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高温强光危害夏季高温天气较多,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把棚内温度降下来,则蔬菜在高温下极易出现旺长、萎蔫、日灼、落花、落果等问题。一般情况下,茄果类蔬菜白天应将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应将温度控制在15℃~16℃;瓜类蔬菜白天应将温度  相似文献   

2.
夏天由于棚内温度过高(中午时棚内最高气温达到40℃左右),导致棚内种植的蔬菜生长不良,像西红柿叶片叶缘出现灼烧状,落花落果现象严重,辣椒则出现大量日灼果及脐腐病果,豆类蔬菜则表现落花落荚严重等等,而这些都是因为棚内温度过高出现高温障碍引起的。那么菜农应该如何降低棚内温度,预防棚内高温障碍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3.
正冬天大棚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温度的影响,大棚蔬菜在不加温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常用而又效果好的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蔬菜正常生长。多层膜覆盖一层棚膜的保温性能较差,当外界气温低时,棚内为0℃左右就会出现冻害。因此需要多层覆盖薄膜来保证棚内温度。做到"三膜一帘"覆盖,即覆盖大棚膜、小棚膜、地膜、大棚上再加盖草帘,当外界气温降到-5℃,棚内一般也不会发  相似文献   

4.
陈丹  范万新  梁萍  梁运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29-3630,3674
对桂南地区春季塑料大棚内外的光温湿特征的观测分析表明:棚内透光率很低,仅为52%~59%,晴天相对较高,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平均增温1.3~2.6 ℃,多云天气增幅最大,阴天最小;晴天棚内20:00~6:00气温出现"温度逆转",降幅为0.1~1.2 ℃;最高气温晴天及多云时棚内高于棚外7~9 ℃,阴天高3 ℃;最低气温晴天及多云时棚内出现"温度逆转",但不足1 ℃;棚内各土层平均温度增温效果阴天与多云天气接近,增温2~3 ℃,晴天地表0 cm负增温1.2 ℃;晴天及多云天气棚内12:00~16:00前后地表温度达到40 ℃以上;平均相对湿度棚内均高于棚外2%~4%,但中午前后高温时段棚内空气湿度低于棚外4%~8%,以晴天影响大,阴天小.  相似文献   

5.
一、日光温室蔬菜日光温室蔬菜以黄瓜、番茄、茄子、西葫芦、丝瓜等果菜为主。(一)温度调控春季气温回升较快,要重视通风,调节棚内温度,白天22~28℃,夜间14~16℃。当棚内温度上升到30℃时开始放风,一般采取顶部扒缝通风,随着外界气温逐步上升而逐渐加大通风量。下午4~5点外界气温迅速下降前,及时覆盖草苫,以确保棚内温度始终维持在适宜蔬菜生长的范围内。中午棚内气温不高或白天刮大风时一般不通风或少通风。后期温度过高,  相似文献   

6.
1高脚苗 棚内高温高湿易形成高脚苗,因此,管理上要控水、降温,促进根系生长,抑制胚轴伸长.一般喜温蔬菜白天控制温度在15℃~20℃,夜间12℃~16℃;喜凉蔬菜白天8℃~10℃,夜间5℃~6℃.  相似文献   

7.
<正> 春季气温变化大,大棚易出现高温危害现象,管理不善使蔬菜因高温而造成萎蔫,叶片下垂,新根发生受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叶色浅而缺乏生机。春管应抓好以下四点: 1 加强通风透光,增加光合作用。通风不仅有利于调节空气,使棚内空气新鲜,而且能排除棚内肥料分解所产生的有害气体。通风还可以接受阳光的照射,增加蔬菜的光合作用,通风一般掌握在外界气温上升到18℃左右时,可逐步通风换气,调节温度。 2 控制适宜温度,防止蔬菜徒长。各类蔬菜都有自己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如番茄生长过程中的适宜温度为20~25℃,因此大棚番茄的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黄瓜比番茄所需温度略高,一般所  相似文献   

