d即可开花。据颜博士的研究介绍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对不同品种及不同株龄龙眼处理均有催花效果。在泰国以高压苗处理之经验显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龙眼单株挂果率与初始单穗果数之间的交互作用,确定龙眼疏花疏果时的合理挂果量,以及其对龙眼结果母枝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石硖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Shixia’)为试材,以不同挂果率单株为区组(3个水平),以初始单穗果数为处理(3个水平),设计了一个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共9个区组×处理组合(H11~H13、H21~H23、H31~H33);分析了区组和处理对成熟时单穗余果数、落果率和单果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1)果实发育期间,植株树势逐渐下降,单果质量和落果率逐渐升高,而成熟时各组合在结果母枝生长、结果和品质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区组水平与树势及成熟期结果母枝叶片生长状态呈显著相关,而处理水平主要影响了单穗余果数和小叶果比;成熟树势与果穗盲节粗度、叶光泽度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色度指标l_L*、l_b*和l_C*呈极显著负相关。(3)回归与方差分析表明,区组与处理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协变量中的小叶果比、有叶枝长比等对区组和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低温逆境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生存及分布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作物产量、品质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属于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为原产我国的典型南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果树,对温度反应较敏感,喜温忌冻,耐寒力较差,既存在冻害,也存在冷害,因此,研究龙眼对低温胁迫的反应及其生理生化基础,将有助于在实际生产中采取相应措施,减轻龙眼寒冻害。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加上果农栽培管理不当 ,龙眼大面积抽发冬梢 ,冬梢生长质量差 ,未充分老熟 ,无法成为良好的结果母枝。为此 ,笔者对乌龙岭龙眼进行了主干和主枝秋季环剥试验 ,探索其对控制冬梢抽发、促进龙眼成花及产量的效应。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 1998年在莆田市科技开发中心龙眼园进行。选择立地条件相同、植株生长势相对一致的9年生乌龙岭龙眼树。试验 10月 2 3日在龙眼秋梢老熟后进行。设处理 1:主干螺旋环剥 ,螺旋环剥螺距 4~ 5cm ,上、下环剥口之间互相交叉约半圈 ;处理 2 :主枝环状环剥 ;处理 3:不环剥为对照。 3次重…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干燥方式对龙眼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对龙眼酚类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高品质龙眼干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龙眼果肉经过3种不同干燥处理,龙眼果壳和果核只经过热风干燥处理,利用福林-酚比色法和液质联用技术(UPLC-QqQ-MS/MS)分别检测龙眼总酚含量和各酚类物质的组分,同时利用DPPH、ABTS和FRA...  相似文献   

15.
台湾省的龙眼生产及栽培特点福建省农科院情报所翁志辉一、台湾省龙眼生产概况台湾地处亚热带,是我国龙眼主产区之一,据记载,龙眼在台湾省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在本世纪初,龙眼曾是台湾省栽培面积最广的一种水果,约2600公顷,占全省水果面积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6.
贵州、重庆及四川盆地的龙眼分布区,年均温在18℃以上,≥10℃的年积温为5500—5901℃,属我国龙眼经济栽培的内陆北缘区,与年积温达7600—8200℃的广东最适宜区相比,同一品种龙眼的新梢生长及开花结果物候期约推迟20—30d。8—10月正逢北缘区中晚熟龙眼果实迅速膨大期和成熟采收期,又是秋梢抽发生长时期,适时做好秋季管理技术工作,对于促进当年龙眼增产、增质、增效和秋梢健壮生长,培养优良结果母枝,争取翌年丰产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省龙眼栽培历史悠久,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但是龙眼用种子育苗发芽率低,影响了龙眼发展的步伐。为了总结民间龙眼栽培经验和发挥我省龙眼生产的优势,于1964年对龙眼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试验,探讨提高发芽率的有效方法,为加速培育龙眼苗木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龙眼卷蛾种类及三种卷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卷蛾,也称卷叶蛾,属卷蛾科(Tort-ricidae)的一类小型蛾子,幼虫除卷叶为害外,还为害嫩梢、花穗及果实,致使花穗及果实凋萎脱落或腐烂。近年来在闽中、闽南龙眼产区发生较普遍,特别在龙眼新区为害较严重。1994—1996年我们在福州、仙游等地龙眼园,对龙眼卷蛾的发生及为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于室内对三种重要卷蛾种类进行饲养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供生产上参考。(一)发生种类及为害特点福建省龙眼产区已发现卷蛾种类有以下8种:1.柑桔褐带卷蛾(别名;拟小黄卷叶蛾)AdoxoPhyescyrtosernaMeyrick,为害嫩叶、幼芽及幼果…  相似文献   

19.
"古山二号"龙眼是广东省揭东县特产水果之一,年产量约5万t。近年来,由于龙眼果品消费市场狭窄,有效需求不高;品种结构不合理,成熟收获期过于集中;流通不畅,市场建设及龙眼保鲜、加工、贮运设施滞后,揭东龙眼价格下滑,大多数龙眼园连年亏损。笔者指出,加强果园管理,提高果品质量,优化品种结构,避开上市高峰,加强市场建设,推进龙眼采后处理、贮运、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创新产业优势,是解决当前揭东龙眼销售困难的根本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龙眼是我省著名的特产。近年来由于出现异常暖冬气候,加上果园肥水管理不当,冬季抽梢十分普遍,产生了枝条成穗率低,座果少,落果严重等问题。为此,我们于1996-1998年结合应用枝条环割处理和化学调控的方法,开展龙眼的控冬梢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次。试验设在洛江区加锥农场龙眼果园;材料为10-12年树龄的福眼结果树,试剂有40%乙烯利水剂和85%比久粉剂。以枝干环割、乙烯利浓度、比久用量、喷药时期等4个因素各3个水平作正交设计,各处理因素水平组合根据L9(34)表头进行设置,共有9个处理,另加1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