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日本梨树棚架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 5月~ 1999年 2月 ,笔者赴日本神奈川县农业综合研究所研修梨树棚架栽培技术等 ,其间 ,参与了梨树棚架整形修剪和日常管理 ,考察了梨树棚架栽培。现将梨棚架栽培和整形修剪技术简介如下。1 棚架栽培历史和现状  梨树棚架是指在梨园竖立钢管支柱 ,支柱顶端架设纵横交错的铁线 (类似葡萄大棚架 ) ,将梨树主枝、侧枝、结果枝组等引绑到架面上。棚架栽培是日本独有梨树树形 ,早在 1782年阿源太夫所著的《梨果造育秘鉴》中就有梨树棚架栽培的记载 ,1818年岩崎灌园所著的《草木育种》一书中有梨树棚架栽培内容。在约 2 0 0多年的梨树栽…  相似文献   

2.
梨树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梨树设施栽培较露地栽培一般可提前1个月左右成熟,在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梨树设施栽培要求技术较高,只有采用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才能达到早熟丰产和优质高效的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什川镇梨树栽培历史,分析了“梨树+旅游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什川古梨园应明确由纯经济果园向生态文化园转型过渡的发展方向,深入挖掘古梨园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提高景区的知名度,才能实现果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矮化自根砧木或中间砧木是梨树密植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中矮2号(原代号PDR54)由香水梨x巴梨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的梨树矮化砧木,1979年杂交,1983年初选.1990年复选,1995年通过专家验收,决选为梨树矮化砧木。利用中矮2号做中间砧进行了梨树露地高度密植栽培、温室栽培及盆栽.效果良好。该品种200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备案并定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金太阳杏系美国育成的杏优良品种,1991年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入我国,2000年作为优良品种推广,2006年引入我区开展设施栽培,其基本表现为:果面颜色为金黄,品质上等,平均果重65g,果实发育期58天,品种需冷量810小时。由于该品种早丰产、易管理、果型好、口感佳,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我区设施林果栽培的主要栽培品种。2009年,在阜康市城关镇黄鸭坑村建立了金太阳杏设施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开展技术示范、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梨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梨树设施栽培的优点1.1提早上市,经济效益高梨树设施栽培较露地栽培一般可提前1个月左右成熟,延长了鲜果供应期。一般在6月上旬上市,每千克售价可达10-12元,按667m^2产2000kg计算,收益2.0万-2.4万元。1.2减少自然灾害和病虫害设施可以避免因倒春寒、大风、暴雨、连阴雨等不良气候条件引起梨树的生长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梨不同品种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树是我国栽培的主要果树之一,在我国梨树大多栽植在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块,为满足梨树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除了常规的节水灌溉、兴修水利等措施外,挖掘梨树本身的抗旱能力、栽植抗旱品种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试验研究了梨不同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旨在探索梨树抗旱机理,为筛选抗旱品种和采取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于2005年6—8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网室内进行。试验材料为2年生盆栽梨树,砧木均为杜梨。供试梨品种为华金、八月红、安梨、黄金、华酥、锦香,每品种处理9盆,每盆…  相似文献   

8.
我省梨树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较广,全省从南到北均有栽培。据1936年《中国实业志》公布的资料,山西省十大干鲜水果中,梨树的株数和产量仅次于枣树居第二位。至1959年,苹果的株数才赶上梨树的株数,而苹果的产量1977年才开始超过梨树。  相似文献   

9.
水平棚架栽培,是梨树栽培的一种新模式。水平棚架栽培的梨树树型平展,遮阳面积大,树下空间大,通透性好,适合栽培中高温型食用菌。  相似文献   

10.
宋清 《山西果树》2013,(2):30-31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及优良品种的上市,露天桃的价格持续攀升,不少地区伐掉苹果和梨树而改为栽桃。设施桃栽培规模逐渐增大,果农的收入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设施桃栽培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韩国梨生产和育种简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国是梨主要生产国之一 ,2 0 0 0年梨总产量 32 .4万 t,在亚洲仅次于中国和日本。梨是韩国重要温带果树之一 ,栽培面积 2 6 0 0 0 hm2 ,占韩国果树栽培总面积的 15 %。近 10年来 ,韩国梨树生产和育种发展较快 ,梨在国际市场售价高 ,有着较强的竞争力。1 梨生产概况1 .1 栽培状况韩国梨树栽培历史约有 2 0 0 0余年。梨树在韩国栽培区域广 ,除最南端的济州道以外均有栽培 ,其中忠清南道梨树栽培面积最大 ,占 19.3%,其次为全罗南道 ,占 18.0 %,庆尚北道占 17.9%,京畿道占 17.3%,四省梨产量占韩国梨总产量的 73%。韩国梨树种植面积 194 4年为…  相似文献   