8.
<正>进入冬季,棚室蔬菜易受低温影响,尤其是一些旧大棚,保温性能较差,遇寒流袭击时棚内温度在10℃以下,蔬菜生长易受低温影响,必须提早采取预防措施。低温影响叶片受害:低温会使叶片光合作用减弱,营养物质制造减少,出现植株衰弱、僵果、坐果不良等现象。子叶期受害:表现为子叶边缘失绿,出现镶白边,当温度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一、温度管理(一)严控温度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棚内白天温度和夜间温度不断升高,加之棚室覆盖物未撤掉之前,保温性较强,特别是一些保温性较强的新棚,容易出现夜间温度较高的情况,促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容易出现徒长现象,并可能导致茄果类蔬菜膨果慢,生理性病害多发。因此,必须及时观察刚开始拉棚时棚内的温度,黄瓜、茄子、西红柿等喜温蔬菜的最低温度应控制在13~15℃,西葫芦等喜凉蔬菜的最低温度控制在10~12℃,这样既有利于叶片白天制造的光合产物进行转移、分配,养根、促棵、攻果,又能拉大昼夜温差,减少呼吸消耗,控制旺长。  相似文献   

10.
冬春季节大棚栽培蔬菜要经过漫长的低温阶段,如果大棚内保温措施不力,就会出现"大棚逆温"现象,即棚内最低气温比外界最低气温还低,这种现象在午夜前后最为明显.一般大棚的气温比棚外低0.5℃~1℃,有时甚至在0℃以下,蔬菜幼苗对此非常敏感,易发生冻害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利用沼气燃烧对大棚增温时,棚内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几种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点燃8盏沼气灯的大棚,棚内气温比无沼气增温大棚平均提高4.4℃,在06:00左右时两者的差异最大,达5.7℃。大棚内的CO2浓度明显升高的时间段为07:00—09:00,在08:00左右时,沼气处理棚内的CO2浓度最高,达2 200μL/L,比对照棚内的CO2浓度增加了接近3倍,使棚内蔬菜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大雪覆盖的温室和大棚,要立即除雪,防止棚室被大雪压塌;对于无法除雪的超大塑料大棚,应在内部加设支柱,无法加设支柱的应把棚膜划开让雪落到棚内,以免将大棚骨架压塌。对于育苗温室,除了及时除雪外,还要临时加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防止幼苗受到寒害。对于正在进行蔬菜生产的日光温室,若室内温度降到8℃及以下,则应进行辅助加温。遇连阴天时要注意揭开草苫或保温被,使散射光进入棚内,保证蔬菜正常生长。白天外界温度低于  相似文献   

13.
1带帽苗从播种到出苗,如床土表面干燥,会产生带帽苗。防止带帽苗,要求束土通气良好,若棚内温度较高,播种时苗床要浇透水;播后发现土面干裂,及时撒盖湿润细土。2高脚苗棚内高温高温易形成高脚苗。因此,要控水降温,促进根系生长,抑制胚轴伸长。一般喜温蔬菜白天控制在15-20℃,夜间12-16℃;喜凉蔬菜白天8-10℃,夜间5-6℃。3闪苗从破心长出三叶到苗成龄的整个苗期,如换气过猛,棚内空气温湿度骤然下降,秧苗柔嫩组织猛烈失水,叶缘干枯,叶片萎蔫。如苗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桂南地区夏季单栋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对单栋塑料大棚夏季小气候条件进行观测,并且对比分析棚内外小气候特征。[结果]棚内透光率为76%~79%,晴天相对较高,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平均增温1.1~2.9℃,晴天增幅最大,阴天最小;晴天22:00~06:00棚内气温出现"温度逆转",降幅为0.2~1.1℃;最高气温晴天及多云天棚内明显高于棚外10℃,阴天则为5℃;最低气温晴天及多云天棚内出现"温度逆转",但不足1℃;3种典型天气棚内各土层平均温度增温2.2~4.2℃;晴天与多云天气地表最高温度棚内较棚外增温达15~16℃,最低气温增温则仅为1~2℃,日较差达13~14℃;3种典型天气平均相对湿度棚内均低于棚外3%,但8:00~18:00棚内湿度平均低于棚外8%,其他时次棚内湿度则平均高于棚外3%。[结论]该研究为农业工作者指导夏季大棚生产提供切实的小气候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盛夏高温季节的到来,晴日中午大棚内的温度往往会达到40℃,大大超出了适宜蔬菜生长的最高温度,导致蔬菜出现高温障碍,给种植户带来巨大损失。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一些降低棚内温度及应对蔬菜高温障碍的技巧和方法供菜农朋友参考,希望有所帮助。高温障碍表现特征花芽分化少盛夏高温季节来临,即使是黄瓜、丝瓜等高温作物,也很容易出现雌花数量减少、开花节位提高,有  相似文献   

