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监视指动物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以适应环境提高适合度。为了解重层社会组织下滇金丝猴全雄群个体社会监视行为的发生频率及影响因素,于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采用5 min焦点动物全事件记录法收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全雄群8只个体的扫视行为和攻击-屈服行为等数据,比较不同季节和等级组的监视行为发生频率差异。结果表明,滇金丝猴全雄个体扫视行为发生的频率为0.67±0.19次·min-1 (n=8, 0.37-1.01),冬季与夏季扫视行为频率存在差异(Z=7.36, P <0.001),夏季(0.80±0.24,n=8)高于冬季(0.50±0.21, n=8),这与夏季的繁殖交配竞争压力大有关。不同等级组的扫视行为频率有差异(H=62.37, df=2, P <0.001),低等级组(0.85±0.14, n=3)高于中等级组(0.68±0.28, n=2),中等级组高于高等级组(0.49±0.12, n=3),这表明滇金丝猴全雄群个体的扫视行为与等级有关。因此,滇金丝猴全雄群个体的社会监视行为频率受繁殖季节和等级影响,成年雄性通过社会监视可减少受繁殖单元...  相似文献   

2.
1987-1989年间,作者对香榧核型进行了研究,据取自浙江诸暨、富阳两地的香榧茎(根)尖材料的核分析结果,建立了香榧雌雄株核型模式,分别为:雌:K(2n)♀=22=21Xm(2SAT) Ym 雄:K(2)♂=22=22Xm(2SAT) 根据上述式对诸暨、富阳两地的131株香榧实生苗作了性别测定,结果有89株为雌性,42株为雄性。  相似文献   

3.
沙未来  张洪海  陈磊 《林业研究》2010,21(3):367-372,399
为了探索狼发情行为的生理基础,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对参与繁殖的四只雌性狼采用非损伤性方法收集动物粪便。通过粪样激素抽提,利用化学衍生技术,对抽提样品进行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成功实现对狼粪样中的类固醇激素进行分离,结果表明:雌狼发情前雌二醇(E2)的含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进入发情后含量会迅速升高至峰值且发情期间在较高的水平波动,这与多数哺乳动物发情期E2出现峰值的现象基本一致,峰值的出现即是雌狼发情的高潮期的来临。发情期E2浓度显著高于非发情期(p〈0.01),P浓度在整个孕期也显著升高(P〈0.01),四只雌狼均成功与配对的雄狼发生交配现象,并在当繁殖季节成功产仔。  相似文献   

4.
分析影响鹅掌楸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以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各4株成年个体作为交配亲本,进行8×8全双列交配设计,以各交配组合子代的出苗率来评价各亲本的雌、雄繁殖性能,分析影响鹅掌楸繁殖性能的父本效应、母本效应、父母本交互作用效应、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及各交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同时,利用11个SSR位点信息估算亲本间遗传距离,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繁殖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鹅掌楸繁殖性能主要受母本效应影响,父本效应可以忽略;繁殖性能的一般配合力亲本间差异较大,且雌性大于雄性;种内交配的特殊配合力远高于种间杂交。尽管亲本遗传距离与杂交亲和性二者间相关不显著,但仍存在如下趋势:种内杂交的亲和性随遗传距离增大而增加;而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则随遗传距离增大而降低。研究结果对于鹅掌楸杂交种子园的亲本选配及杂种优势利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利用艾虎(Mustila eversmanni)气味作为捕食风险源,于1997年4月至12月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学实验室,研究其对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社会行为、觅食、繁殖和性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暴露于艾虎气味中时,根田鼠产生繁殖迟滞,且交配行为的频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雌体亲密行为和两性一般动作的累积时间显著增加(P<0.01)。两性一般动作(P<0.01)、探究活动(雌体:P<0.05;雄体:P <0.01)和自我修饰(P <0.01)的频次显著降低。同时,根田鼠能量的摄入(P<0.05)和体重(P<0.01)都显著降低。雌体的卵巢指数和胎仔重量也显著降低(P<0.01),雄体的附睾精子数则极显著降低(P<0.01)。艾虎气味条件下,根田鼠雌体的血清孕酮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颜色改进型暗褐色拦截挡板诱捕器诱捕效果;将缓释的1-戊醇和2-戊醇单独或与信息素组合后,结合颜色改进型暗褐色诱捕器进行田间诱捕试验,探究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以期开发监测光肩星天牛的有效工具。【方法】在每个样地用尼龙绳分别将32个诱捕器(4种引诱剂×4种释放率×2种颜色)悬挂在柳树枝干上,3个样地共悬挂96个诱捕器。每天检查一遍诱捕器,统计、鉴定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的雌、雄数量。【结果】诱捕器颜色显著影响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暗褐色诱捕器的平均诱捕量为1.521头,显著高于黑色诱捕器的平均诱捕量1.063头(t=4.854,P=0.047),暗褐色诱捕器诱捕到的天牛雌性比为0.58,黑色诱捕器诱捕到的雌性比仅为0.45。在大约8周的田间诱捕期内,缓释量为135 mg·d~(-1)的1-戊醇和2-戊醇与褐色诱捕器组合,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数量均最多(8头),诱到天牛的雌性比分别为0.50和0.63。添加雄性信息素后,进一步增强了缓释量为135 mg·d~(-1)的1-戊醇或2-戊醇与褐色诱捕器组合对光肩星天牛的诱捕效果,尤其增强对雌性的诱捕效果,使诱到天牛的雌性比分别提高到0.55和0.67。【结论】可将暗褐色诱捕器与添加雄性信息素的释放量为135 mg·d~(-1)的1-戊醇或2-戊醇组合,作为监测光肩星天牛发生动态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揭示杜仲梦尼夜蛾CD36家族同源基因神经元膜蛋白(SNMPs)和b族清道夫受体(SRb)的序列特征和组织分布情况。[方法 ]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杜仲梦尼夜蛾SNMPs和SRb基因,对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同源建模;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这些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杜仲梦尼夜蛾中鉴定得到3个CD36家族同源基因(OsonSNMP1、OsonSNMP2和OsonSRb1);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2个跨膜区域和1个细胞外结构域。空间结构预测发现,这些蛋白的胞外结构域包含1个主要由反向平行β-折叠构成的桶状核心和1个富含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的α-螺旋;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OsonSNMP1、OsonSNMP2和OsonSRb1均在触角中大量表达;OsonSNMP1在雄虫触角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雌虫触角,OsonSNMP2在雌虫触角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OsonSRb1在雄虫触角中大量表达外,还在雌雄虫的口器中大量表达。[结论 ]本研究发现OsonSNMP1、OsonSNMP2和OsonSRb1编码的蛋白具有与脊椎动物CD36家族受体类似的空间结构,与嗅觉器官高度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