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根据辽宁省各类高低产农田土壤有机质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土壤有机质下降的主要原因。获得了各类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适宜值。指出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等都是可利用的有机肥资源。积极推广优质有机肥料,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2.
土壤有机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主要物质基础,它包括遗留在土壤里的动植物残体、施入的有机肥料以及经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其中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一般约占土壤有机质的50%~90%。 1 土壤有机质含量 各种土壤有机质的差异很大,因地域、土类和利用方式等不同而异。在湖南茶园中,红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11~2015年采用玉米田间原位定位试验方法,探讨农户常规种植(根茬还田)、根茬+1/3秸秆还田、根茬+秸秆全量粉碎耕翻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茬还田(对照)土壤有机质年下降0.14 g/kg,根茬+1/3秸秆还田和根茬+全部秸秆还田处理土壤有机质年分别提高0.03 g/kg和0.26 g/kg。同时,秸秆还田能显著增加细菌、真菌、放射菌、自生固氮菌、硝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的总体数量。根茬+1/3秸秆还田和根茬+秸秆全量粉碎耕翻还田后可使土壤有机质年提高,是吉林中部黑土农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可行的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柳城蔗区进行土壤养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平均含量为有机质18.71gkg^-1、碱解氮78.9mgkg^-1、速效磷9.8mgkg^-1、速效钾63.7mgkg^-1、有效锌0.960mgkg^-1、有效硼0.152mgkg^-1、有效硅386.7mgkg^-1、pH5.49。蔗区土壤养分肥力属中等偏下,有机质和氮素不足,磷锌尚可,钾缺乏,微量元素硼严重缺乏,土壤偏酸,应通过施用有机肥,合理增施化肥来调节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5.
连续不同施氮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施氮量对农田土壤理化形状的影响,以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4年连续定位试验,比较了连续不同施氮处理对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不同施氮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碳氮比、土壤容重有显著影响,但对pH的影响较小。在0~3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为240kg·hm~(-2)时,有机质含量增加速率最快,当施氮量为360kg·hm~(-2)时,土壤全氮含量最高。在30~60cm和60~90cm土层,不同施氮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的影响降低。综合土壤碳氮比和容重等指标,本区域推荐施氮量为240kg·hm~(-2)。  相似文献   

6.
吴洵 《福建茶叶》1990,(3):31-33
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茶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机质在土壤中的积累和分解对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肥力演化以及对茶叶产量和品质都有重要影响。了解低丘红壤茶园有机质含量现况、积累和分解特点,对拟定茶园土壤合理耕作和施肥、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改变低丘红壤茶园低产低质现象等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低丘红壤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现况 为了了解我国低丘红壤茶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现况,我们于1986—1989年间,对浙、赣、湘、粤、黔、皖、桂等省主要茶区第四纪红粘土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进行广泛性抽样调查,根据对83个样点的分析结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铃薯》2017,(1):25-29
为探究不同培肥措施对旱作区土壤有机质、养分及产量的影响,2015年在甘肃省庄浪县旱地梯田进行不同培肥措施对马铃薯产量与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和不施肥相比,马铃薯田间施用沼肥+化肥+秸秆+有机肥、秸秆+化肥、有机肥+化肥、沼肥+化肥4种培肥模式,大薯率、单株块茎重等经济性状明显改善,生育期延长15 d,土壤水解氮提高67~175 mg/kg、有效磷提高8.2~60.7 mg/kg、速效钾提高0~63 mg/kg,土壤有机质提高0.7~1.4 g/kg,产量提高8 940~14 910 kg/hm2。因此,这些培肥措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理化性质,是很好的有机肥源。目前开展还田非常必要,势在必行,并有成功的粉碎翻压,旋埋翻压,堆积沤制还田技术,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盘锦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土壤氮素、土壤磷素、土壤钾素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揭示了盘锦市农田土壤营养含量和重金属污染状况。提出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环境质量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调查分析了湖南17县的传统名优茶产土壤酸度及养分状况,结果显示,土壤PH值为4.5-5.5,有机质大部分样品在2.5%以上,全氮与全磷含量多数在0.1%以上,有效氮磷钾含量分别超过120,10和100mg/kg土,代换性钙30-200/100g土,代换性镁在8mg/100g土左右,有效铁、有效锰一般在100和10mg/100g土以上,优质高产茶园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比低产茶园的丰富,自然土壤又高于茶园,表明自然土壤开垦成茶园后,如注意土壤管理,肥力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酸和有机质对土壤镉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酸、无机酸及有机质都对土壤起酸化作用。一般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土壤中镉的有效性比较高,作物吸收利用的比较多,对作物的危害也比较大。但由于土壤的差异对作物吸收镉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防治土壤酸化能有效抑制镉进入植物体内,进而防止毒害人类。  相似文献   

