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间艺术属俗文化,它充满了生命力和丰富的感情色彩,表达方式是率真、强烈和直露的,民间雕塑与绘画是美术的一部分.雕塑的类别主要包含有石雕、木雕、砖雕.绘画的表现形式有彩绘、描金、墨绘.所反映的主题多为辟邪趋吉、趣味娱乐等方面的内容.两者在题材上有表现人物、动物和植物几种反映人物的有:历史故事、风土人情;表现动物的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描绘植物的有:松竹花卉以及山水诗文等.它们组合为一体,成为吉祥图案.雕刻绘画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在于激起人们对家乡故土的强烈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2.
周克修 《农业考古》2007,(6):191-194
民间艺术属俗文化,它充满了生命力和丰富的感情色彩,表达方式是率真、强烈和直露的,民间雕塑与绘画是美术的一部分。雕塑的类别主要包含有石雕、木雕、砖雕。绘画的表现形式有彩绘、描金、墨绘。所反映的主题多为辟邪趋吉、趣味娱乐等方面的内容。两者在题材上有表现人物、动物和植物几种反映人物的有:历史故事、风土人情;表现动物的有:花乌虫鱼、飞禽走兽;描绘植物的有:松竹花卉以及山水诗文等。它们组合为一体,成为吉祥图案。雕刻绘画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在于激起人们对家乡故土的强烈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3.
岩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黑山岩画是远古时期嘉峪关地区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真实记录,记录了动物、人物、佛塔、植物,还有大型的操练舞蹈场景。本文以嘉峪关黑山岩画的原始宗教情感为主要研究对象,黑山岩画的图像中反映了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及佛像图像的崇拜,其中塔形图也表现出苯教与佛教之间宗教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环境艺术"是建立在美术思想之上的视觉传达艺术。"环境艺术"一方面反映与体现其美术审美意识及形式法则,同时还更为直接地将雕塑、绘画、工艺装饰等美术形式运用于环境艺术的表现当中。  相似文献   

5.
绿色植物雕塑以艺术为蓝本,运用某些植物生长快,耐修剪、易造型的特点,对植物进行修剪造型,体现艺术形态,形成一个有生命力,不断变化、成长的艺术品,将高雅的雕塑艺术融合在绿色的园林生态型中,逐渐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雕塑主题园,一个为社会各界所青睐的高品位、国际化的文化休闲场所,一个标志性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6.
无论在古城还是新城,植物总是可以记载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一个城市发展历程,向世人传播她的文化,也可以像建筑物、雕塑那样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城市一样,植物文化经过了时代变迁的历程,过去它仅反映人们对植物的了解和交流的渴望,而现在更多地反映在人们对植物应用发展方向的不懈探索,及对城市历史文脉地把握和延续上。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是传播市民文化、进行社交活动、体验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结合海口城市公园现状,从人文空间营造、入口空间特色营造、雕塑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人文关怀设计5方面分析了公园建设中对人文要素的开发与表现,并对公园人文环境营造中存在问题提出3项优化的建议和策略: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景点命名、细节设计激活空间活力,营造公园人文生活环境;加强对丘浚、宋庆龄等历史名人,军坡文化、欢乐节等节庆文化,海航等企业文化、琼剧文化等地域文化要素的挖掘与体现;从色彩设计、空间围合、空间尺度、安全性、造景要素运用等方面凸显基于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8.
邢帕烟形象对于《红楼梦》的情节结构安排、细节描写渲染、烘托主要典型形象等方面起到了多种的审美作用,其突出表现在,一、金线贯串珠巩:映衬主线;钩玄拘影;抽丝牵藤。二、间色图案缀锦:浓淡冷暖相间;明晦疏密相映。三、云烟拥绕峰峦:使全书所反映的故事情节生动性和人物生活环境真实性进一步增强;使全书所反映的故事情节的延展性和人物社会生活的广泛性进一步扩大;使全书所反映的典型形象的立体性和多面性进一步显豁。由邢帕烟形象可窥见次要人物在《红楼梦》巨著中具有不可或缺的过渡、映照等妙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合肥市高校环境雕塑为研究对象。经调查和分析,合肥市十一所本科院校共有环境雕塑43个,其中纪念性雕塑22个(占51.2%),主题性雕塑17个(占39.5%),装饰性雕塑4个(占9.3%),未见功能性雕塑和陈设性雕塑;合肥市高校环境雕塑在功能上侧重文化传承25个(占58.1%)和心理调适功能18个(占41.9%),无经济功能倾向;合肥市高校中的环境雕塑中改革开放以后塑造的有42个(占97.7%),其中在高校扩招新校区建设中塑建的有40个(占改革开放后塑建雕塑总数的95.2%),近有1个是改革开放前塑建的,显现出各高校越来越重视环境雕塑在高等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作者还提出了未来高校环境雕塑的设计应遵循的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特色性设计和创新性设计的四大原则,为今后我国高校环境雕塑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王永梅 《甘肃农业》2005,(12):72-72
中国古代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对于人物的描写,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着重于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盛唐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画题,即所谓“绮罗人物”。其画题多为表现贵族妇女悠静闲散的生活情趣。其人物造型特点最突出的是“曲眉丰颊,体态肥硕,俊色浓艳”的仕女画。这种绘画风格的典型代表画家及作品首推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周昉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厚的民族气息,代表了唐代中后期的人物特点,不仅在当时照耀着整个画坛,也影响了唐以后的东方绘画。今天,当我们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人物绘画的基础上,更应创造出无愧于我们民族和时代的艺术作品来。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干热河谷植物对环境适应策略的差异性,以便筛选出优良的生态恢复植物,以元江干热河谷22种典型耐旱植物叶片为试材,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光学显微技术对植物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并以解剖学数量性状、转换性状及多元性状为指标对供试植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对干热河谷的适应性表现出多样性;供试植物的叶片均有明显的旱生植物特征;叶片依据是否有海绵组织的分化分为等面叶和异面叶,其中异面叶的植物占多数,有13种,等面叶植物占9种;供试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差异大,反映了植物长期适应干热环境的进化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依据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主脉直径的差异把22种植物分为5类,反映出供试植物在通气组织、输导组织以及同化组织发达程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研究发现,蜱螨目是该地区的主要优势类群,占捕获土壤动物总数量的79.66%;另一优势类群是弹尾目,占捕获土壤动物总数量的13.00%。膜翅目和鞘翅目是常见类群,分别占捕获土壤动物总数量的3.03%和2.07%;其他均为稀有类群。在调查的6个样点中,优势类群弹尾目个体数量受盐度影响明显,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下土壤动物多样性以夏季较为丰富,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均匀度表现为正相关关系。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下土壤动物垂直分布显示:该区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  相似文献   

