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世江  张继宁  刘洁 《蔬菜》2009,(12):36-39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早在13世纪就有记载。1878年始由俄国学者worolin氏发现其病原,并命名。任何十字花科蔬菜的感病品种都会被这一病原菌侵染。在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情况下可导致十字花科蔬菜产量严重下降,甚至绝收,而且发生过根肿病的田间、土壤将长期带菌,不再适宜栽培十字花科蔬菜。因此,该病严重威胁着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妙晓莉  孙丙寅 《蔬菜》2017,(9):72-73
针对近年来根肿病已成为制约太白县十字花科蔬菜生产的突出问题的现状,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研究探索,掌握了当地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病规律,提出了加强检疫、加强管理、以菌治菌,并辅以相应的化学防治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妙晓莉  孙丙寅 《蔬菜》2017,(9):72-73
针对近年来根肿病已成为制约太白县十字花科蔬菜生产的突出问题的现状,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研究探索,掌握了当地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病规律,提出了加强检疫、加强管理、以菌治菌,并辅以相应的化学防治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又称根瘤病,1877 年由俄国学者Worolin 氏发现其病原,并命名为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属真菌之鞭毛菌亚门根肿菌纲。根肿病为世界性病害,多发生在温带地区。 任何十字花科蔬菜的感病品种都会被这一病原菌侵染。在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情况下可导致十字花科蔬菜产量严重下降,甚至绝收,而发生过根肿病的田块,土壤将长期带菌,不再适宜栽培十字花科蔬菜。该病在欧洲各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亚洲的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发生已久,且普遍严重。  相似文献   

5.
丁国强 《长江蔬菜》2010,(13):44-44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专门侵染十字花科作物的病害,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芥菜、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一旦发病,防治难度大,损失很严重。因为消费习惯的原因,上海蔬菜生产中十字花科绿叶蔬菜大约占有60%的面积,由于耕作制度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普遍。  相似文献   

6.
针对根肿病严重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现状,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症状识别、发生特点入手,提出了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试验目的。近年来,上海郊区叶菜类蔬菜的种植面积增长较快,致使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日趋加重。该病的发病盛期不仅从原来的9~10月份提前至6~7月,而且还后延到11月上、中旬。为控制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与危害,我们引进了德固萨太平洋有限公司生产的庄伯伯农药进行试验示范,摸索其应用技术与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危害大、防治困难,近年来成为阻碍威宁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该文介绍了威宁县蔬菜根肿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并从轮作换茬、规范农事操作、选用耐病品种、育苗期消毒、大田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蔬菜根肿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真菌芸薹根肿菌侵染所致,俗称根癌病,主要危害甘蓝、花椰菜、大白菜等作物。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上海地区首次发现根肿病,严重危害叶菜类蔬菜的生产。根肿病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株根部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或散落在土壤中,适应能力强,可在土壤中存活7~8年。土壤pH值为5.4~6.5时,适宜发病;pH值在7.2以上时,病害发生变轻,转为隐性潜伏。近年来,根肿病在闵行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防治方法,缓解其对蔬菜生产的影响,首次在根肿病发病严重的设施菜田开展碳酸氢铵熏蒸防治不结球白菜根肿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区域根肿病菌为2号生理小种;碳酸氢铵处理土壤后根肿病发病率明显降低,防效在50%以上;碳酸氢铵处理后土壤pH值显著上升,但仍处于根肿病适宜发病pH值范围,表明碳酸氢铵熏蒸防治白菜根肿病的机理可能为杀灭根肿病菌孢子。  相似文献   

11.
正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以下简称根肿病)是目前上海绿叶菜生产中最为突出的土传病害,由于防治难度大,处理成本高,一旦发病,很难彻底根治,严重影响整个种植区域的蔬菜生产。1蔬菜根肿病的发生规律根肿病俗称根癌病,由鞭毛菌亚门真菌芸薹属根肿菌侵染所致,属于专性寄生物,一般只危害十字花科作物。发病症状为在病株主根和侧根上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肿瘤,轻则造成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株型矮小,叶片颜色变淡,重则整株  相似文献   

12.
根肿病为十字花科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大,防治难。为探明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有效的生态防控方法,作者开展了每茬轮作、每2茬轮作、2茬青菜1茬其他作物轮作、周年轮作等4种轮作模式防治小青菜根肿病的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轮作模式中当季小青菜均未发生根肿病,说明轮作可有效预防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轮作换茬过程中,将发生根肿病的植株残体带至田外销毁,减少了田间根肿病病菌休眠孢子的数量,降低了蔬菜根肿病的发生几率,从而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一些地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时有发生,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加强对该病的有效防治,是促进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措施。1发病症状此病能侵染大白菜、油菜、芥菜、萝卜及甘蓝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发病初期地上部症状不明显,以后生  相似文献   

14.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俗称根癌病,原属植物检疫对象,现在全国大部分菜区均有发生,可危害甘蓝、花椰菜、萝卜、大白菜、小白菜、荠菜、雪里蕻、芥菜和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其中以芸薹属蔬菜受害最重。现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识别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蔬菜》2012,1(7):19-21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研究新进展李金萍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菜蔬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蔬菜》2012(8)十字花科根肿病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及山东青岛等地迅速扩大,危害十分严重,制约着我国十字花科蔬菜产业的发展。根肿病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经过几十年的  相似文献   

16.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我国蔬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可为害大白菜、小白菜、芥菜、萝卜、荠菜等100多种栽培和野生十字花科蔬菜,尤其是在我国南方长年连作、排水不良、提早播种栽培的酸性土壤中发病更为严重。浙江省景宁县一般发病株率可达15%~30%,严重的可达40%~50%,已成为蔬菜优质高效栽培的限制因素之一。为有效控制根肿病的发生蔓延,笔者经试验探索,初步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有效可行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福帅得(氟啶胺)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肿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中流行的一种土传病害,在我国的云南、四川等南方省份蔬菜种植地发病较重,目前有效地防治比较难.本文通过2006-2007年两年的新型药剂筛选试验,筛选出"福帅得"对根肿病具有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在推荐剂量下其防治效果稳定在80%以上,而且对作物安全,增产作用明显,该试验药剂(福帅得)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于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严重阻碍我国十字花科作物的产业发展.本文综述了土壤湿度、温度、酸碱度、营养元素、微生物对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病的影响,以期为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彭震 《蔬菜》2012,(11):35-36
研究了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规律,认为一般温度在10~30℃之间,土壤相对湿度为60%~98%时,适合病菌孢子的活动,十字花科蔬菜容易发病。提出以轮作、改良土壤、高畦栽培等农业防治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日本十字花科作物的抗根肿病育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由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明起的根肿病,是危害十字花科作物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日本,于1892年首次报道在甘蓝和芜菁上发生,1978年则开始在大白菜上发生。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根肿病在日本发生面积较小,发病也不严重。自1965年以来,若干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地区的根肿病,其发病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率都在急剧增加,在日本到处可见,特别是中北部地区,更是个棘手的问题。无疑,集约化种植十字花科作物会增加土壤中的菌量,而土壤的高浓度病菌又会降低化防效果,以至于不得不改种别的作物。根肿病是十字花科作物的经常性威胁,特别是甘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