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何宗海 《贵州茶叶》2007,35(1):35-40,F0003
茶叶产业是我县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对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合我县宗业资源,形成拳头,全面提升印江茶叶的知名度,逐步形成为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使茶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张顺福 《贵州茶叶》2005,33(4):28-32
茶叶生产在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茶叶生产一直处在零星种植的半自然状态,未能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新中国成立后,我县茶叶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十五”以来,在茶叶名优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我县各级领导和广大茶农,依靠科技进步,着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开发本地资源,大力发展茶叶生产,茶叶生产的效益一年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来,我县茶叶依靠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茶叶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茶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下面就我县二十年来茶业科技进步与今后茶业发展提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衡永志 《茶业通报》2009,(4):176-17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叶消费需求已向优质、安全方向转变。改善我县茶叶加工厂的环境卫生、加工设备等对提高我县茶叶品质起着重要作用。为此笔者根据霍山县茶叶加工厂现有状况,提出了霍山县茶叶清洁化加工厂质量安全建设要求,供茶叶加工厂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有顺 《茶业通报》1995,17(3):17-17
致力茶叶开发促进脱贫致富张有顺(潜山县政府办公室)潜山县属皖西大别山宜茶区,茶叶是我县传统农产品。“七五”时期,县委、县政府在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把茶叶列为四大系列开发之一,并抓住国家对贫困县扶持的良好机遇,依托资源,发挥优势,大搞科技兴茶,较大...  相似文献   

6.
覃士才 《贵州茶叶》2006,34(4):33-36
茶叶是宜昌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五峰人民致富奔小康的致富产业、特色产业,为发展宜昌茶叶产业,壮大茶叶经济,增加茶农收入,现就打造“采花毛尖”品牌提出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幸育毅 《贵州茶叶》2004,32(3):8-12,19
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各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通过各级茶叶管理部门、茶叶企业、茶农不断努力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改变观念,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广和发展名优茶,加大茶园基地建设,加快茶叶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8.
许爱国 《茶业通报》1999,21(2):12-13
1现状茶叶是我县的拳头产品,也是县乡财政和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据统计,全县仅茶叶一项每年可收特产税500万元,大部分产茶乡镇的财政收入,70%以上来自茶叶特产税。罗坪乡年财政收入30万元,其中茶叶特产税达20万元。由此,茶叶初制加工厂也星罗棋布地...  相似文献   

9.
顾公新 《茶业通报》2009,(4):150-151
3抓住机遇,重振我省茶叶经济,扩大茶叶内外贸3.1从战略角度出发,明确茶产业发展的定位 首先要坚持以“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为宗旨,以实现助农增收,企业增效为目的,进一步明确茶叶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好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举措定位等;其次要明确茶叶产业走什么样的特色之路;第三要在坚持特色的基础上,培育出茶叶产业的品牌:第四要引领好茶叶消费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应对入世挑战 祁门实施茶叶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秀平 《茶业通报》2003,25(2):55-55
面对我国加入WTO新形势,我县原有的茶叶生产模式已不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为使茶叶生产与国际接轨,实施茶叶标准化已是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祁门县实施茶叶标准化的目标、内容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加快安顺茶叶流通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7]6号)文件精神,现结合安顺茶叶产业的实际情况,我从茶叶流通的视角,阐述加快安顺茶叶产业发展的肤浅认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英山创建湖北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示范区的成效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哲 《茶业通报》2010,(4):172-174
<正>2009年,湖北省农业厅将我县确定为湖北省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予以建设,这对于加快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打造英山云雾茶品牌,全面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茶业提升  相似文献   

13.
胡多 《茶业通报》1998,20(2):28-29
近几年,我县的名茶生产有了较大发展,据统计,今年名茶产量为801t,产值达3756.2万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9.3%,与茶叶产销政策改革之初的1994年相比,名茶产量增加292.2t,增产96%,产值增加2353.2万元,增长167.7%。名茶生产的崛起,使我县茶叶经济重现辉煌。这其中,名茶机制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1机制名茶现状我县机制名茶的发展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994年以前,全县只有少量的名茶机制设备,机型以大型成套名茶炒制机为主,一般每套机械包括杀青、理条、整形等若干单机,操作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价格较贵,难以在全县推…  相似文献   

14.
霍大梅 《种子科技》2024,(6):134-136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贯穿古今,品茶文化促进了一系列茶叶种植加工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并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精细化管理运用于茶叶种植和加工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茶叶种植产业的发展,提高茶叶生产质量。基于此,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确定了茶叶种植加工中的关键环节,探讨了精细化管理在茶叶种植加工中的应用措施,旨在提高茶叶质量和产量,并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强 《科学种养》2013,(11):7-8
纳雍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汤色嫩绿透明、滋味清香、回味甘甜,早在清朝时所产的“姑箐茶”就曾作为名茶上贡;而今的“贵茗翠剑”“康苠银针”“府营香翠龙”等也开始走向市场。纳雍茶叶逐渐成为农户从自然经济直接走向市场经济的绿色产业,是…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纳雍茶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叶在人们的饮食和保健中日显霞要,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浅析了贵州茶叶加工业与国内外比较的现状、存在问题、茶叶产业发展优势和加工生产潜力,提出了贵州茶叶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和主要措施,通过确立发展目标和规划,建立优势区域原料生产基地和地方特色茶产业,以达到加快发展贵州茶叶加工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谢继金  叶以青 《贵州茶叶》2006,34(3):32-33,36
初制茶厂是将茶树鲜叶原料转变成茶叶产品的加工场所,其环境条件、厂房设备、加工过程等状况如何,对茶叶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实行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管理的“源头”和关口。在茶叶生产实践中,除了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叶标准,掊育和管理茶园外,把长期处于农副产品粗放加工型的茶叶初制加工,  相似文献   

18.
四川位于北纬26-34°、东经97~110°,幅员辽阔,地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酸性土,许多地方适宜茶树生长。全省各地、市、州有120多个县生产茶叶,茶叶产业发展相当快,茶园面积达173333hm2,产值21亿元,茶叶已成为四川宜茶地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省委、省政府也将茶叶产业列为四川优势特色产业之首。近年来,四川茶区缺水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冬旱和春旱对茶叶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南岳区茶叶产业发展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走过半个多世纪漫长风雨和坎坷。目前发展到拥有上规模的万亩高山茶园,并已跻身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有机茶出口基地项目县,且拥有多家上规模的茶叶加工企业,南岳茶叶产业发展一路走来,不只为当地茶农脱贫致富,更为南岳旅游业带来蓬勃生机,创造了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20.
《茶业通报》2013,(3):144-144
2013年8月29日,六安市副市长熊健到霍山县调研指导茶叶产业现代农业生产项目。熊健一行来到与儿街镇凡冲现代农业示范园和汉唐清茗有限公司新厂区施工现场,详细了解了霍山县今年茶叶种植、生产隋况以及汉唐清茗有限公司新厂区项目建设和发展规划情况。熊健在调研时指出,霍山县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把茶叶品牌打出去;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培育扶持龙头企业,抓好基地建设,提高茶园良种,调整茶产业结构,推动全县茶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