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正>湟中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湟水河流域,海拔2 225~4 488 m,年均气温2.9℃,年均降水量400~600 mm,属凉温半干旱气候类型。全县土地总面积2 700 km2,现有耕地80.7万亩,辖15个乡(镇),393个行政村,42.37万农业人口,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该县常年播种的农作物有春小麦、蚕豆、马铃薯、油菜等。2014年实现种植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2.
<正>湟中县是青海省农业生产大县之一,土地总面积2700km2,南北长91km,东西宽68km,海拔2225~4488m,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时数2588.3h,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360~650mm。辖15个乡镇,393个行政村,乡村户数9.63万户,人口41.82万人。现有耕  相似文献   

3.
湟中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属西宁市管辖,土地总面积2600km^2,有耕地84.7万亩,农业人口43.46万人,是全省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种植业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常年种植的农作物春小麦、蚕豆、油莱、马铃薯、蔬菜,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是我县种植业重点发展的五大优势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4.
湟中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总耕地面积6.05万公顷,其中水浇地面积1.78万公顷,占27.9%,无灌溉设施的浅山旱地面积2.67万公顷,占44.1%,脑山地1.7万公顷,占28%。油菜是一种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作物,作为湟中县第一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1.67万公顷左右,占总播面积的27%,探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产品品质,促进旱作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门源县是海北的农业大县,总面积6902.26平方公里,辖区12个乡镇,全县总人口为15万,现有耕地面积3.25万公顷,主要种植青稞、小油菜等农作物,兼有小麦、豌豆、蚕豆等,是北方小油菜的故乡,也是青海省的油料生产基地之一,数十万亩肥沃良田是强县富民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青海省湟中县是农业大县,80.4万亩耕地,占全省耕地总量的1/7。湟中土壤肥力多为中上等水平,大气、土壤、农业灌溉用水无污染,主要种植小麦、油菜、蚕豆、马铃薯、青稞等粮油作物。2008年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以来,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落实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技术服务,保证了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有序开展,为增强全县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和特色农产品生  相似文献   

7.
1998年在湟中县浅山地区小麦作物上发现麦跳甲为害,1999年春季湟中县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0.2万公顷。小麦跳甲在浅山旱地干旱年份小麦上发生严重。1999年湟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抽调技术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技术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湟中县是青海省粮食生产大县之一,种植粮食作物历史悠久,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马铃薯和蚕豆,产品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通过强化责任目标到位,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等措施,注重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狠抓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全市辖四区三县,总面积7373km2,总人口168万,农业人口96.38万.西宁市总耕地面积14.522万公顷.其中,水浇地3.77万公顷,浅山地5.76万公顷,脑山地4.99万公顷.并有丰富的地表资源和地下资源.全年河流量18.94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8.3亿立方米,水资源22.04亿立方米;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升麻、大黄、柴胡、党参等300多种;沙棘资源达0.8万公顷之多.农副产品如蚕豆、油菜、马铃薯等也驰名国内外.具有较优越的资源优势,独特的气候条件,农业生产及产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县域面积2 542km2,耕地面积10.9万hm2。全县辖8镇7乡2个街道办事处557个行政村,总人口106万人。方城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和粮食生产大县,近年来,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约6.6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约6万hm2。2010年、2013年被评为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012年、2014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情况 全县总面积19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3万公顷,总人口75万,人均耕地近0.2公顷,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种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花生、大麦、水稻、玉米、大豆、西瓜等,小麦、花生是我县种植业的优势。我县被国家认定为花生种植面积第一大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和油料生产百强县。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产粮大县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正>1基本情况柘城县属典型的农业大县,总面积1048km2,耕地面积7.15万hm2,总人口100.23万,农业人口64万,辖7镇14乡。小麦、玉米、三樱椒是农业生产的三大主导产业,粮食生产优势明显,常年小麦种植面积6万hm2,  相似文献   

13.
<正>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处于北纬46°45′~47°37′,东经130°25′~133°26′之间,是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市。全市面积8 227km2,东西长180km,南北宽92km,辖10镇1区、266个行政村、3个国营农场和1个管理局。总人口45.4万人,市属农业人口28.9万人,市属耕地面积570万亩,资源丰富,以粮食生产大县驰名,是全国环境质量评估一类  相似文献   

14.
<正>湟中县是青海省的人口大县,也是农业大县、农机大县。全县有45万人口,84万亩耕地。农机拥有量8.95万台,各型拖拉机3.04万台,配套农机4.3万台套。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务工收入较高的吸引下,转向了城镇和二三产业。农村剩下了老人、妇女和儿童,出现了种地难或无人种地的问题。湟中县面对农村出现的这一新问题,顺势而上,大力引导、扶持、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本着"农民自愿组织,自主经营,强化扶持,提升素质逐步规范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了农机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丘陵沟壑农业区,海拔2225~4488m,境内沟壑纵横,山川相间,地形破碎,植被稀疏,年降雨量350~650mm,属半干旱地区。辖15个乡镇393个行政村,全县农村人口接近43万,有耕地80.7万亩,是全省农业大县。近年来,湟中县把健全和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增强农技推广工作活力,作为实现农业新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建全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汝南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辖1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281个行政村(居),总面积1502?km2,耕地面积9.53万hm2,总人口85.27万(农业人口70万),常年种植小麦、花生、玉米,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相似文献   

17.
1基本情况柘城县属典型的农业大县,总面积1048km2,耕地面积7.15万hm2,总人口100.23万,农业人口64万,辖7镇14乡。小麦、玉米、三樱椒是农业生产的三大主导产业,粮食生产优势明显,常年小麦种植面积6万hm2,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各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加大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一是减少小麦、蚕豆面积,扩大油菜、蔬菜种植面积.1999年全省小麦面积70万公顷,比1998年减少3300公顷;蚕豆面积21.8万公顷,比1998年减少6130公顷;蔬菜面积15.3万公顷,比1998年增加1.7万公顷,增长12.2%,预计产量将比1998年增加10万吨以上;油菜面积迅速扩大,预计产量比1998年增长22.9%.  相似文献   

19.
<正>湟中县是青海省农业大县之一,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探索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创新是新形势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1机构现状湟中县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07年前,全县按照"巩固县级、加强乡级、突破村级"的指导思想,不断得到加强和健全,促进了全  相似文献   

20.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的,县境三面环围省会西宁市,总人口47.6万,总耕地面积104.88万亩,是青海省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也是农机大县。2012年底,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65.31万千瓦,农机总量9.43万台,各型拖拉机3.8万台,配套农机4.3万台。全县平均2.5户拥有一台拖拉机。近几年来,在国家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指导下,紧紧抓住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机遇,农机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形势需要我县试验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机和分散的耕地适度集中起来,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用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代替分散型,消耗型经营的农业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