13.
茉莉酸甲酯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酸甲酯是一种环戊酮衍生物类信号物质,为深入发掘其相关机制及应用,综述了茉莉酸甲酯对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活性功能。茉莉酸甲酯对植物具有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开颖,降低果蔬储藏期氧化作用,改善产品香味品质和提高植物病虫抗逆性等活性;对动物表现出乳腺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淋巴癌等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在微生物发酵生产中能诱导灵芝酸、麦角甾醇和萜类物质产生。因此,茉莉酸甲酯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农业、医学和发酵工程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城市园林景观趋同现象日益严重。风景园林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在园林空间内通过造景要素展示历史事件和人文是为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中文化特色渴求的有效方法,但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在体现地域文化方面,常常走入几个方面误区,具体表现为:地域特色的缺失,表现为对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事件的争夺;对优秀作品的模仿抄袭,是缺乏文化内涵的表现;所谓的异域风情,则是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双重缺失。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不仅有大量植物,同时也有不少动物,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谓药用动物是指其身体的全部或局部以及其衍生物、分泌物、排泄物、病理产物、动物制品等可入药的药用动物。它们所产生的药物,统称为动物药。  相似文献   

16.
正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雕塑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管是在的街头,还是在公园里,都有植物雕塑的身影。这些植物雕塑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还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感受。下文主要围绕植物雕塑在园林园艺景观空间中的应用进行探究。1植物雕塑的相关概述1.1主要概念植物雕塑指用各式各样的植物精心修剪而成的姿态各异的艺术形象,又被人们称为绿色雕塑。它将园林艺术与雕塑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巧妙将以下几个主题融合到环境之中,人;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灾害研究》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安徽吴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客观、全面、准确反映中国常见农业灾害(尤其是植物病虫草害和动物疫病)以及由农业引起的次生灾害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技术进步状况的中英文学术刊物,2011年创刊,国内刊号:CN 36-1317/S,国际刊号:ISSN 1004-7395,每月一期,国内外出版发行。栏目主要有:基础科学、植物保护·农药、动物疫病·兽药、农业气象与环境灾害、农业次生灾害等。实行编辑与作者成文全程沟通;彩色印  相似文献   

18.
雕塑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是利用各种质材通过雕凿或捏塑形成的造型艺术,它以立体美去感动人,涉及文化、历史、环境、空间、视觉、审美等多个领域,它的成长为城市建设注入新的力量。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精美的雕塑作品,中国的雕塑艺术是中国社会生活的反映,随着发展规律也有着起伏的不同。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出现具有实用功能的器具和图腾崇拜的礼器,这些器物往往采取雕塑的形式出现(如陶器、青铜器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后又出现独立的雕塑品。  相似文献   

19.
以保定市公园、道路、广场等为研究对象,探究地域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保定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主要体现在各式建筑、军事遗址、乡土及药用植物应用、雕塑小品、景墙、地面铺装乡土材料等;保定地域文化的表达途径,主要通过保留历史厚重感和人文气息,展示地域特色,表现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元代倪瓒的山水画和法国十九世纪柯罗的风景画进行比较研究,综合运用图像学、艺术社会学等方法,阐述了两位画家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揭示出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西绘画内涵和表现方式上的相似及差异之处,从而使我们对不同国度和时代,不同文化和形态的绘画艺术所特有的精华和异质,特有语言和趣味有更深程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