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塑料大棚芹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方,芹菜是人们一年四季食用的菜品之一,但芹菜是喜冷凉湿润的品种,炎热、干旱对其生长不利。所以芹菜的设施栽培对其正常生长很重要,提高栽培技术环境,有利于芹菜产量、质量改善,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1选择适合的园艺设施芹菜喜湿喜肥,根部皮层组织中的输导组织发达,能从  相似文献   

2.
<正>芹菜属于耐寒性蔬菜,整个生长期的适宜温度为15~20℃,较冷凉湿润环境条件有利于其生长。夏季高温、干旱、暴雨等不利于芹菜生长,容易导致芹菜纤维增多、品质下降,病害发生。笔者多年利用设施大棚进行越夏栽培试验,通过覆盖棚膜和遮阳网、架设喷灌设施等措施,人为创造适宜芹菜生长的环境,总结出芹菜越夏避雨遮阳栽培技术,使芹菜顺利越夏并获得丰产。1品种选择越夏芹菜栽培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耐高  相似文献   

3.
芹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河北宣化,山东潍县、河南商丘都是芹菜的名产地。芹菜营养丰富,适于炒食、凉拌、淹渍、做馅等,是一种具有清热、降压、健脑和清肠利便等功效的保健蔬菜,深受人们的欢迎。近年来,随着保护设施遮荫和防寒技术的应用,病虫害防治比较严重,为满足无公害芹菜生产的要求,在防治过程中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出以下病虫害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6,(12):74-75
芹菜是北方地区常见的蔬菜之一,设施园艺条件下,芹菜实现了全年供应。近几年来嫩化栽培的芹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从选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芹菜嫩化高产栽培技术,为当地芹菜嫩化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设施芹菜生产是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如何才能生产出无公害高产优质的设施芹菜,则是目前广大菜农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设施芹菜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番茄-芹菜-芹菜高效栽培模式是本区东孝街道下于村在多年生产的基础上探索而成,成为该村的一大特色,为本区的设施生产做出了一定贡献。该栽培模式番茄平均667m^2产量8500kg左右,667m^2产值1万元左右;夏秋季芹菜667m^2产量3500kg左右,产值1万元左右;越冬栽培芹菜667m^2产量3500kg以上,产值0.6万元左右。现将该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内蒙古地区芹菜栽培中由于连作引起的病虫害加重,大量施肥施药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及农药、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从栽培设施、营养液管理及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芹菜营养液栽培技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复种指数,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芹菜的产量以及商品价格,也促进了芹菜栽培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北方,芹菜是人们一年四季食用的菜品之一,但芹菜是喜冷凉湿润的品种,炎热、干旱对其生长不利.所以芹菜的设施栽培对其正常生长是很重要,提高栽培技术环境,有利于芹菜产量、质量改善,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如皋市设施蔬菜发展较快,当地针对长三角地区叶菜类蔬菜夏季生产难度大、市场供给时常短缺的实际,同时凭借临近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设施蔬菜生产逐渐转向了以夏季叶菜为主的种植模式,最具特色的是夏季芹菜与青菜的一播双收种植模式,早期利用青菜发芽生长快的特点,为出苗较迟且幼苗生长较慢的芹菜遮光降温,不仅能促进芹菜出苗整齐和早期幼苗的生长,还能多收一批小青菜。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大棚芹菜高产、优质及设施高效应用的目的,通过三季茬口合理安排,同时实施培育壮苗、及时定植、科学施肥、适控温湿度、综防病虫害、适时收获等组合措施,实现了大棚芹菜周年生产,从而提高了芹菜生产能力,稳定了市场供应,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尝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姜堰市广大菜农充分利用两网一膜(遮阳网、防虫网、薄膜)设施进行蔬菜栽培,不断提高种菜效益。利用大棚套小棚加地膜在早春栽植冬瓜;冬瓜让茬后种植夏大白菜,夏季不揭棚顶膜,上面加盖1层遮阳网,卷起四周棚膜,利用防虫网罩通风,降雨时放下棚膜防雨,雨后卷起放风降湿;夏大白菜让茬后移栽越冬芹菜,芹菜缓苗后撤掉遮阳网,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减小放风。  相似文献   

