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袋栽平菇一般出完第三潮菇后的栽培料都已干缩,不再出菇,因此作为废料被处理掉。为了提高平菇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我们于1990年将其废料进行脱袋浸水后覆盖湿的阔叶树锯末进行栽培试验,30天后出菇,生物转化率提高24.0%~33.4%。 (一)试验材料 平菇中蔬10号,引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阔叶树锯末,2.5%溴氰菊酯乳浊,50%多菌灵粉剂,石灰,石膏,出完第三潮菇的菌袋。 (二)试验方法 把出完第三潮菇的菌袋脱去,将菌块置于水中浸泡24小时。在阔叶树的锯末中加1%的石膏、2%的石灰、0.2%的多菌灵、0.1%的溴氰菊  相似文献   

2.
张晓梅  李秀林 《食用菌》1994,16(5):30-31
平菇栽培比较简便,所以普及最广,但是后期污染及减产低质问题仍较突出。为寻求一条平菇后期最佳栽培方案,我们于1991年冬~1993年春,连续开展了一系列比较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设计方案 供试菌种为紫孢平菇,由本室保藏分离。试验设四组:①室内脱袋覆土;②室内带袋覆土;③室外脱袋覆土;④室内带袋浸泡(对照)。 (二)试验方法 选出过三潮菇、无病虫害、菌丝白色、生命力较强的菌袋(每袋干料0.5kg),随机选入各组,每组80袋。室内覆土:将菌袋或菌棒(脱袋后称菌棒)单层立放于水泥地上,温度保持在12~15℃,组间留30cm通道,选地表10cm以下壤土,去杂过筛覆土1~2cm,覆土后喷重水一次。室外栽培:阳畦深30cm、宽110cm、长200cm,菌棒覆土后罩塑料薄膜及草帘。室内对照:自来水浸泡48小时后堆三层罩薄膜。记录出菇日期、菇产量及子实体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3.
袋栽金针菇采收两潮菇后,由于失水严重,第三、四潮菇产量很低,难以充分利用菌筒的养分,作者根据平菇覆土栽培经验,室内采收两潮菇后,移至室外进行覆土出菇,生物学效率高达130%以上,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地沟菇房袋栽香菇是北方黄土高原室外种香菇一项开发性的新课题,既保证了香菇在风沙大、气候干燥、寒冷北方地区的野外露地栽培成功,又能使香菇袋栽管理比南方更方便,并达到高产优质的要求,它是利用袋栽香菇的方法,将发菌好的菌筒排放到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出菇管理,或将接好菌的栽堵袋堆放在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的一种栽培方法。它是发展北方香菇生产的一条好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夏季地沟栽培紫孢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孢平菇在河北多为春秋两季栽培。为了探索夏季栽培技术,我们在本校实验农场于87年6月至9月进行了地沟栽培紫孢平菇试验,收到了满意效果。现简报如下:(一)供试材料紫孢平菇母种由河北省微生物所提供,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料配方为棉籽皮93%、玉米面5%,白糖1%、石膏粉和过磷酸钙各0.5%,用1∶800倍苯菌灵药液拌料,料水比1∶1.5,pH 为6.(二)栽培方法采用塑料筒袋作栽培容器,室内发菌,地沟码垛栽培,收三潮菇后用覆土栽培。  相似文献   

6.
平菇的栽培袋,待菌丝发满开始现原基时,脱去袋膜后砌成菌墙,墙距大于墙高约30cm,采收三潮菇后,清理菇脚,将菌墙轻轻推倒,注意不要碰碎菌袋,上覆1cm厚经灭菌杀虫的松软壤土,然后慢慢上足大水(水  相似文献   

7.
袋栽平菇一般对采过2~3潮菇的菌筒要进行覆土处理。但这种方法催蕾期长,出菇不齐甚至不出菇,且菇体夹带泥土影响平菇商品价值。笔者在实践中采用先催蕾再进行局部覆土方法,收到较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将已采过二潮菇的菌筒,除去料袋置水池中浸泡2天,置培养室催蕾,现蕾后再移到室外,把菌筒菇蕾小、稀疏的部分向下,依次排放,间隔3~4cm。取肥沃的潮湿壤土先填满菌筒的间隙。再进行局部覆土。覆土时要覆在疏(未现蕾)处,留菇蕾;覆小蕾留大蕾。如果  相似文献   

