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成熟过程中不同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的含油率、芥酸、硫苷以及多种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测试期间供试品种的油菜籽中含油率和部分种类脂肪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而硫苷和芥酸含量变化较小,所以可根据品种不同脂肪酸的变化情况,选择双低油菜不同品种的最佳收获时间,从而获取双低及高含油率、高油酸、低亚麻酸的油菜籽。  相似文献   

2.
酸雨胁迫对双低油菜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骏  郑有飞  麦博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67-12470
[目的]研究酸雨对双低油菜各项品质指标的作用,为生态环境对农产品品质调控及防治酸雨对农作物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秦优七号双低油菜为供试品种,通过大田模拟酸雨喷淋试验,研究酸雨胁迫后双低油菜籽粒中硫苷和芥酸含量以及各项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加,双低油菜籽粒中硫苷、芥酸、亚油酸和花生酸含量则相应升高;而双低油菜籽粒蛋白质、氨基酸、粗脂肪、可溶性糖、硬脂酸和油酸等含量则相应降低;双低油菜籽粒还原糖、总酸度和亚麻酸等含量随酸雨pH值降低呈先升后降的变化。酸雨pH值≤3.5,双低油菜硫苷含量≥25.0μmol/g,芥酸含量I〉0.30%,质量变差;酸雨pH值≤1.5,硫苷含量≥30.0μmol/g,芥酸含量≥0.40%,超过国家质量标准要求而不能进入市场。[结论]酸雨对双低油菜籽粒品质下降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01,(8)
双低油菜是指商品菜籽中芥酸含量在5%以下,菜饼中的硫苷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油菜品种。发展双低油菜前景广阔。1.发展双低油菜可提高菜油的营养价值,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健康水平。传统菜油的显著特点是芥酸含量很高,一般为45%~50%。芥酸沸点高,凝固点也高,在人体内的消化率低,降低芥酸含量可以提高菜油的营养价值。另一方面,菜油中各种脂肪酸的比例具有相互消长的关系。油中芥酸含量降低以后,油酸和亚油酸含  相似文献   

4.
双低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宁油1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过程宁油18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甘蓝型油菜低芥酸高硫苷品种宁油10号中系选出的双低油菜新品种。宁油10号具有抗倒伏、抗病、抗裂角、千粒重高、产量高、经济系数高等优点,但也具有晚熟、硫苷含量高、花期遇低温时植株分段结角明显等缺点。1997年从宁油1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9,(3):34-35
为了解常德市近年来油菜的育种现状及方向,以2012~2016年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品种数、油菜籽产量、含油量、芥酸和硫苷含量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6年常德市参试品种累计166个,其中常规品种占11.44%,双低品种占92.17%;油菜籽平均产量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比对照品种低,表现为减产,2012年、2016年表现为增产;各年油菜籽平均含油量均比对照品种高,高含油量为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方向;芥酸和硫苷含量各年间及各品种间变辐较大。  相似文献   

6.
《农家顾问》2016,(4):38
正华油杂137是由华中农业大学和武汉联农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两系杂交油菜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5年参加湖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含油量41.42%,芥酸含量0.2%,饼粕硫苷含量27.22微摩尔/克,品质达到"双低"油菜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7.
“双低”油菜是指菜籽中芥酸含量在1%以下、菜饼中硫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g的油菜品种。油菜中芥酸含量高,其产品油食用后会使人体的心肌受损,不利于身心健康。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无公害农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用“双低”油菜籽加工成品油,品质优良,能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同时,“双低”油菜的饼粕可直接用作饲料,提高了种植油菜的经济价值。冕宁县现已大面积引进“双低”杂交油菜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加工,先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华协1号为甘蓝型春性、双低、高油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芥酸含量低于2%,硫苷含量28个微克分子以内,含油率46-47.98%。为验证华协一号在青海省高位水地的适应性、抗逆性及产量效果,2006年由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从甘肃省引进,在化隆县设置了生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青杂七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油菜所培育的我国北方春油菜区高产、优质、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青杂7号属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2009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平均芥酸含量0.4%,饼粕硫苷含量19.25微摩尔/克,含油量48.18%。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06,(9):32-34
中油杂2号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半冬性中熟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175厘米,单株有效角果360个左右,每角粒数17~21粒,千粒重3.6克左右。芥酸含量0.90%、硫苷含量为20.70微摩尔/克(饼),含油量40.86%  相似文献   

