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测不同温度及培养环境对离体绵羊痒螨生存能力的影响,进一步了解痒螨的传播机制,为制定防治瘁螨的有效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置室内外自然温度和实验室恒温条件,以及5种相对湿度:50、60、70、80及90%RH,培养观察绵羊痒螨不同虫态(卵、幼虫、幼虫静止期、若虫、若虫静止期、雌虫、雄虫)的生存发育情况;同时观察痒螨在水、痂皮屑、羊毛、羊粪、土壤、皮组织等6种条件下的生存活力。结果 痒螨的最适生长发育温度及繁殖期在21℃-28℃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痒螨存活时间缩短,绵羊痒螨对4℃低温有一定耐受力,但对35℃以上的高温耐受力较弱。在同一温度下,相对湿度越高,各虫态存活时间越长。结论 体外观察实验表明痒螨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缺乏营养的条件下仍能存活较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嗜热链球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嗜热链球菌采用六种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温度(37℃、42℃、45℃)和培养基不同酸碱度(pH6.5、pH6.8pH7.0)进行培养,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态进行了研究,得出嗜热链球菌的最佳培养温度为42℃,最适酸碱度为pH6.8,最佳培养基为乳酸菌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饲用粪肠球菌发酵活菌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对粪肠球菌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蛋白胨3.2%,酵母粉1%,葡萄糖2.8%,吐温-80 1 ml/L,柠檬酸三铵0.2%,七水硫酸镁0.02%,一水硫酸锰0.005%,碳酸钙1.0%.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7.1+0.1),接种量2.5%~5.0%,温度34~37℃,150 r/min振荡培养.在最佳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粪肠球菌活菌数最高可达8.5×109 cfu/ml.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固体发酵大量生成芽孢的方法,就固体发酵的不同底物(麦麸、糠粉、玉米粉和谷草粉)、湿度、初始pH值和添加物质(碳源、氮源和盐类)等因子进行单因素试验,探索芽孢形成的最佳的培养条件;其次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固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结果表明底物的理化性质对固体发酵生产芽孢影响明显,其中以麦麸为底物进行固体发酵时,促进芽孢形成的能力最强.在以麦麸为底物,温度37℃,湿度为60%,初始pH7.5,添加外源物质为葡萄糖1.00%、蛋白胨2.00%,KH2PO40.50%,MnSO40.05%所形成的固体培养条件下进行48 h的发酵,芽孢生成进一步提高,优化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凝结芽孢杆菌的芽孢产量可以达3.80×1010个/克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2.98×109个/克.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分别对影响植酸酶产生菌L2-2培养基主要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经响应面分析,得到培养基中的3个因素葡萄糖、硫酸铵、植酸钠的最佳组合为:葡萄糖2.57%,植酸钠0.24%,硫酸铵0.30%;培养条件中的3个因素pH、温度、发酵周期的最佳组合为:pH 5.6,温度31.1℃,发酵周期112.8 h。经优化后,黑曲霉L2-2的植酸酶酶活可达15.73 U/mL。  相似文献   

6.
痒螨病为家兔党见寄生虫病 ,危害比较严重。痒螨通过接触进行传播 ,可导致整个兔群发病。病兔以皮肤炎症、剧痒 ,消瘦为主要外部特征〔1〕。关于痒螨病兔的血液变化情况未见详细报道。为探讨痒螨对家兔血液的影响 ,笔者对 1 0只健康兔和 6只病兔进行血细胞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用兔选用新西兰白兔 1 6只 (由本中心提供 ) ,包括1 0只健康兔和 6只轻度感染耳痒螨的病兔 ,体重在2 .2~ 3.1 kg之间。1 .2 抗凝血制备从兔耳缘静脉采血 0 .5m L,加入含有抗凝剂的小离心管内 ,混匀。1 .3 样本分析采用 CELL- DYN…  相似文献   

7.
兔螨病,又叫兔疥癣病,是由寄生于兔体表的疥螨或痒螨引起的一种体外寄生性皮肤病,又称“生癞”、“石灰脚”、“干爪病”等,其中以寄生于耳壳内的疥螨病最为常见,危害也较为严重,其次为寄生于足部的足螨病.1 病原与流行特点寄生于兔的螨已经发现的有痒螨科、疥螨科等五科,而较常见的有4种:痒螨科的兔痒螨和兔足螨、疥螨科的兔疥螨和兔背肛螨.痒螨和疥螨的外形大小与结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耳痒螨病是由耳痒螨属(Otodectes)的螨引起的,螨虫多寄生于兔、犬或猫的耳内.肉兔耳痒螨病是由寄生于肉兔体表的兔痒螨(P.communis cunicoli)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以剧痒及各种类型的皮肤炎症,形成糠麸样痂皮、蜕皮和消瘦为特征.其传染性很强,以接触感染为主.轻者使患兔消瘦、掉毛,严重时引起病兔的死亡,给养兔业造成很大危害.2004年10月,在动物生理学教学实习过程中,笔者发现购买的实验兔可能患有肉兔耳痒螨病,立即对供应实验兔的3家小型养兔场进行追踪调查,确诊为肉兔耳痒螨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确定了影响航天诱变黑曲霉ZM-8菌株在小麦秸秆为主要原料产纤维素酶的各单因素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分别对其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含氮量和加水量是影响产酶的最主要因素,其产酶培养基组分的最优组合为:最佳氮源为碳酸铵、含氮量1.4%、料水比为1∶2、小麦秸秆粉与麸皮之比为4∶1;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是影响产酶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其产酶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96 h、pH值为6.5、接种量为4%;在优化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下,其FPU和CMC的酶活分别为6.57 U/g和22.38 U/g。  相似文献   

10.
兔疥螨病也称为兔螨病,俗称"生癞",是由疥螨科、痒螨科、肉食螨科的螨类寄生于兔体表或表皮内能引起患兔产生剧烈痒觉和各类皮肤炎为特征的一种慢性体外寄生虫病。其中疥螨科螨(包括疥螨属、背肛疥螨属、膝螨属等)和痒螨科螨(包括痒螨属、足螨属、耳痒螨属等)寄生最为常见。兔螨病还可引起人的螨性皮炎等。兔螨病不仅影响养兔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