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桑叶桑葚产量高,品质优和适应性强为选种目标,对从丰驰桑F1代群体中选出的若干无性系优良单株,经系统选择和桑园比较试验,育成叶果经济性状较优的叶果兼用型桑品种团桑4号。与对照种湖32号相比,该品种全年667m2产叶2186.66kg,增产25.30%,667m2产葚692.32kg,比中桑5801增产10.57%,桑叶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和100kg桑产茧量分别提高3.63%和4.58%,耐旱性较强,中抗黑枯细菌病;并表现株形直立,发条数多,枝叶生长旺盛,桑葚较大,座果性状较好等优良特性。该品种已列入四川省丝绸科学院第三期桑品种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长白、大白种猪的杂交繁育,比较繁殖性状(产仔总数、产活仔数、断奶成活数)和生长肥育性状(100kg日龄、100kg背膘),结果显示:长大、大长交纯繁产仔数分别提高1.6%、7.41%,窝产活仔数提高3.31%、5.43%,窝平断奶数提高3.19%、5.13%,长大、大长100kg较正日令缩短10d~11d,分别占5.78%、6.79%,100kg较正背膘略厚,正反杂交比较大长(大约公猪×长白母猪)组合略优。  相似文献   

3.
以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果用性状好为引种育种目标,从引进品种中筛选出若干优良的叶果兼用桑品种,其中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16号的中试结果表明:与标准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全年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增加29.8%,桑叶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5%,100kg桑产茧量提高8.1%;与三倍体叶果兼用桑品种大10相比,单位桑园面积产果量增加9.5%,产叶量提高24.7%,表现出三倍体桑叶片肥大,桑果大,生长旺盛,品质优,抗性强等优良特性,是一个叶果综合经济性状和抗逆性良好的高效桑品种。  相似文献   

4.
张益农 《蚕桑通报》1996,27(3):47-48
嘉兴平原桑园管理中几个土肥问题浙江省嘉兴农校张益农嘉兴市桑园面积约50万亩,占全省的35%左右,平均亩产桑叶在1600kg以上,但地区之间,地块之间很不平衡,据市农林局统计,全市一类高产桑园(亩桑产茧超过150kg,亩产桑叶2250kg以上)约u万亩...  相似文献   

5.
春季桑叶含氟量的时间分布对蚕茧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锡川  王建新  徐进 《蚕业科学》2001,27(4):313-317
应用积分回归原理 ,对浙江省湖州市 17年的桑叶氟污染监测数据和蚕桑生产统计数据的分析认为 :氟化物污染桑叶对张产茧量影响的关键时段是 3、4龄期 ,此时桑叶含氟量每升降 1mg/kg ,张产随之降升 0 12 3 1~0 10 45kg。降低 3、4龄期桑叶氟化物含量 ,可有效减轻蚕茧生产损失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桑叶黄酮对蛋鸡生产性能、器官指数及繁殖激素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日粮中桑叶黄酮的适宜添加量。选取49~56周龄海兰褐蛋鸡2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各组间产蛋率差异不显著,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10、50、100、200 mg/kg桑叶黄酮提取物。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试验期间测定产蛋性能、饲料转化率,试验第8周屠宰测定器官指数和生殖激素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桑叶黄酮后对产蛋率、蛋重、料蛋比和平均日耗料均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提高产蛋率,以10 mg/kg添加水平产蛋率最高;添加桑叶黄酮对内脏器官无显著影响,但均可降低腹脂率;添加10、50 mg/kg桑叶黄酮均可增加十二指肠长度(P<0.05);添加10、50 mg/kg桑叶黄酮可提高排卵后卵泡数量,添加50 mg/kg桑叶黄酮可增加输卵管重量,而添加10、50 mg/kg桑叶黄酮均可增加血液中孕酮和雌二醇含量。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10~100 mg/kg桑叶黄酮能提高海兰褐蛋鸡产蛋率、降低腹脂率;而添加10、50 mg/kg桑叶黄酮均可显著增加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7.
1果桑“大10”的特点果桑“大10”是个既可采摘桑椹食用 ,又可采摘桑叶饲蚕的桑树三倍体品种 ,生长势旺 ,成熟期早 ,桑椹果大而无核 ,清甜可口 ,营养丰富 ,保健药用价值高。经我们两年多来的高山试种表明 ,该果叶兼用桑能适宜高山栽培 ,管理也容易 ,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桑椹4月29日始熟 ,采摘期长 ,可持续采摘一个多月 ,桑椹产量高 ,桑叶质量好 ,产量也高。盛产期667m2产桑椹1000kg以上 ,产桑叶1500kg以上 ,以目前市场桑椹鲜果价格而言 ,效益喜人 ,若果桑深加工能紧步跟上 ,果桑“大10”的开发应用前景良好。2…  相似文献   

