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蛋鸡从育成期转入蛋鸡的过程称为转群。转群控制好,可使蛋鸡适时开产,产蛋多。(1)时间要恰当。蛋鸡一般在20周龄开产,为使鸡尽快熟悉环境,并形成和睦的群体,一般在18周龄即要转群。否则会影响产蛋量。  相似文献   

2.
蛋鸡转群,是指蛋鸡通过育成期(7~20周龄)的饲养,向产蛋期的转群,是鸡群生活方式的一大改变。笔者现把蛋鸡转群后一周内的特殊管理介绍如下:逐渐增加光照转群使鸡的群居关系改变,若光照强度突然增强,易诱发啄斗,产生应激。  相似文献   

3.
蛋鸡转群,是指蛋鸡通过育成期(7-20周龄)的饲养,向产蛋期的转群。在生产实践中,产蛋鸡不是在21周龄转群或入笼,而是在20周龄或提前转群,提前转群可让鸡对新的环境有个习惯的过程或适应的过程,在此期间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蛋鸡一生有三大应激:出壳、开产和转群。转群操作不当不仅会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因体质下降而引发疫病。1转群时期的确定我国不少鸡场多没有专业的育成鸡舍,多采用育雏、育成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常在8~9周直接转入蛋鸡笼;而随着现代化立体笼的推广,一般在12周左右把后备鸡转入蛋鸡笼。从有利于骨骼发育考虑,后备母鸡转入蛋鸡笼最好在12周左右;而从有利于鸡熟悉产蛋环  相似文献   

5.
<正>养鸡的朋友最害怕鸡只转群,尤其是正在高产期的蛋鸡。转群带来的应激不仅影响鸡只的正常生理机能,而且产蛋下降、疫病发生,多日不能恢复正常。然而万事不尽如人意,在不得不转群的时候,如何办呢?怎样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6.
在蛋鸡生产的分阶段饲养中,一般需要将后备母鸡转到产蛋鸡舍去。转群是产蛋母鸡饲养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后备鸡被捕捉并放入新环境中生活,常会引起不良的影响。转群产生的应激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转群本身直接产生的影响,而使鸡体产生不良  相似文献   

7.
蛋鸡转群,是指蛋鸡通过育成期(7~20周龄)的饲养,向产蛋期的转群。在生产中,产蛋鸡是在21周龄或提前转群,提前转群可让鸡只对新的环境有个习惯的过程,此期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1在转群前要进行准备工作首先,要检查鸡群的整体情况,如鸡只发育不好或者体重达不到标准,应加强饲养管理,适当增加喂料量,对发育差的鸡要适当调整,给予必要的照顾,使其赶上群体的总水平。其次,淘汰有病的个体,对伤、残、弱的鸡只挑出单养,或加强护理,或淘汰掉。这种不合格的鸡将来转入产蛋鸡舍,也不会有好的产蛋性能。其三,从18周龄起,…  相似文献   

8.
当年育雏的蛋鸡,一般在深秋(10.11月份)即开始产蛋。在产蛋前(15.18周),必须将其从育成舍转入产蛋笼或产蛋舍,即转群。转群直接影响鸡产蛋性能的发挥和健康状况。为此,现将青年蛋鸡转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现阶段,已实现"全进全出"的蛋鸡养殖场,每次转群都需要将大批鸡只在短时间内从育雏育成场转入到蛋鸡场,是一项较为繁重的工作。为提高转群工作效率,适用于蛋鸡转群的高效周转车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转群过程中,需将转群车从地面装载到距离地面1.4m以上的运载卡车中,才可进行远距离、大规模的转群,因此,转群车的装卸技术是制约鸡群周转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的装载方法是利用木板作为连接地面与  相似文献   

10.
正商品蛋鸡在育雏末期到产蛋初期这段时间是一个关键性的过渡期。在此期间需要进行转群上笼,改变饲养环境、改换饲料、调光照时间等。由此造成的应激很大,再加上鸡的生理变化剧烈。导致鸡的适应力、免疫力、抗病力都有所下降。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和鸡的体质健康。1转群前的准备工作蛋鸡一生在产蛋鸡舍生活的时间最长,鸡舍的环境卫生及其机器设备的正常与否会对鸡群健康影响很大,所以在转群前一定要用高压水枪将鸡舍的墙面、地面、  相似文献   

11.
1选择高产品种一般蛋鸡分为两类,一类是白壳蛋系或轻型鸡。该类鸡全身羽毛白色,产白壳蛋,每只鸡年均产蛋一般均在250枚以上;另一类是棕色壳或褐色壳蛋系即中型鸡,产棕褐色蛋。该类鸡体型较大,一般产蛋期结束时淘汰体重在2.2~2.5kg,且肉质比白壳蛋鸡好,产蛋量与白壳蛋鸡差别不大,并且蛋重较大,所以目前许多鸡场及专业户都由过去饲养白壳蛋鸡而改养褐壳蛋鸡。2适时转群 为使青年蛋鸡有足够多的时间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减少环境变化的应激给鸡群带来的不利影响,应掌握好转群或上笼的时间。一般在17~18周龄时转群最为适宜,这样20~21周龄时即…  相似文献   

