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解结核病和布鲁菌病在沈阳地区鹿群中的流行传播状况,从沈阳地区随机采集鹿血清样本1 055份,分别用平板凝集法检测鹿布鲁菌病和间接ELISA法检测鹿结核病的血清阳性率.经检测,沈阳地区的鹿群中结核病的血清阳性率为99,24%,鹿布鲁菌病的血清阳性率为20.19%.本次调查结果为沈阳地区鹿结核病和布鲁菌病的防控提供了流...  相似文献   

2.
<正>鹿场的卫生防疫工作是养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养鹿生产的成败和经济效益。如何做好鹿场的卫生防疫工作是每一个养鹿业主值得重视的问题。鹿场的卫生防疫工作是研究鹿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保证鹿群的体质健康,提高鹿群生产力的科学。创造良好卫生防疫措施,不断提高鹿群的生产能力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为提高鹿群的健康体质和生产能力,必须分析和科学的掌握鹿群与外界的关系,不  相似文献   

3.
食毛症是动物的一种微量元素缺乏症,鹿时有发生。鹿食毛症多见于冬季圈养期的鹿群,尤其母、仔鹿群较多发,公鹿群发生者少。本病不但能使茸的生长不良,品质和质量下降,而且使仔鹿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甚至在真胃和小肠内形成大小不等的毛团,阻塞消化道造成死亡。给养鹿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经济上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1发病情况调查2014年5月12日,东辽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凌云乡人和鹿场育成鹿突然大批死亡疫情报告。该鹿场存栏梅花鹿264只,其中,成年鹿172只,育成鹿92只。10~12日,死亡育成鹿22只。据饲养员和管理人员介绍,今年春季,鹿群膘情较差,特别是育成鹿群都没有脱毛,采食量下降,认为鹿群"春天火大"。5日,在育成鹿饲料中添加了土霉素粉,大约按规定剂  相似文献   

5.
幼鹿的科学饲养与培育,是发展鹿群和提高鹿群质量的关键.鹿群只有不断补充优良的幼鹿,养鹿业才能有强大的后劲。1991年从母鹿产仔的5月至翌年幼鹿长初角茸的7月间,对本场87头马鹿仔鹿进行适时断乳和科学饲养管理,促进了母鹿提早发情配种和幼鹿的生长发育。现将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我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内大兴安岭山脉的罕山脚下,有大片草原和山地,柞林密布,水草丰盛,现有东北马鹿850头,全群鹿只实行全年放牧。1991年8月在母鹿配种前,我们对87头哺乳仔鹿实行强制分群采取一次性断乳,其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食毛症是鹿和其它草食兽发生的一种微量元素缺乏症。鹿的食毛症多见于冬季圈养期的鹿群,尤其是母鹿群和仔鹿群较为多发,公鹿群较少发生。本症不但能使茸的生长不良,品质和质量下降,而且使仔鹿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甚至在真胃和小肠内形成大小不等的毛团,阻塞消化管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7.
鹿的咬毛症,也叫食毛症。多见于冬季的鹿群,母鹿群多见发生。  相似文献   

8.
一、鹿育种工作的重要性我国的养鹿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鹿群质量提高缓慢,有些鹿场的鹿茸生产水平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这是由于过去盲目追求发展鹿群数量,不注意质量,对参加配种的公母鹿不加任何选择,致使一些不利于繁殖和生茸的有害基因始终残留在各世代中,因此加强鹿的育种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以同样的成本、劳动、时间、投资所饲养的鹿群,因品种的优劣,所获产品质量的高低、产量的多少相差很多。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养鹿生产战线上,存在着各养鹿生产户生产规模小(鹿的存栏数少),鹿群结构不合理,组织生产不科学,生产环境恶劣,浪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导致不少养鹿生产户倒闭而告终,造成养鹿产业不乐观的局面,影响养鹿业的生产和发展。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深入到多处鹿养殖户进行调查和分折,并结合养鹿生产实践中的体会,总结归纳几点关于养鹿产业方面的建议。1生产规模和鹿群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一个良好的鹿群必须不断更新,逐步淘汰生产性能低,遗传基础差,体弱多病的老龄鹿,不断补充大量的优良幼鹿,才能使鹿群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在加强育种工作的同时,加强仔鹿的饲养管理,对养鹿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说,仔鹿的饲养管理可分为哺乳仔鹿的饲养管理和离乳仔鹿的饲养管理。 1 哺乳仔鹿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鹿分娩前约一周开始,乳房出现膨胀,此时应将母鹿拨入分娩舍隔离饲养,使其习惯和  相似文献   

