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馬匹繁殖率和改良速度的因素主要是:母馬空怀、孕馬流产和幼駒产后死亡等三个方面。近两年来,由于正确地貫彻了“本交与人工授精并举”的大牲畜繁殖方針,无論是在配种数量上或者受胎效果方面都有所提高。由于各生产队重視了接产护駒工作,幼駒死亡率也显著地下降。但目前突出的問題是孕馬流产率仍然比較高,因而影响了繁殖和改良效果。 現将几年来吉林省农安县人工授精配种流产情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九台县卡伦公社幸福大队第三生产队,有一匹粟色母馬于1965年4月5日产了双駒,一为母馬駒,一为公騾駒。馬产双駒并非罕見,但馬騾共胎則十分稀少。該母馬为本地种,1963年曾配种怀了头胎,但因故流产,此为第二胎,該母馬于1964年4月17日(阴历三月初六)开始发情,于同月24日(阴历3月13日)上午用黑色白嘴白肚十五岁公驴(关中公与本地母的后代)人工輔助配种一次;次  相似文献   

3.
鎭賫新生农場第11分場,自从1961年有专人負责本場役馬的繁殖工作以来,三年中馬匹的配种妊娠率有了显著的提高。1960年以前的妊娠率达不到50%,1961年以后所飼养的将近30匹役用母馬三年的妊娠率都在90%左右。血駒的妊娠率更高。本場的这些母馬負有使役和繁殖的双重任务。虽然匹数不多,但在头几年的配种工作存在了不少的問題,产駒率不高。通过了三年的实际观察,我  相似文献   

4.
我場自1958年开始有計划的实行馬匹繁殖改良工作,几年来平均受胎率为78.9%,各年受胎率为:1958年是87.1%,1959年是85.7%,1960年是83%,1961年是79.5%,1962年是76.5%,1963年是75%,1964年是65.4%,逐年有所下降。特別是产后母馬的配种受胎率較低,据1963和1964年两年配种情况的統計,共交配产后母馬74匹,受胎53匹,受胎率仅71.6%。每年配种母馬,除少数新轉群及少数空怀母馬(上年配种未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紹了从鼻疽阳性母馬群中培育健康幼駒的經驗和成績:(一)鼻疽阳性母馬在集中隔离和参加使役的情况下,利用健康公馬配种,所产駒数和成活率虽稍逊于健康母馬,但仍是增加馬匹和扩大健康群的一个可取的途径。(二)鼻疽阳性母馬所产幼駒,在鼻疽区飼养期間越长,则阳性检出率越高,故一般不宜过长。(三)从鼻疽阳性母馬所产的駒中,可以培育出大批健康駒。但应在哺乳和检疫过程中注意飼喂和护理,以免因病弱淘汰或死亡。(四)被隔离的假定健康幼駒,应采用隔月多次检疫,及时清除患馬。(五)从鼻疽区培育健康幼駒的工作,必須有适当的組織措施和技术措施,及时清除或分群飼养活动型或开放性鼻疽馬,以免幼駒在培育阶段,被病馬感染。  相似文献   

6.
察北某馬場苏高血460号母馬所生的一匹母駒,日龄两个月。于1961年5月6日发病(当該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叙述苏联純(高)血品种馬与河北省坝上地区蒙古馬杂交改良的結果。坝上地区和內蒙高原相連接,馬匹改良范围有五个县。从1951年至1957年共設人工授精站29处,种公馬86匹,配种母馬总数43,380匹,至1956年估計成活杂种駒数为7674匹(表1),現仍在該地的杂种馬有3329匹。这次調查的各年龄杂种馬925匹,占現有杂种馬总数的27.8%;特別着重調查四岁及五岁馬,其中四岁杂种馬156匹,占这一年龄总数的87.6%,五岁的82匹,占这一年龄总数的93.2%(表5)。  相似文献   

8.
我們于张北县郝家营配种分站,試作3种公馬精液混合輸精的試驗,現将試驗观察的初步情况报告如下,供各地参考:一、基本情况:本站共有苏純血种公馬3匹,要配直径20—30华里范围內的民馬。种公馬精液貭量如表1。所配母馬的飼养管理也不算好,日常飼草是莜麦秸,只在使重役时每馬每日才貼精料2市斤,因而母馬  相似文献   

9.
五○年蘇聯輸入四二匹高血種公馬到雙城種馬埸,當年即接受蘇聯先進科學技術進行兩個站人工授精配種,翌年即設立十二個人工授精配種站,五二年設立十三個人工授精配種站,今年設立十四處人工授精配種站;三年來,雙城普遍出現了蘇聯种馬繁殖出來的改良洋馬駒,人工授精配種已在雙城取得了人民的信仰與歡迎。  相似文献   