8.
焦光才  郑黎红 《蔬菜》1994,(1):29-30
大棚秋平菇栽培由于前期气温高,中后期气温低,加之品种选择不当,栽培管理技术跟不上,往往造成菇菌感染,影响平菇发菌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致使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为此,我们近几年进行了大棚秋平菇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采取选用优良品种,提高菌种质量,加大播种量,脱袋埋土和变温管理等先进技术,可采鲜菇1~6潮,采收期长达3个月左右,生物学效率由原来的95~100%提高到150~200%,从而为大棚秋平菇高产栽培找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袋栽平菇2潮后菌棒失水干缩,能否补水成为限制出菇的主要因子。脱袋覆土成了补水兼顾补养的优良措施,方法主要有畦式覆土法和泥菌墙法,为了弄清两者优劣以便更好地指导平菇生产,特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畦式覆土法更易于补水、补养,不仅管理方便,而且出菇潮次多、转潮快、出菇商品性高、生物转化率大。相比之下,泥菌墙法在补水、补养上不易使上下层均匀,在上层已显缺水时,下层还在水渍状态,且平菇易污染泥水而导致品质下降。另外,泥茵墙法中平菇转潮慢,生物转化率小,容易积温。平菇2潮后菌棒畦式覆土栽培法是获得高产的优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栽培技术是在台前县实施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平菇袋栽高产新技术,以棉子壳为主料,生物效率达 200%以上;以黄豆秸为主料,生物效率达150%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 在河南9月~12月10日,利用自然温度栽培平菇,把菌袋摆放在室外树荫和荫棚下或露天场地进行发菌。2 选择优良菌妹 菌株应选择发菌快,出菇早,转潮快,产量高,品质好,例如CCEF89,新831,丰抗90等。3 培养料配方 ①棉子壳500kg,石灰10kg,石膏粉5kg,磷酸二氢钾1kg,食盐1~…  相似文献   

11.
平菇栽培在我县农村已普及,但由于技术措施陈旧,产量不高。笔者通过比较试验,发现渗灌出菇比常规管理出菇可增产30%以上。长荡乡菇农徐跃文用此技术,投料3000kg,收鲜菇5682kg,生物效率接近190%。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培养料配制、灭菌接种同常规。待菌丝长满袋后,在菌袋周围用刀片划3~5个宽3~5cm、长20~25cm的口子,移至事先用砖铺好的出菇场所,然后一层菌袋一层泥堆积,最上层泥要厚些,并做成蓄水沟,利用泥的渗水性和保水性,通过菌袋上的口子将泥中的水渗灌到菌袋中起到补水作用。故在出菇时期水沟内要灌满水或营养液,采菇后每天灌1~2次水,其它管理方法同常规。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刀片划口时不要伤害菌丝;菌袋堆积高度一般为1~1.5m,不宜太高;所用的泥土事先进行消毒,易板结的土不宜采用。 采用渗灌出菇,菌墙牢固不易倒,菌袋的两头出菇整齐,便于管理,菌袋出过二潮菇后也不用浸泡补水,  相似文献   

12.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蘑菇需要覆土,这是家喻户晓的,但其他食用菌如平菇、金针菇等覆土后增加产量,人们还没有普遍注意。根据我们的试验及其他一些资料表明,覆土确能改变食用出生长的生态条件,使其获得丰产,并且品质也可大大提高,从而使栽培者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一、覆土的增产作用 1988年,常州郊区农民把在室内出过三潮菇后,将准备遗弃但未污染的袋栽凤尾菇菌糠移到室外,脱袋后排放于浅沟里,上面覆盖颗粒状的菜园土,然后浇水一次,以后管理同大田栽培平菇一样,又出了二潮菇,生物效率从100%提高到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平菇袋栽法,两潮菇后菌袋严重失水缺肥,一般采用浸泡法补水、补肥,不仅搬运麻烦费时,而且袋内水分难以控制,水肥一次性供给菌丝体一时难以吸收,若营养液浓度过高还会使菌丝体内的水分出现反渗透而产生肥害.为此,笔者经两年时间试验,摸索出了一种“大袋磨盘式发菌圆柱式出菇的平菇高产模式”.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选料和装袋 按常规袋栽法进行选料、配料和拌料,秋季气温高采用发酵料栽培,冬季和早春气温低,  相似文献   