16.
正春茬蔬菜进入结果期后,如畸形花较多,蔬菜质量差,卖不上高价。造成春茬蔬菜畸形果的主要原因是花芽分化不良,而蔬菜一般从3片叶开始就进行花芽分化。因此从春茬蔬菜定植后,就要培育壮棵,保证其花芽分化正常。一、调控棚温促快缓苗蔬菜定植后,为促其快速缓苗,要求棚内的温度相对高些。一般来说,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较为适宜。当棚内温度超过32℃时注意开口放风,  相似文献   

17.
对桂南地区春季六连栋塑料大棚内外的小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棚内透光率很低,多云天气和阴天为40%、晴天仅为37%;棚内透光率对地温影响较明显,在晴天及多云天气气温较高的10:00~18:00时地温出现"温度逆转"现象,最大降幅达7~13 ℃,但透光率对棚内气温影响不明显;棚内日平均气温增加0.9~2.1 ℃,晴天增温最大,阴天增温最小;棚内各土层平均增温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20 cm土层增温1.8~2.2 ℃,但晴天与多云天气地表出现负增温,晴天高达3.7℃、多云天气也为1.8℃.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了大棚内外离地150 cm处的光照与气温相关方程.  相似文献   

18.
陈旭 《今日农村》2004,(1):26-26
一、防冻。1.盛放热水。如果大棚面积小,可于寒流到来之前,在棚内用缸或水桶盛放热水,以热水气防寒,此法在-4℃至5℃时棚内的蔬菜都不会受冻。  相似文献   

19.
春茬蔬菜进入结果期后,如畸形花较多,蔬菜质量差,卖不上高价。造成春茬蔬菜畸形果的主要原因是花芽分化不良,而蔬菜一般从3片叶开始就进行花芽分化。因此从春茬蔬菜定植后,就要培育壮棵,保证其花芽分化正常。一、调控棚温促快缓苗蔬菜定植后,为促其快速缓苗,要求棚内的温度相对高些。一般来说,白天温度控制在26~32℃,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较为适宜。当棚内温度超过32℃时要将棚上的放风口打开,但要注意分次进行,避免温度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指导苏中沿海地区设施瓜菜生产,对双大棚四膜覆盖全封闭和正常揭膜通风条件下的棚内气温和地下10cm深地温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对双大棚四膜覆盖棚内外气温和地下10cm深地温的相关回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大棚四膜覆盖栽培不管是前期全封闭还是正常进入揭膜通风管理,晴天和阴天棚内气温与外界气温之间都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呈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在苏中沿海地区采用双大棚四膜覆盖栽培,在出现极端低温的情况下,只要加强调温管理,及时采取增加覆盖保温措施,可确保大棚蔬菜安全越冬。双大棚四膜覆盖无论是前期全封闭还是正常进入揭膜通风管理,当晴天上午外界气温达到18℃以上时,都要逐步开启内外蔬菜大棚的通风窗口,揭除小棚膜,增加光照,调节温度;当晴天下午外界气温低于18℃时,要逐步关闭小棚膜和内外大棚通风窗口,以保温防冻,促进蔬菜生长;阴雨天气要尽可能关闭大棚膜,保持棚内温度,防止大棚蔬菜发生冻害伤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