10.
某馬場於1956年4月中旬開始至6月底分娩的217匹母馬中,有82匹發生流產,佔分娩马數的37.88%;正產駒於產後死亡15匹,佔6.91%;並有部分幼駒在生後一月左右發生關節炎。該場馬匹是群牧,一般不進行補飼,但僅對個别瘦弱馬或在牧草不足時,也作少量補飼。我等對該場這次發生的大批母馬流產,進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張家口專區陽原縣繁殖牲畜素有習惯,在繁殖驢騾上創造了許多实踐經驗,1954年全縣有繁殖適齡母驢3,900多头,母馬600多匹。种公畜80头(全係私营,其中公馬27匹、公驢53头),平均每头公畜負配60头左右,在配种方面受配總數3,342头,其中公馬配母驢811头,受胎509头,受胎率達62.8%,茲將私营配种戶养畜戶積累的繁殖驢騾經驗綜合介紹於下,以供各地在提倡繁殖驢騾上作为  相似文献   

12.
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生产队联合举办馬匹人工授精站,嫩江地区已經发展到全区十二个县九十处。今年共配母馬12,731匹受胎率平均达百分之76.2%。比全区国营配馬站平均受胎率(74.1%)还高。其中达到90%以上的有十个站。发現了配种幅度越来越大;配种效率越来越高;配种成本越来越低;要求建站的越来越多;人工授精影响越来越好的局面。已經被人們公认是一条多快好省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途径。生产队办馬匹人工授精站是1962年在拜泉县  相似文献   

13.
一、稀释液:稀释液在人工授精中关系着精子生存、配种效果及有效地扩大种公畜利用率。因此在今年人工授精工作中,全体干部对这項工作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具体結果如下: (一)馬奶稀释液: 1.作法:挤奶时要选择刚产駒健康的母馬,先用清水将乳房洗淨,再用毛巾擦干,奶挤出后,用八层紗布滤过,然后用蒸气灭菌15—20分钟,或煑沸10分钟,取出后使其溫度下降,再用八层紗布滤去上层脂肪即可应用。 2.效果:利用馬奶可以将精液稀释到1:10—15倍,而准駒效果高于1:3蔗糖稀释。如:德发站卡法号  相似文献   

14.
来信問及:有些老鄉說幼駒吃了母馬初乳,可以毒死,因而他們多把初乳挤掉,不讓幼駒吃,对嗎? 據我們了解,初乳如果能够毒死幼駒,是不可能的事。而且相反,初生幼駒都應該吃到初乳。因为初乳中含有豐富的营养物質,它們都是幼畜所特別需要的。  相似文献   

15.
1949年原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由长春、农安一带选购一批大部分經过敌伪时期改良的杂种母馬,同年并由部队拨入一批母馬子铁岭种畜場飼养,有計划的用阿尔登优良种公馬杂交改良,逐步培养成一个新型馬羣。10多年来由于紧紧抓住了选种选配、母馬飼养管理、幼駒培育各个环节,目前已培育出一批低身厂躯、体貭坚实、輓力大、速度快、持久力强的輓用型馬,在1958年11月份全国种畜工作現場会議上光荣的詖命名为“铁岭輓馬”。为了进一步的掌握鉄岭輓馬的輓曳能力,本年5月12日到15日三日间,在沈阳农學院、盘山馬場、鉄岭农专有关人員帮助指导下进行了第二次“鉄岭輓馬”工作性能測驗,同时用阿尔登和本地馬作对照。因經驗不多,測驗匹数又少,可能在測驗結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工作中,对配后母馬做早期妊娠診断,常常发現有与早期妊娠同样的起着生殖系統妊娠变化的假妊娠情况,使得早期妊娠診断发生困难,甚而使一少部分母馬錯过整个配种季节而造成空怀。在1957年以后对18—40天具有妊娠相同的征  相似文献   

17.
兩年來(1954—1955)我們在張北縣台路溝配种站進行了提高受胎率的調查研究工作。在过去这兩年中,我們較多地注意了当地母馬發情規律的观察,目的在於給掌握發情適时配种找出根据。现將这方面所得材料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研究母马产后排卵的规律对提高马匹繁殖率是很重要的。关于母马产驹后第一次发情的问题,А.П.司徒监佐夫在“家畜产科及母畜科学”(陈北亨等译,34页)一书中提到:“马在产后第五天(时常是在7—12天)出现发情兴奋期……”。Х.И.瑞沃特科夫在“马匹配种原理”(董伟译,138页)中“建议产驹母马在产后第六天开始每日试情至表现发情时为止……”。黑龙江省农民也认为母马产后第七、九天配种(所谓配血驹)效果最好。经过调查,在黑龙江省,产后母马的发情和排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配种工作中,以不同年龄、不同品系的苏純血和苏高血种公馬的混合精液給当地蒙古母馬进行了輸精。結果比同一时期的单一种公馬的精液輸精,受胎率提高了8—11%(詳見下表)。从这一实例說明了混合精液輸精是可以提高受胎率的。这次試驗是在配种不太适时的坝上(张家口专区的塞外,接近內蒙古草原)常溫摄氏20—24°(变度为  相似文献   

20.
河北康保县家畜配种站在1963年的配种季节中,我們遇到不少的母馬发情后期才来站检查配种,有的母馬来站时已經排卵滤泡壁变厚,甚至形成黄体。按照常例,这时进行授精是不必要的。因受精机会不大。1963年我們对这样的母馬授精数十匹。以期探明受胎的可能性究竟多大。我們得到了如下的結果(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排卵虽已发生,但只要黄体尚未形成,进行授精还是有效果的,而且在排卵发生当时授精更为必要,因此值得在实践中应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