12.
红壤丘陵区茶园土壤剖面特性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年对江西省遂川县高、低产茶园土壤的剖面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有效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容重较轻,土壤颗粒构成砂粘粒多、粉粒少,壤质土壤及丰富的土壤有机质等是红壤丘陵区高产茶园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茶园土壤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步勤仲  李仲华 《北方水稻》2006,(Z1):103-104
介绍了水稻留高茬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累积的作用,及对土壤中磷钾元素的影响,并阐述了留高茬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4.
宁远县植烟土壤有机质与氮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永忠  张一扬 《作物研究》2006,20(3):235-237
利用GPS定位技术,2003年在宁远县烟叶主产乡镇采集了159个土壤耕作层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远县植烟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37.7g/kg,2.3g/kg和204.5mg/kg。不同植烟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水稻土最高,平均值为37.4g/kg。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速效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不同野生大戟科绿肥对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戟科植物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绿肥资源。为了解中国大戟科绿肥的培肥效果,通过田间试验,探讨施用45份分别采自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的野生大戟科绿肥后其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绿肥后,不同绿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不同,并且不同绿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效果随着施用时间的变化不断变化;虽然不同大戟科绿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效果不一,但在施用1年内均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在施用1个月后效果最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6.
海南水田土壤有机质分布规律及碳固定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海南水田土壤有机质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其碳固定的潜力。结果表明,海南水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2.90g/kg,相对于第二次土壤普查而言,水田土壤起着温室气体“源”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与按干湿状况划分的气候类型区关系密切,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湿润气候区〉潮湿气候区〉半湿润气候区〉半干旱气候区。推行以增加农田土壤有机物质输入的管理方式和种植方式等都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实现水田土壤温室气体“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淮海地区麦玉周年土壤肥力与玉米产量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因子与玉米产量的关系,测定麦玉周年成熟期土壤养分、微生物量碳氮、酶活性和玉米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速效磷、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脲酶活性均与玉米产量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对玉米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P_(1y)=0.422),其次是微生物量氮(P_(6y)=0.381)和全氮(P_(2y)=0.254),三者的通径系数均为正值,表明对提高玉米产量起到促进作用。从决策系数绝对值大小可以得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对玉米产量的综合排序为土壤有机质微生物量氮全氮,土壤有机质的决策系数最大且为正值,说明土壤有机质是影响麦玉两熟制农田玉米产量的主要决策指标。  相似文献   

18.
酸化和有机质积累对茶园土壤铅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本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质地差异较大的二种茶园土壤酸化和有机质积累引起的水溶性铅、有效态铅和铅的化学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酸化可显著地促进其它形态的铅向可交换态铅转化,增加土壤铅的水溶性和生物有效性。当土壤pH较高(pH>4)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促进土壤铅的活化,但在pH较低(pH<4)的土壤中,有机质积累降低了土壤中的有效态铅。酸化和有机质积累对铅的生物有效性影响在砂质土壤比粘质土壤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土壤因素(包括土壤全Pb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与茶叶铅含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说明茶鲜叶中的Pb含量与土壤全Pb量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呈负相关;茶鲜叶中的Pb含量随土壤全Pb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量很微小,即土壤中的全Pb量对茶叶的Pb污染影响很小,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土壤有机质和盐基饱和度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为了探究土壤调理剂与配施化肥对热带地区酸化土壤有机质和土壤交换性能的影响,明确土壤调理剂配施配方肥改良酸性土壤和提升土壤肥力的最佳方案,本研究在海南省儋州市木薯园开展田间试验,采用有机无机复合型土壤调理剂并配施不同梯度配方肥的改良方式,对比分析不施肥、常规施肥和土壤调理剂与化肥配施对木薯地土壤有机质和土壤交换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改良酸性土壤、减肥增效、缓解土壤环境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结果表明:与CK(不施肥)相比,土壤调理剂配施配方肥(100%、75%、50%)处理的pH分别提高了0.29、0.24和0.44(P<0.05),土壤有机质分别提高了20.82%、22.04%和20.49%(P<0.05),交换性盐基总量分别提高了20.62%、21.25%和48.75%(P<0.05),土壤交换性酸含量分别降低了17.65%、15.38%和30.43%(P<0.05),在所有处理中以Tr50(土壤调理剂+50%配方肥)处理的改良效果最好。因此,在土壤改良中推荐施用土壤调理剂+50%配方肥的改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