14.
自制发酵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凤林 《食用菌》2006,28(1):30-30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平菇栽培已经普及。生料发酵栽培平菇是较好的栽培方法。为使平菇高产优质,笔者多次试验用自制发酵菌发酵料,比常规普通发酵料提前5~7d长满菌袋,可增产20%以上。现将自制发酵菌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菇友参考一试。  相似文献   

15.
平菇 10 15 ,是 1999年 10月 15日从我校一腐朽的胸径达6 0 cm的圆木上采集的野生平菇子实体 ,丛重 4 kg,直径 30 cm,菌盖厚 2 cm以上 ,菇体灰黑色 ,当时的室外最低温度已接近0℃ ,经组织分离驯化获得纯菌种 ,同年初冬进行小面积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该菌株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室外阳畦栽培平菇发展迅速,但阳畦春播菇往往因气温突然升高及于热风的影响,收二潮菇后即停止长菇,越夏后秋菇产量很低。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从1083年起进行了阳畦平菇越夏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索,取得了秋菇每米~2产量达24.3公斤,接近于重新播种的菇畦水平.现将方法简介如下:(一)停水干燥进行越夏我地春菇一般于3月15~30日播种,在5月10日左右收二潮菇后往往会遇到30℃以上、持续7~8天的高温,已形成的子实体停止生长,菌丝不再扭结分化,此时应立即停水,使畦面干燥甚至出现龟裂,以后每隔15天喷一次轻水。  相似文献   

17.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目前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之一,多数农业废弃物均可用作其栽培原料。本试验采用木屑(苹果枝条)、荞麦壳、稻壳等为培养料培养平菇,通过示范栽培,结果表明,平菇菌丝能够在该培养料上正常生长;共采收了4潮菇,各潮次间平菇产量存在差异,其中前3潮平菇产量高且稳定,第Ⅳ潮菇产量较低,平均每袋4潮菇共采收鲜平菇1115.56 g,生物转化率达114.06%。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2016,(6)
正在平菇栽培过程中,有的菌袋发满菌后不出菇或头潮菇采完后,迟迟见不到第2潮出菇。以上两种情况,只要发菌正常,菌种温型合适,采取以下催菇方法则可顺利出菇。1温差催菇白天升高菇棚温度,夜间通风降温,人为拉大温差可刺激出菇。2光照催菇菌丝长满袋后,每天卷起菇棚草帘,让日光照射一段时间(光强时不要直射)。日照不方便的地沟或菇房,可用电灯光照射。3搔菌催菇对于培养料中过多添加麸皮、米糠或尿素等  相似文献   

19.
甘香 《中国果菜》2003,(2):16-16
近几年来,市场行情表明,每逢佳节,鲜菇销量锰增,价格上扬。因此,如果使平菇出菇量最大的第一潮菇在节日期间集中上市,菇农便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笔者多年的实践,以室内袋栽确定春节期间出菇为例,其技术关键是:一、菌种选择。应选择中低温或广温型高产优质品种,如糙皮侧耳、杂交17等二、菌种及菌袋制作。用“倒推法”确定各级菌种菌袋的制作时间。由于母种、原种、栽培种、菌袋的发菌时间分别需10天、40天、40天、40天,菌袋发菌完毕至出菇需10天,出菇至上市需20天,因此应在春节前约160天开始制作母种。三、发菌期管理。按上述“倒推法”制…  相似文献   

20.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筒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