8.
丁寿朋 《江苏蚕业》2009,31(2):24-25
养蚕生产中,桑叶的耗费约占生产费用的50%左右,给桑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生产成本的高低,蚕儿生长发育的快慢、产茧量和产丝量的多少。一般情况,小蚕期用桑量占全龄用桑量的4%左右,其用桑重在“质”,大蚕期用桑量占全龄用桑量的96%左右,其中5龄约占85%左右,其川桑重在“量”。因此,要做到经济合理用桑,重点在5龄。目前养蚕,生产同样1kg茧,有的用桑15~16kg,有的17~18kg,有的甚至20kg以上,用同样多的桑叶,生产的蚕茧相差20~30%。因此,只有强调合理用桑,才能防止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担桑产茧量,减少斤茧用桑量,做到节约增产。  相似文献   

9.
果桑“大十”是果叶兼用的桑树品种,既可收获果实食用,又可收获桑叶养蚕。该品种产桑果果型大,无核,成熟后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并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现已作为第三代水果资源之一被开发利用,宜兴市部分农户也引进了果桑栽植,通过几年的栽培管理现已摸索到果桑“大十”的丰产丰收技术,供同仁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广西桂林地区引进强桑1号栽植,对其性状进行跟踪观察,并开展密度、肥料用量等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以期为本地强桑1号的引进栽培提供技术依据。观察及研究结果表明:强桑1号在广西桂林栽植生长发育时期为3月12日—12月10日,全年桑叶生长期比沙2×伦109长10 d左右。在广西桂林地区栽培以规格0.9 m×0.7 m,即每667 m2栽1059株为宜。每667 m2强桑1号桑园施氮肥54.0 kg、磷肥21.6 kg、钾肥27.0 kg可获得较好的桑叶产量,示范区全年采摘桑叶5次,每667 m2桑园桑叶平均产量达3157.40 kg。  相似文献   

11.
用辐射与杂交育成新桑品种川799,其树型紧凑,枝条粗壮、直立,生长旺盛,易采摘,平均年667m2桑园产叶1551.53kg,比对照荷叶白高11.64%,万蚕产茧量和万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6.84%和7.88%,5龄50kg桑产茧量比对照高9.45%,667m2桑园产茧量和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16.18%和17.83%。秋叶硬化迟,属晚生桑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节省桑园管理劳动力的投入,作了桑园桔杆覆盖,施包膜肥料,化学除草和简化除虫等省力化培桑试验。由于用工投入减少,可使每667m^3桑园节约工本33.33元。但是由于施肥和除草次数等的减少,使桑叶减产,每667m^2减收12%。  相似文献   

13.
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人工诱导和杂交育种的方法 ,育成优质高产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 2号 ,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该杂交组合的桑叶产量比对照组合塘 10×伦 10 9增加 11 1%,万蚕收茧量增加 6 4 %,万蚕茧层量增加7 8%,5 0kg桑产茧量增加 7 6 %,6 6 7m2 桑园产值增加 2 5 4 %。  相似文献   