12.
大棚芹菜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福建省龙岩市大力扶持发展设施农业,新罗区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335h~2,其中大棚芹菜年栽培面积达55h~2,6672产量2500kg。新罗区蔬菜站根据本地芹菜的栽培习惯和市场需求,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的大棚芹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习永和 《蔬菜》1999,(10):24-24
芹菜斑枯病又称叶枯病,是冬春大棚芹菜的重要病害之一。随着大棚设施栽培的广泛应用,芹菜斑枯病日趋严重,特别是叶柄及茎染病腐烂,常可减产30%以上,严重的甚至绝收。一、主要症状冬春芹菜斑枯病的典型症状是在叶片上产生灰白色病斑,病斑边缘聚生黑色小粒点。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及茎。一般从老叶开始发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发展,初生浅褐色油渍状小圆形斑点,边缘明显,扩大后成不规则形灰白色病斑,边缘聚生许多小黑粒点(分生孢子器)。多个小病斑常连合成直径3~10mm大病斑,病斑周围带有一圈黄色晕环。叶柄及茎上…  相似文献   

14.
周蕾  刘彦文  许俊喜  印荔 《蔬菜》2019,(10):45-47
为了适应江都区蔬菜设施面积不断扩大、规模日益增加的现状,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增加蔬菜种植效益,提高设施、土地利用率,经长期试验、摸索,总结出设施西葫芦、香丝瓜、芹菜套种栽培模式。该模式利用西葫芦耐低温、弱光,丝瓜喜高温、光照,芹菜可全年种植的特性,合理安排茬口及大棚等设施空间,采用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实现了3种蔬菜周年复种,高效优质生产,获得全年667 m~2总产量12 000 kg,总产值23 000元以上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设施蔬菜轮作咸水灌溉的土壤调理剂试验,用灰度关联分析方法和单一因素比较方法评价了土壤调理剂对设施蔬菜咸水灌溉的土壤、作物等指标影响。结果表明:咸水灌溉设施蔬菜轮作制度中,黄瓜-芹菜轮作和咸水灌溉制度为咸淡灌溉次数比1∶4的情况下,施用土壤调理剂Ⅰ、Ⅲ能降低土壤盐的积累;西红柿-芹菜轮作和咸水灌溉制度为咸淡灌溉次数比1∶2的情况下,施用土壤调理剂Ⅲ能降低土壤盐的积累。施用土壤调理剂Ⅰ、Ⅲ能够提高咸水灌溉设施蔬菜的产值。施用土壤调理剂Ⅰ、Ⅱ能够提高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蔬菜叶绿素相对含量。灰度关联分析也表明,在黄瓜-芹菜咸水灌溉下土壤调理剂Ⅰ、Ⅲ的加权关联度为0.69、0.63,算数关联度为0.73、0.63;在西红柿-芹菜咸水灌溉下土壤调理剂Ⅰ、Ⅲ的加权关联度为0.55、0.60,算数关联度为0.59、0.59。综合来看施用土壤调理剂能够提高咸水灌溉设施蔬菜产量、改善品质,降低土壤中盐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我镇三围村从2002年开始,借鉴外地经验发展大棚蔬菜,通过5年多的探索实践,摸索出设施南瓜一多季芹菜1年多茬高效栽培模式,现已有面积140hm^2左右。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镇紧邻杭州三里亭蔬菜批发市场,发展大棚设施蔬菜生产地理位置优越。通过近十几年的摸索实践,塑料大棚黄瓜-小白菜-秋芹菜-冬芹菜一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全区推广面积约133hm^2。该模式黄瓜于1月中下旬播种,2月底定植,3月中旬~6月下旬采收,每667m^2产量6000kg,  相似文献   

18.
<正>小芹菜一年可种植4~5茬,即早春茬、晚春茬、夏秋茬、秋冬茬。夏秋季节利用大棚加盖遮阳网、防虫网等设施栽培小芹菜,可有效抵御大风、暴雨、冰雹、高温等自然灾害,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王迪轩 《蔬菜》2005,(12):17-17
芹菜为低温感应型蔬菜,幼苗长到3~4片叶以后,遇到10℃以下的低温,历时10~15d,就能通过春化阶段,在长日照下进行花芽分化。处于低温时间愈长,抽薹率愈高。春芹菜不论露地栽培或保护地设施生产,不论直播或育苗移栽,通过春化阶段所需的条件都能满足,生长过程中又必然遇到长日照和较高的温度,所以抽薹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吉安市城郊无公害芹菜的大面积推广,特别是各种保护设施栽培和连作地区,芹菜斑枯病、病毒病、叶斑病等发生普遍严重,往往导致芹菜减产及品质下降,甚至造成毁灭性绝收。1灾害性病害症状1.1斑枯病该病病原为壳针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危害芹菜叶片,其次是叶柄及茎部等。叶片受害时,先出现淡褐色油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病斑表现出2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