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花生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课题计划会在郑州召开 1992年11月26—28日在郑洲召开了“八五”国家攻关“花生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课题计划会。承担任务的12个单位都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传达国家科委召开的“八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项目工作研讨会的精神,总结交流课题进展情况,研究和部署1993年课题阶段性验收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就“如何加速花生新品种转化为生产力”进行了专题研讨,同时参观学习了河南省农科院及经作所的改革开放经验。  相似文献   

2.
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马铃薯主产区集中在南部山区,引黄灌区有少量种植。上世纪80年代以前,宁南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约6.6万hm^2。90年代以后,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淀粉加工业带动和气候变化影响,宁南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九五”期间年均达到9.8万hm^2,比“八五”期间年均扩大  相似文献   

3.
CIP抗晚疫病,抗青枯病种质资源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我国西南山区马铃薯主栽品种米拉的晚疫病抗性明显衰退,导致晚疫病大面积流行,青枯病也有蔓延趋势,严重威胁着马铃薯的发展。生产上急需新的抗病品种,根据所承担的国家“八五”马铃薯攻关任务,为抗病育种提供高水平的抗晚疫病,抗青枯病亲本材料,我们加强了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筛选和创新工作,1991年以来筛选出10份高抗晚疫病,8份高抗青枯病材料。  相似文献   

4.
鉴于我国西南山区马铃薯主栽品种米拉的晚疫病抗性明显衰退,导致晚疫病大面积流行.青枯病也有蔓延趋势,严重威胁着马铃薯的发展,生产上急需新的抗病品种.根据所承担的国家“八五”马铃薯攻关任务,为抗病育种提供高水平的抗晚疫病,抗青枯病亲本材料,我们加强了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筛选和创新工作.1991年以来又筛选出10份高抗晚疫病,8价高抗青枯病材料.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栽培技术发展简史(1916~1991年)!9!6—194!年“美国马铃薯协会”成立于1916年,当时生活在北美的马铃薯种植者们都是自己培育马铃薯.】920年后期,美国联邦政府立法支持“国家马铃薯栽培计划”,这一Z!一划促进了国家和各个州的试验研...  相似文献   

6.
我所是江苏省大麦育种的主要单位,在“六五”、“七五”期间先后选育出盐辐矮早三和苏啤一号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大麦品种,为我省大麦科研、生产作出了较大贡献。在“八五”期间主持了省“八五”农业科技重大项目《高产、稳产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和省科委攻关项目《应用生物新技术选育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等课题,同时参训国家“八五”攻关大麦育种三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五年来,全面完成了课题计划任务和技术指标,通过了省科委的验收,得到了专家组成员的一致好评。现将“八五”期间我们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思考,以…  相似文献   

7.
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系88—14—5选育报告赵跟虎,王孟孟,何尔良,蒲建刚(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741001)1前言88—14—5是天水市农科所中梁试验站马铃薯育种组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系.该品系经多年站内试验,省区域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8.
我国谷子科研与生产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延安  S. 《杂粮作物》1994,(5):16-19
我国谷子科研与生产概况管延安(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谷子具有抗旱耐瘠、稳产和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在我国北方,尤其是干旱少雨地区的农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加强了谷子科研工作,谷子新品种选育先后被列入国家(“七五”和“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并...  相似文献   

9.
<正> “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总结会议于1989年12月5~8日于北京召开,课题主持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持了会议。会议期间听取了各专题承担单位4年来的研究工作汇报,讨论了1990年专题验收和“八五”研究工作的继续等问题。通过汇报总结,本项目包括的75—02—06—04,75—02—06—05和75—02—06—06几个专题,在全体同志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都已超额完成了合同计划指标,其中“六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浙南山区景宁县同全国一样,十分重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景宁县年种植单季晚稻5333hm2,占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的65%,其中在县城郊区范围种植单季晚稻1333hm2,原产量不高的双季稻改为单季稻。全县大多为马铃薯—稻两熟制,部分为马铃薯(春粮)—稻—菜的3熟制,由于品种种植多年,复种指数低,产量不稳,产值不高,针对这种实际,2003年以来,景宁县农业局在澄照乡三石村,渤海镇旦水等地试验示范,推广种植“马铃薯—稻(鸭)—菜”1.68hm2,经过有关部门验收,每667m2收马铃薯1674kg,收稻谷582.1kg,鸭(12.2只)13.5kg,收冬菜4217kg。以当地市场价计算(马铃…  相似文献   

