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杉八齿小蠹可危害多种云杉。危害初期幼虫在寄主树干坑道内取食,树皮生长正常,针叶颜色正常;危害中期被害树干上可见小蠹羽化孔,树皮较易剥离,针叶开始变色;严重危害时被害树干树皮极易剥落,皮下可见小蠹和幼虫,或树木枯死,对云杉和木材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通过对云杉八齿小蠹的风险分析,其风险评估值R=1.85,在我国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2.
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分布范围广,可危害多种健康和衰弱的云杉(Picea asperata)和松属树种。幼虫危害初期在树干坑道内取食,植株生长正常;危害中期被害树干上可见小蠹羽化孔,树皮较易剥离,针叶变色;严重危害时树皮极易剥落。由于其适应性强,危害存在隐蔽性,该虫对我国北方针叶林造成重大经济危害。通过对云杉八齿小蠹的风险分析,其风险评估值R=1.85,在我国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3.
云杉八齿小蠹外激素对光臀八齿小蠹引诱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臀八齿小蠹(IPS nitidus Egg)和云杉八齿小蠹(I.typographus L.)是危害云杉的两种优势先锋虫种。在西北地区,云杉八齿小蠹主要见于陕西及新疆,但属零星分  相似文献   

4.
2009年8月在黑龙江丰林国家级保护区云杉八齿小蠹危害的红皮云杉林内,对云杉八齿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真菌进行了分离.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云杉八齿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栖息真菌多样性比较丰富,获得真菌13属26种,其中Alternaria、Fusarium、Hypocrea、Ophiostoma、Peni...  相似文献   

5.
对云杉八齿小蠹寄生为害期有效积温的研究结果表明:云杉八齿小蠹自成虫蛀入寄主树皮下时开始至下一代新羽化的第1头成虫羽化后扬飞时止,其有效积温为195.415日度±10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18.294℃±0.2℃,平均历时50.2 d。  相似文献   

6.
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 L.)。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主要危害红皮云杉和落叶松等针叶树种,该害虫在其被害树干的韧皮部里筑坑穴进行繁殖和危害,植物被害后叶呈深黄褐色或深红褐色,叶子呈萎蔫状并下垂,严重时受害植株树液分泌停止,造成植株生长缓慢,慢慢枯死,虫害大发生时可导致树木成片死亡。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云杉八齿小蠹化学生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云杉八齿小蠹在中欧的大面积爆发激发了广大林业科学工作者对其化学生态学的广泛研究。在寻找寄主的过程中,雄性找到寄主后释放化学信息物质吸引雄性和雌性的聚集。开始发起进攻的小蠹在找寻寄主的过程中能利用寄主树脂作为利己素,并能够在体内解毒后合成可被利用的化学信息物质。在云杉八齿小蠹雄性的中肠中,我们发现9种单萜类化合物,主要是反式马鞭草烯醇和2-甲基3-己烯2-醇,这两种物质被认为是云杉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小蠹二烯醇的含量虽然很低但是能显著提高马鞭草烯醇和2-甲基3-己烯2-醇的野外诱集作用。马鞭草烯酮和小蠹烯醇是反聚集信息素,在调节攻击密度和树皮下的种群密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寄主抗性、信息素成分和小蠹虫行为之间的关系。野外生测的结果证明利用信息素防治云杉八齿小蠹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黑山大小蠹(Dendroctonus ponderosae)和波缝重齿小蠹(Ips pini)危害同一株扭叶松时,前者主要危害树干的下部,而后者主要侵害已受黑山大小蠹危害林木的上部树干。对受害林木树皮表面羽化孔的调查表明:两种小蠹虫羽化孔的数目呈明显的负相关。室内段木接虫试验表明:同时接种两种小蠹虫,黑山大小蠹子代的数量明显下降。交叉接虫,波缝重齿小蠹子代的数量随接虫时间的延迟而降低。在林间用外激素引诱波缝重齿小蠹侵害黑山大小蠹的  相似文献   

9.
聚集信息素大量诱捕防治云杉八齿小蠹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3年在吉林省长白山林区利用人工合成的聚集信息素诱捕器,进行大量诱杀防治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的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连续3 a防治,云杉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诱捕器的诱集量下降了86.42%,与对照区相比防治区枯死木和衰弱木增长率减缓了82.36%。进一步证明利用聚集信息素大量诱捕能减轻云杉八齿小蠹危害、减缓扩散速度,是有效的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盘古贮木场蛀干害虫种类、危害程度、虫口密度等情况调查,指出该地区的主要蛀干害虫种类为云杉大黑天牛(Monochamus urussovi Fisher)、云杉小黑天牛(Monochamus sutor Linnaeus)、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ulsky)、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 Linnaeus),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