14.
试验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对667m2桑地面积栽植密度与桑叶产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栽植密度1000~1200株/667m2、留条数7500~8000条/667m2、低干无拳式树形,可显著提高春叶产量和秋叶产量及年产叶量,生产中可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15.
在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用5种常用叶面肥对桑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667 m2产叶量依次为:0.3-0.5%的磷酸二氢钾[KH2PO4]>0.5-0.7%的尿素[CO(NH2)2]水溶液>0.3-0.5%的硫酸铵[(NH4)2SO4]>0.4-0.6%的硫酸钾[K2SO4]>0.5-0.8%的过磷酸钙[Ca(H2PO4)2]。据此认为,桑园施用叶面肥应首选0.3-0.5%的磷酸二氢钾[KH2PO4]和0.5-0.7%的尿素[CO(NH2)2]水溶液。考虑到生产成本及工作之便,生产上推荐使用0.5-0.7%的尿素[CO(NH2)2]水溶液。  相似文献   

16.
抗寒桑品种龙桑一号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新品种龙桑一号具有抗寒性强,抗桑细菌病、褐斑病能力强的特性。在黑龙江省产叶量比对照种秋雨桑高10—31%,养蚕试验中春季万蚕收茧量增10%,秋季增25%。国家品种鉴定中,单位面积产叶量、产茧量、茧层量分别高于对照种15%、30%、31%。养蚕试验成绩:万蚕茧层量、五龄100公斤桑产茧量,万蚕产丝量,五龄100公斤桑产丝量,分别增12%、13%、11%、14%。  相似文献   

17.
对5个栽培桑品种(杂交组合)的桑园进行全年片叶收获和全年条桑收获试验,研究不同收获形式对桑园产量、桑叶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全年条桑收获桑园相比,全年片叶收获桑园每公顷产叶量可增加11955~14985 kg,增产率达26.12%~33.63%,每公顷枝叶量增加27915~37 830 kg,增产率达29.78%~44.97%;全年条桑收获形式虽然桑叶收获的劳动工效比片叶收获提高96.77%~136.00%,但其桑园产叶量较片叶收获形式下降了20.86%~25.16%,要取得与片叶收获桑园同等的桑叶产量,需增加26.12%~33.63%的桑园面积,最终使桑园总成本费用与片叶收获桑园没有显著差异,不能有效降低桑叶成本。测算结果表明,5个栽培桑品种的桑园采用两种收获形式的桑叶成本平均为0.42元/kg;全年片叶收获桑园比条桑收获桑园每公顷增产蚕茧797~999 kg,新增产值13430~16844元,新增纯收入10625~13 325元。分析认为,推广条桑收获技术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条桑收获后光能损失和桑树生长的停滞时间,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评价我国桑树品种资源的食用价值,指导桑叶、桑椹的食用新产品开发,在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00份桑树品种资源的桑叶和桑椹进行营养品质、功能活性成分和加工特性鉴评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对与桑叶蔬菜、桑叶茶和桑果汁(酒)的营养品质相关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转化,综合评价各品种的食用价值,筛选出一批食用优势品种。其中,最适合桑叶茶制作的10个桑树品种是粤诱35、粤诱19、任抗1号、粤诱33、抗10、粤诱18、鄂诱1、69、抗11、北-4-1,最适合桑叶蔬菜开发的10个桑树品种是粤诱35、任抗1号、英沙3、抗锈3号、坪镇2、粤诱19、抗10、粤诱25、抗11、白沙2,最适合果汁(酒)加工的10个桑树品种是粤椹15号(大10,无籽)、粤椹2号、粤椹18号、粤椹29号、粤椹27号、粤椹26号、粤椹33号、粤椹16号、粤椹66号、粤椹38号。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具有食用开发价值的桑树品种有适合果汁(酒)开发的品种大10,适合开发桑叶茶和桑叶蔬菜的品种抗10。另还确定了一批具有食用开发价值的优势储备桑树种质资源,可作为以食用价值开发为导向的桑树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桑橙瘿蚊的有效防治技术,根据桑橙瘿蚊的生物学特性,研制出有效期长、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好的土壤杀虫剂———长效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并提出重点防治2~5代,抑制6~7代的防治策略。在桑树夏伐后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公顷桑园施药45kg,即可基本控制全年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