11.
鹿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鹿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严重危害着养鹿业的发展,同时也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其他动物的安全。为保证养鹿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对该病进行有效防控显得十分重要。美国、新西兰等国家通过对可疑感染的鹿群进行持续性监测和利用捕猎季节减少感染鹿群的数量等策略,成功实现了对鹿结核的控制。现对国内外鹿结核病的流行现状、诊断技术及疫苗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鹿结核病的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鹿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规模化、集约化的鹿场,在饲养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后,改进鹿群品质、提高生产能力是养鹿者获得经济效益最直接的手段。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鹿群后代整体生产水平,这项技术也受到了养鹿者的重视,但是鹿的人工授精技术还没有规范的标准,试验为一定规模化的鹿场开展人工授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五年八月十三日至二十二日,原共青团农场鹿群的三只一岁多的后备鹿(公1,母2)患病死亡。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巴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发病原因:鹿群于五月底搬入新鹿圈。  相似文献   

14.
1.产后精心管理: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班守护,发现情况及时处理,确保鹿的母仔健康.仔鹿产下后,迅速将仔鹿身上的黏液擦干净,若鹿舍内温度低,最好生火取暖,烤干仔鹿身上的水分,使仔鹿能早站立行走,同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剪耳号,定时送回母鹿群喂乳.在哺乳期,要保持仔鹿的清洁卫生,避免造成仔鹿身上有异味.  相似文献   

15.
仔鹿成活率是鹿群繁殖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经过对宁安农场5个鹿场调查,仔鹿成活率高年可达75%以上,低年还不足60%,平均水平为65%左右.现将调查材料分类统计,找出影响仔鹿成活率的主要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延边某鹿场于1957年建场,二十多年来鹿群繁殖生长正常。到1983年春季放牧,鹿群的部分鹿发生了以进行性消瘦、生长缓慢和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现将调查和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流行病学调查该场养鹿1000只,分9个群饲养。场  相似文献   

17.
1979年7月中旬,吉林省伊通县第一鹿场的梅花鹿因精料不足,饲喂从粮库拉回的混有杂质的发霉玉米,饲喂后第十天左右育成鹿群和成年母鹿群相继发病,死亡3头。用抗生素、补液等治疗无效,育成鹿发病高于成年鹿。发病率约为20一30%。一、主  相似文献   

18.
鹿的食毛症是鹿和其他草食兽的微量元素缺乏症,多见于冬春季节,尤其是母鹿群和仔鹿群较为多发。本症不但能导致茸生长不良,品质和质量下降;而且使仔鹿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甚至在真胃和小肠内形成大小不等的毛团,阻塞消化管造成死亡。给养鹿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此病在鹿场发病较普遍,危害较大。有的鹿食毛后在胃内形成大小不一的毛球影响消化,严重的造成死亡;有的鹿被毛被咬光,因寒冷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鹿人工授精技术就是选择优质高产公鹿精液,改良低产鹿群,提高母鹿的繁殖能力,改良品种和加快育种进程,培育出优良品种为目的的一种育种技术。鹿的育种工作是养鹿科学技术的核心,而鹿的人工授精则是育种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黑龙江垦区养鹿生产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黑龙江垦区养鹿生产的发展历史、区划分析、鹿群发展的主因素动态分析及决策分析,为黑龙江垦区养鹿生产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