12.
<正>在蛋鸡生产周期中分阶段饲养一般需要1~2次转群。第1次是从育雏舍转入育成鸡舍,第2次是从育成鸡舍转入产蛋鸡舍。转群是蛋鸡饲养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转群不当会对鸡群产生很大的应激反应,通常需要几天甚至一周才能逐渐恢复。这种应激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转群本身直接产生的影响,二是转群后对新的环境不习惯而产生应激。因此,为使鸡只转群时应激降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在蛋鸡生产周期中分阶段饲养一般需要1~2次转群。第1次是从育雏舍转入育成鸡舍,第2次是从育成鸡舍转入产蛋鸡舍。转群是蛋鸡饲养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转群不当会对鸡群产生很大的应激反应,通常需要几天甚至一周才能逐渐恢复。这种应激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转群本身直接产生的影响,二是转群后对新的环境不习惯而产生应激。因此,为使鸡只转群时应激降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蛋鸡转群是指蛋鸡通过育成期(7~20周龄)的饲养向产蛋期的转群。在生产实践中,产蛋鸡一般在18~19周龄提前转群或入笼,让鸡对新的环境有个习惯或适应的过程,在此期间应做好以下工作。1转群3周前的准备工作1.1要检查鸡群的整体情况,如鸡只发育不好或者体重达不到标准,应加强饲养,适当增加喂料量,对发育差的鸡要适当调整,给予必要的照顾,从而赶上群体的总水平,为将来开产整齐、达到好的产蛋高峰作准备。1.2对有病的个体要淘汰,对伤、残、弱的鸡只挑出单养或加强护理,或淘汰掉。这种不合格的鸡将来转入产蛋鸡舍,…  相似文献   

15.
笼养蛋鸡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饲养。第一个阶段是幼雏期,第二个阶段是中雏期,第三个阶段是成鸡产蛋期。在蛋鸡分阶段的饲养过程中,要经过两次转群,第一次是从育雏舍转到育成鸡舍,第二个阶段是从育成鸡舍转到产蛋鸡舍。 转群是蛋鸡管理的重要环节,若进行的不好,由转群带来的应激反应将会给养鸡造成损失。应激反应既可由转群本身直接产生,也可由鸡群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而产生。下面就如何减轻转群所产生的应激反应,达到科学的转群,结合自己近年来养鸡的经验谈几点注意事项: 1.做好转群前的准备工作。转群前将转入舍要彻底清扫、冲洗,顶棚和四周墙壁用白灰粉刷,鸡笼、  相似文献   

16.
转群是对鸡群大规模的转移,它是分段式饲养蛋鸡的必要步骤,也是对鸡群的一个较大的刺激,如何减轻刺激及保证鸡群转群后的安全状态需要一个很充分的准备安排工作。   一 .转群时间的选择   转群的时间一般可在 18周龄,晚的可在 20周龄,最迟不要超过 21周龄。过早转群对鸡的生长发育不利,且易出现提前开产的现象。使开产后的蛋重,高峰期的产蛋率受到影响。同时鸡个体太小,可能会从笼眼处钻出,造成管理不便。晚于 21周龄转群,由于部分鸡只临近或已经开产,转群会使这些鸡只的体重受损,因而影响正常的产蛋,或不能按时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7.
正1光照管理1.1育成期转群期间光照衔接管理雏鸡多饲养到60天(早的42天)就转到蛋鸡舍内饲养。为了降低应激反应,转群后的前2天鸡群要尽量采取不间断光照,光照强度要跟转群前育雏期一致(购买青年鸡的养殖场一定要掌握青年鸡场的饲养管理要点和养殖规律),让鸡尽快找到料槽、水槽,能够正常采食。随  相似文献   

18.
转群是蛋鸡一生中最大的应激,也是提高成活率,保证蛋鸡生产性能正常发挥的关键技术。现将转群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一、注意检查鸡群的整体情况。在准备转群前3周,就要着手检查鸡群情况,如果鸡群发育不够好,或者体重达不到标准,应加强饲喂,适当增加喂料量,对发育差或者冠子发育不好的鸡,适当调整,给予必要的照顾,使它  相似文献   

19.
蛋鸡育成期好坏直接影响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发挥,文章从育成舍的准备和转群、鸡只日常管理、光照管理、限饲、体重与均匀度控制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蛋鸡育成期的管理要点,为生产中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蛋鸡开产前后管理得好坏,决定高峰期的长短和全期产蛋情况,现根据几年摸索和经验,对蛋鸡开产前后的管理技术作一介绍。1.掌握育成鸡群情况,把好转群关。转群时,母鸡的生殖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使鸡在开产前有一段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对培养高产鸡群极为有利。否则,鸡群对新环境不熟悉,将会中断产卵,影响和推迟产蛋高峰的到来,甚至影响终生产蛋性能。现在,一般转群时间在鸡的16-17周龄,最晚不能超过18周龄。转群时,一般17周龄中型鸡平均体重在2350克以上,若低于此界限,就要增加饲喂次数,并且提高饲料中的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