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示范和现场演示,推广以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机械化收获为主要技术核心,机械化秸秆还田、田间管理等技术相配套的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让农民亲眼看到了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所起到的增产增收效益,激发农民购置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有效实现种植玉米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确保农机农艺融合,提高玉米产量,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促进粮食绿色增产,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探讨小麦、玉米生产节本增效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宝鸡市陈仓区积极开展粮食绿色高产创建试验、示范活动。2016年落实小麦、玉米绿色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各5万亩,建立百亩核心攻关田12个,项目区较大田平均亩增产粮食201.5公斤,增产率达14.6%,亩增产值423.3元。本文通过对粮食生产效益的调查,研究节本增效生产模式,分析节本增效的潜力和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应用粮食节本增效技术攻关模式、推广模式,达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在玉米和果树果实上的危害逐年加重。在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人工的基础上,必须高度重视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因此,将原有化学农药防治方法转变为“绿色”物理、生物防治,是玉米螟防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总体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物要求也越来越高。“入口”的东西既要美味,又要有营养、卫生、而且无任何污染。因此,绿色食品便成为了人们渴望的食品,以至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也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的趋势。绿色食品犹如绿色的春潮,正快速涌进我们的生活。同时青仁乌豆的营养价值超越其他豆类,且易于种植,玉米制品在人们生活中也无处不在,所以发展绿色玉米套种青仁乌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甜玉米不断更新品种,石泉县农民以卖“煮包谷”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在好的年份,还会有很多煮玉米滞销,这是因为市场饱和的原因造成的,为了满足消费者追求“新、奇、特的心理,更换新品种是一种趋势,2015年,黑色糯玉米品种又掀起一个新潮,更加证明了新品种的价值。鲜食玉米不用销售者蒸煮就可以直接上市,节约了成本,从而可以获得更大经济效益。试验目的:引种早熟,中熟和晚熟鲜食玉米,以满足不同种植条件和市场需求。通过三个品种的田间试验对比,得出结论:BM800亩产最高,鲜重达到了1273.9公斤,居第一位,绿色超人亩产达到1175.1公斤,居第二位,摩甜520亩产522.3公斤,位居第三。三个品种均适合在我县推广,摩甜520是早熟品种,可以采用地膜栽培,全年可以种两季,BM800产量高于绿色超人,更适合推广,绿色超人可以通过电商购买种子,推广种源更多。其次,摩甜玉米棒子较小,且授粉不均,建议降低密度,将密度降低到3000株为宜。陕审白糯能耐密植,密度可以种植在3200到3500株/亩之间,其他品种均建议种植密度为3000株/亩,3700株/ 亩时遇风则会倒伏。水果玉米需要有冷藏车来运送销售,否则收获后会逐渐老化,无法鲜食,因此需要对接公司来开展种植。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防早衰促增产一直是玉米生产技术工作的重点,该文回顾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十年来玉米生产防早衰促增产技术进步过程,提出实现玉米增产的想法,为进一步促进玉米生产、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玉米全程机械化是指玉米田间生产各环节,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的一项以机械化为主导的玉米高效生产技术。实施玉米全程机械化,不但能大幅度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发挥良种、水肥等生产要素增产作用,为玉米生长创造最佳的生育条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同时,还将有利于玉米种植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进而大幅度提高玉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概括了邢台地区玉米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特点,并对玉米全程机械化进行初步分析,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对加快玉米全程机械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玉米高产组装集成技术是成功的,组装的技术内涵是可行的。今年区老科协提出的应用玉米组装技术创建玉米高产攻关田,主要是在全区16个乡镇全面铺开,创建试点,示范带动今后全区玉米均衡增产。  相似文献   

9.
旬邑县以玉米高产创建为抓手,大力推广旱作高产配套技术,着力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探索形成了旱作春玉米高产栽培的“旬邑模式”,创造刷新了陕西渭北旱塬春玉米百亩、千亩、万亩高产纪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玉米空秆畸形穗会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调查北票实际生产情况,分析玉米空秆畸形穗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蓝田县位于秦岭北麓,关中东南部,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近3年平均降雨量510毫米,降雨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7-9月。蓝田县是粮食种植大县,玉米是我县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年种植玉米面积38万亩,推广应用耐旱耐密型玉米,对提高全县玉米产量意义重大,我们对几个耐密性品种在中高密度进行试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县夏玉米种植密度在4500株/ 亩产量较高,继续增加密度增产作用不明显,种植先玉335和榆单9号产量较高,可在我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鲁虹111套餐肥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研制的新型肥料,在玉米上开展肥效试验,验证其田间施用效果。试验表明:鲁虹111套餐肥处理1、2实打产量分别比对照亩增21.5kg、15.7kg,增产5.5%、4.0%。  相似文献   

13.
邢台地区玉米中后期是二代玉米螟、褐斑病等各种病虫害危害始期,也是化学控制株高、防止玉米倒伏的关键时期。今年邢台市新河县通过在玉米高产创建区开展玉米中后期开展多种药剂混合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本地区玉米的最佳防治药剂,形成了一整套防治技术。该技术对玉米中后期的生长起到了防虫、防病、防倒伏的作用,同时也达到了增产的效果。今年新河县实施面积0.9万亩,辐射带动10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玉米配方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纯N17%、P2053.2 %、K2021.31%。磷养分利用率偏低,在玉米生产实践中,调整磷肥施用总量和改进施用方法,以提高利用率,促进玉米节本增效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建平县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由于抢早播种、机械播种、除草剂药害、土传及苗期病害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影响,造成春季玉米苗期出现异常情况非常多,给玉米保全苗、健苗带来诸多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玉米的高产和稳产。本文作者从建平县玉米生产实际出发,根据多年经验积累,分析了导致春播玉米出苗不好、幼苗不健康的原因,并提出了保全苗、健苗需要采取的关键措施,供农技推广人员和玉米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秸秆还田是近几年广大群众采用并接受的玉米秸秆处理方法,经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部分农户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文章就几年来围绕玉米秸秆还田出现的负面效应问题做了简要总结,通过实践调查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大田玉米产能过剩和连续几年涨库,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导致临时收储价格下跌,而市场反应则远远超过收储价格的下跌幅度。尤其是WTO保护期已过,玉米价格逐渐与国际接轨,玉米进出口价格倒挂,农民种植玉米效益越来越少。当前种植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为应对国际市场不断加大的冲击,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本文阐述了公主岭市种植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调整作物结构和品种结构,通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不断开创种植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通过在甘肃省天水市南部山区开展葵花后茬种植玉米、冬小麦、马铃薯、冬油菜、大豆、胡麻6种不同作物,研究葵花后对不同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葵花后茬种植玉米、冬小麦和马铃薯其生育期提前1~3d,大豆生育期延长2d,冬油菜生育期影响不明显。葵花茬口种植马铃薯,其产量较玉米茬口和马铃薯茬口增产效果明显;玉米、小麦、大豆、胡麻4种作物其产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冬油菜产量变化不显著,马铃薯重茬种植对其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应用效果,达到肥地增产、抗旱稳产、增效节本的目的,采用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出玉米垄作宽窄行交替休闲免耕播种技术模式。该模式具有适应半山区丘陵地带特点,生产可行性强,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压麦扩薯”调整种植业结构是商洛市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农民增收的战略选择。而大力推广马铃薯套种玉米又是实现结构调整的最佳途径。因此,不断优化和规范马铃薯套种玉米模式是农业生产上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马铃薯高产创建的实践探索、广泛的生产调查、试验示范积累的资料等, 现就镇安县如何进一步挖掘马铃薯套种玉米技术的增产效益谈一些初浅的建议,以便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