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于2007—2008年草甘膦原药价格疯狂飙升,草甘膦产品丰厚的利润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草甘膦扩产大战在国内打响。2007年国内草甘膦生产企业42家,到2010年底超过100家、产能超过80万吨,而全球草甘膦总需求不过70万吨,市场供求严重失衡。产能快速扩张为草甘膦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价格相比最高时跌去80%以上,行业整体开工率不足50%,严重的产能过剩使曾经无限风光的草甘膦产业在过去的2009年陷入空前的低迷状态。就在大多数企业面对毫无起色的市场一筹莫展时,我们看到业内的优势企业却正在各出高招抢占市场高地,等待分享行业洗牌后留下的下一轮盛宴。  相似文献   

3.
魏塬 《中国农资》2011,(44):13-13
产能过剩是今年化肥行业讨论的热点话题,这可能也是今年经销商会货普遍谨慎的主要原因。很多经销商可能都在想,产能多了价格自然不就应该降了吗?但对复合肥生产来说,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价格方面,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成本的支撑也使复合肥的降价没有合适的理由了。  相似文献   

4.
近期,有媒体发表章说,国内新登记草甘膦原药产品企业较多,许多老产品生产企业又纷纷增加生产能力,目前国内草甘膦产能出现过剩的局面。为此,将2004年以来,截止到2006年9月份国内企业新登记草甘膦原药产品的情况简要总结介绍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草甘膦产业基本不可能再出现以前那样周期性波动的情况,草甘膦市场将陷入长期低迷,吨价将在20000元下方徘徊。行业如不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市场回暖将是个梦2015年对草甘膦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草甘膦与"致癌"的关系,成为悬在其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可能导致这个产品以及行业的"灭亡"。目前草甘膦原药价格在经历了几次幅度不大的震荡后,停滞在18500~19000元(吨价,下同)的底部区间。即便不考虑这一层因素,草  相似文献   

6.
草甘膦产能过剩严重依赖出口,国内应加大草甘膦准入门槛,限制盲目建设,强化国际间合作,同时借鉴国外市场经验强化在国外销售品种的注册与登记。  相似文献   

7.
鲁国顺 《中国农资》2007,(12):68-69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草甘膦的价格一路飙升,从去年初的20000元/吨涨到10月份的48000元/吨,年底最高价格高达56000元/吨。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草甘膦价格疯狂上涨,涨势还能持续多久?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2012年我国农药行业连续3个小年之后,市场开始缓慢进入上升时期。以草甘膦为代表的大宗品种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一路上扬、带动企业扭亏为盈、销量亦是喜人。当然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许多非法生产、经营的小企业僵而不死,行业上升的基础仍然还不牢固。各大跨国公司也正是由于有了几种支柱型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张小峰 《当代农业》2010,(16):21-21
今年,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价格上半年都创下了历史高位。专家指出,在政策的强力干预下,以及面粉等加工产能严重过剩,粮食价格将出现高位震荡的趋势,再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正处于春季用肥收尾和夏季备肥即将开始的阶段,虽可理解为内需的空档期,但客观来说,尿素也不至于跌破1400元/吨。而通过对历年价格走势对比可以看出:全国范围内的尿素价格已经创造了近10年以来的新低,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行业的"里程碑",但其标志的并不是丰功伟绩,而是提醒产能严重过剩的"警世钟"。确实,一个尿素产能过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