12.
梨日光温室栽培可调节果实成熟期、规避自然灾害,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受到广大果农的欢迎。选择适宜日光温室栽培的梨品种是推广梨树日光温室栽培、实现高效益的前提,为此,我们于2002—2005年进行了筛选适宜日光温室栽培的梨品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导读】梨树棚架栽培起源于日本,上世纪9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我国,并得到快速推广与发展。棚架栽培改变了梨树自然直立生长结果习性,实现平面结果,树体通透性好,果品质量显著提高,有利于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也是发展观光果业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日本石川县梨树栽培技术吴泽光(辽宁省义县林业果树局121100)石川县地处日本中部的日本海一面。年均气温13.7℃,年降水量2500mm,是日本梨产区之一。笔者于1992年12月-1993年12月,在日本石川对梨树栽培进行了研修学习,现将其栽培技术介...  相似文献   

15.
提高砂梨果实品质的主要栽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栽培砂梨面积达5.5万hm2。枝江市的砂梨面积占湖北省的1/10,年总产量超过8000万kg。近两三年,综合应用砂梨果实品质增进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1提高树势和果实内质的主要措施1.1合理施肥根据梨树的需肥特点,确定合理的施肥量。按照日本梨树施...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浙江省等南方各省,栽培梨树早熟品种具有梨果成熟早、销路好、比较效益高等优势,已经受到南方有关省份的重视。目前,浙江省梨早熟品种的栽培面积正在逐年增加。翠冠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与杭州市果树研究所于1979年用幸水与(杭青×新世纪)杂交育成的梨树新品种,1997年命名,199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翠冠栽培面积占浙江省梨树总面积的41.67%,已经成为浙江省梨树主栽品种。为推动梨新优品种翠冠的发展,提高其品质和产量,现将该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甘梨早6’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杂交选育的极早熟梨新品种。经多年引种栽培。表现为果型大,极早熟,外观美,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树体矮化,适应性广.适宜在我国自梨产区及大部分砂梨产区栽培,综合性状优良。同时.该品种极早熟。可作为梨树保护地促成栽培的首选品种之一。利用该品种耐低温冷凉的特性.可在我国西部高寒冷凉地区推广发展,且树型紧凑、树体矮化.适宜矮化密植栽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2006年12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8.
俞妙凤 《浙江柑橘》1998,15(2):38-39
萧山海涂围垦从1958年开始,至今面积已达3.3万hmZ,现已在围垦区内成立·萧山现代农业开发区”,种植梨树等耐盐植物。多年来,我们在海涂地栽植梨树试验表明,初围海涂地种植2—3年的耐盐碱作物或绿肥后,使土壤熟化,含盐量降至0.2%以下,不仅能栽植梨树,而且还能建成高产优质梨园。现将梨树在海涂围垦园的栽培技术与相应的配套措施总结如下。l栽培情况80年代初开始从杭州果树研究所等地5!进优质蜜梨,其中有早熟品种新水、新世纪等,中晚熟品种黄花、杭青、5—2等,在海涂围垦园种植,到目前为止,已种植梨树166.7hmZ,并获得了…  相似文献   

19.
我市是果树大市,面积达25334hm^2,其中梨树面积11000hm^2。原来梨树以传统的鸭梨为主栽品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1999年以来,黄金梨、绿宝石梨等新品种梨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到2004年面积达到5334hm^2。了解和掌握各品种在我地区条件下的生长结果习性,是进行优质高效栽培的基础。为此,多年来我们对鸭梨、黄金梨、绿宝石梨3个梨品种的新梢、叶片和果实的生长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梨树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丰富冬季新鲜水果市场,提高水果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龙口市果树站自1996年开始进行“塑料日光温室葡萄间作草莓促成型立体栽培模式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一、试验材料 试验在龙口市高效农业研究所基地的塑料日光温室内进行。葡萄以巨峰为主栽品种,草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