11.
优质双低油菜,是指品种的芥酸含量低于1%,硫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且产量和抗性等性状都是较优秀的一类油菜品种。由优质双低油菜加工而成的菜油是优质菜油,优质菜油的芥酸含量低,且人体易于吸收,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油。双低油菜的用途很多,除了用作优质植物油的加工,其饼粕  相似文献   

12.
双低油菜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生物混杂和机械混杂等方面的原因,其芥酸和硫苷含量会逐步提高。要保持双低品质,在栽培中必须注意防杂保纯:一是必须实行统一供种和年年换种。一定要严格按照“双低油菜种子生产程序”繁殖、制种。种子经检验合格后,按标准精选包装,再按正规渠道销售给农户。农户不要自己留种,要年年使用合格种子。  相似文献   

13.
油菜是南通市主要油料作物,但过去种植的油菜品种属双高(高芥酸、高硫苷)品种,含油量低,油品质量不高.饼粕绝大部分作肥料处理,附加值低,种植油菜的综合效益不高。为提高油菜籽品质,增强农产品竞争力,1999年以来,南通市先后承担了江苏省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工程“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双低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产加销一体化开发”两项目;2002年又实施了国家级南通市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际完成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通过项目实施与建设,加快了南通市双低油菜生产发展,提升了双低油菜产业化水平。因此南通市不仅是江苏省油菜生产大市和油菜高产市,而且成为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和国家双低油菜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熊飞 《农家参谋》2008,(10):10-10
目前,各地推广的油菜品种较多。仅在一个基层县市,销售的品种就多达十余个甚至数十个,而且每年还有新的品种在不断推出。面对众多的油菜品种,农户该如何选择呢?1.选择优质油菜良种与普通油菜相比,优质油菜具有"三高、两低"(含油量高、油酸及亚油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芥酸及亚麻酸含量低、硫苷含量低)突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我们推广的油菜品种无论是“双高”(高芥酸、高硫苷)油菜品种,还是优质的“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品种;不管是常规的油菜品种,还是杂交的油菜品种,它们都是甘蓝型,原产欧洲,遗传成份单一,以致抗性较差,产量较低。在油菜生产上,菌核病为害普遍而严重,一般损失产量2~3成,严重者达5成以上。目前国  相似文献   

16.
双低油菜是指油脂中芥酸含量低于1.0%,同时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品种。双低油菜因其优质(不仅油品是高营养保健油,而且饼粕无须脱毒就可直接饲喂畜禽等)将取代双高油菜和单低油菜。  相似文献   

17.
张春雷 《农家顾问》2010,(11):32-34
1.如何选择油菜品种?种植油菜选择优良品种是获得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广大农户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如何选择优良品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选择"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是指低芥酸、低硫苷的油菜品种(含量分别不超过1%和30微摩尔/克)。由于芥酸含量低,  相似文献   

18.
“沪油16”是采用品种(系)间杂交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种子含油率41.22%、芥酸含量为0.71%、硫苷含量为20.62μmol/g。该新品种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菜籽产量达2387.3kg/hm^2,比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2”增产11.4%。沪油16适应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上海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沪油15”双低油菜新品种,成为我国第一个申请国家品种保护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据专家介绍,该新品种不仅芥酸、硫苷含量优于国家标准,而且含油率比普通油菜品种高出3~4个百分点,平均1/15公顷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综述浙江省优质油菜的育种进展,"九五"期间育成了浙优油1号和浙优2号,实现了浙江省单双低优质油菜零的突破;"十五"期间育成的双低油蔬两用型油菜新品种浙双72,使浙江省油菜从双高(高芥酸、高硫苷)走向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十一五"期间育成的浙油18是浙江省首个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该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使浙江省油菜实现了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的转变。"十二五"育成的油菜新品种浙油50和浙大619现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与以往育成品种相比,浙油50产量、含油量和株型等主要性状取得重大突破,使浙江省油菜生产从双低走向双低高油。在此基础上正向双低高油酸育种迈进,使食油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