11.
天门棉花“八五”成效与“九五”科技兴棉规划史少甫,代开平,段艮庭,李月娥湖北省天门市农业局431700“八五”期间,天门棉花生产紧紧围绕着“大办农业,办大农业,建设农业大市”这个主题,高唱科技兴棉主旋律,经受住了市场和自然而大风险的严峻考验,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12.
<正> 广东马铃薯以强烈的商品性为特征的开发性农业和创汇农业的兴起,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深刻认识优质马铃薯在出口创汇农业地位和作用,发挥其在“三高”农业及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积极发展出口马铃薯生产,增加外汇收入,支援国家建设,增强农业后劲,对推动广东乃至全国马铃薯生产向发达商品经济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为加速我国马铃薯优良品种种薯、商品薯出口标准化课题的研究步伐,充分利用我国有利的地理与自然优势,根据广东马铃薯冬种和早春对外出口的特点,经马铃薯攻关组研究并受农牧渔业部科技司批准下达了(87)中蔬(科研)第009号通知。通知决定:(1)同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旱地作物所与75—02—06—04专题签订三级合同,于1987年开始承担“马铃薯出口品种标准化骈究”工作,(2)要求马铃薯各攻关单位育  相似文献   

14.
丘陵地区马铃薯—有机稻—叶菜低碳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铃薯—有机稻—叶菜低碳高效栽培技术是一种将马铃薯、水稻、叶菜三类作物周年轮作的新型种植模式。2月份将马铃薯种摆放在水稻田里,覆盖稻草生产马铃薯,5月份收获马铃薯。马铃薯收获后种植早中稻,1011月份收获水稻,保留稻草用于次年春季马铃薯种植。水稻收获后在水稻田内种植菠菜、芫荽、茼蒿等叶菜类蔬菜,叶菜在春节前后采收完毕。该方法将水旱轮作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稻草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产出,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引种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Atlantic)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于1978年和1996年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入的品种,在《全国马铃薯品种资源编目》的永久编号为5015。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经多年小区试验和大面积栽培鉴定,采用...  相似文献   

16.
自1987年昆明、会泽等地开始推广脱毒马铃薯至今的10余年间,脱毒马铃薯及配套生产技术以其显著的增产效益逐渐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基层农业部门对它的认识与重视,全省掀起了推广种植新品种脱毒马铃薯的热潮。省政府对脱毒马铃薯的推广工作也十分重视,1995年省政府将脱毒马铃薯的推广作为第一批重大农业科技“省长项目”在全省的20多个县市推广,1997年又针对脱毒马铃薯工作召开了省政府第68期办公会议,决定将马铃薯的脱毒种薯生产纳入“良种工程”进行重点推广,省地计划安排财政投入51-84万元和信贷资金2000万元,扶持脱毒马铃薯种子…  相似文献   

17.
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该项目由酉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杂交小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何蓓如教授主持,属于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和陕西省重点攻关项目之一。该课题组现有研究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3...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我国南方发展迅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部科技司于4月26—27日在南京组织召开了“南方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研讨会”,有苏、湘、鄂、皖、赣、川、滇、贵、粤等10个省的农业行政、推广、科研、教学等各单位代表及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与会:会议总结了“八五”期间我国旱育稀植技术的研究课题,交流了各地推广该技术的经验及存在问题,初步拟定了下一步的研究和推广计划。  相似文献   

19.
鲜食菜用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8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希近  马恢  尹江 《杂粮作物》2008,28(5):296-297
受国家“863”重大专项育种计划的资助下,我所按照市场需求相续开展了不同用途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相应配套栽培技术以及种苗脱毒,网室原原种、微型薯的生产和繁种体系建设等研究,选出了适应鲜食菜用深受市场青睐的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8号”该品种于2006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冀张薯8号。并于2006年10月申请了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号:20060555.0。“冀张薯8号”是河北省首次申请保护专利权的马铃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科学》2007,15(4):F0002-F0002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济南分中心2000年被批准组建,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现在职职工57人,其中,研究员15人、副研究员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15人。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八五”和“十五”期间两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百强研究所”,是国家玉米原原种扩繁基地、中国农科院济南玉米研究中心和国家黄淮海农业区域创新中心玉米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建有山东德州、海南三亚创新试验基地,5个育种试验站。设玉米遗传改良、分子育种和栽培生理等5个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