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南疆三地州地处塔卡拉玛干沙漠周围的大小绿洲,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农村能源消费是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了解该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农户能源消费选择的因素。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南疆农村地区居民照明以电为主;日常炊事以秸秆、薪柴等为主;取暖以煤炭为主。影响农户消费选择的主要因素是资源可获得性、家庭经济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越高,煤炭、秸秆、柴薪等非商品性能源消费越低,而煤炭和电力等商品性能源消费比例越高。像天然气、煤气等在基础设施上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商品能源和太阳能、沼气等需要技术投入和政策支持的新型能源的消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政策。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农村家庭能源可持续消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重庆市域内14个村565户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及相关问题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调查地区农村人均家庭能源消费为1332.0 kgce,能源消费水平与温饱型经济水平基本一致;在农村家庭生活用能结构中,生物质能占总消费量的82.8%,煤炭占12.0%,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仍主要依赖当地自然资源;在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活观念相近的条件下,农村家庭人均能耗与家庭经营人均收入和人均生猪饲养量正相关,与户均人口负相关;电能在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较小,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呈适上升趋势,而天然气是未来农村居民的首选能源.  相似文献   

3.
庄浪县农村多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式取暖方式,冬季取暖以燃烧原煤为主,辅之以燃烧柴薪,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通过开展农村节能技术开发研究与示范推广模式,结合农村住宅建筑节能材料应用与测试项目,有效的改进了庄浪县冬季用能结构,有效减少了室内热量外散,保护了环境,达到了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重庆市域内14个村565户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及相关问题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调查地区农村人均家庭能源消费为1332.0 kgce,能源消费水平与温饱型经济水平基本一致;在农村家庭生活用能结构中,生物质能占总消费量的82.8%,煤炭占12.0%,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仍主要依赖当地自然资源;在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活观念相近的条件下,农村家庭人均能耗与家庭经营人均收入和人均生猪饲养量正相关,与户均人口负相关;电能在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较小,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呈适上升趋势,而天然气是未来农村居民的首选能源.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村能源消费方式、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政策建议,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安排,受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的委托,国家统计局保康调查队于8月26-27日,对保康县农村沼气建设与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队分别深入黄堡镇黄堡村、黄龙沟村,过渡湾镇二堂村、倒座庙村沼气农户家中和寺坪镇蒋口村养殖场小型沼气工程业主家中,详细了解沼气的建设、使用、管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等。围绕农村沼气利用、沼气设施建设、管理、维护和相关培训、推广以及农户对沼气使用的意见和建议等与沼气用户进行深入座谈。  相似文献   

6.
济南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中的半结构访谈方式对经济较发达的济南市农村地区10个村的250户农户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54.8%的受访农户达到小康水平,其家庭生活用能消费是贫困户的6倍、温饱户的2倍;并且小康户液化气的消费量是温饱户的6倍。家庭用能主要是煤、电、液化气,很少用秸秆等生物质能。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及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层次低等农村能源开发利用问题,采用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农村东部、中部、西部、东北4个地区的划分方式,对我国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及开发利用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近年来我国农村能源产业总体表现出良好态势;2)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不同地理位置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各不相同,东部地区能源使用多元化,中部、西部地区完善农村电网工程,加大新能源使用力度,东北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解决冬季采暖问题;3)我国农村能源体系存在推广落后、发展基础设施落后、政策落后等问题。由于不同地区生活习性、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发展原因不尽相同,资源禀赋、农村能源供需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农村能源,完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是解决农村能源建设问题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通渭县农村能源资源潜力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考虑通渭县地理环境特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农村生活能源特点等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组织实施实际资料调查,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方法)对通渭县农村生活能源潜力进行了估算,对农村能源目前利用状况进行了评析,得出通渭县农村生活能源仍以传统生物质能为主,自产能源资源潜力十分有限,尽管清洁能源、化石能源使用已有一定基础,但生活能源消费及利用方式与当地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影响着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绥化市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所调查的用户中,能源消费所占比例居前4位的分别为秸秆、电力、煤炭和薪柴。提出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中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服务体系滞后等主要问题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开发秸秆能源利用技术等促进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合理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南疆三地州地处塔卡拉玛干沙漠周围的大小绿洲,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农村能源消费是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了解该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农户能源消费选择的因素。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南疆农村地区居民照明以电为主;日常炊事以秸秆、薪柴等为主;取暖以煤炭为主。影响农户消费选择的主要因素是资源可获得性、家庭经济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越高,煤炭、秸秆、柴薪等非商品性能源消费越低,而煤炭和电力等商品性能源消费比例越高。像天然气、煤气等在基础设施上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商品能源和太阳能、沼气等需要技术投入和政策支持的新型能源的消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政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玉溪市森林资源消长情况和农村再生能源结构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以绿色再生能源为主的多能互补的农村能源方案。并对2000年的薪材需要量进行了预测,对新能源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的下丁家村3种生活能源结构优化方案,与现状结构相比,薪炭林起主导作用且比重有所提高;沼气能和太阳能的利用数十倍地增加;秸杆直接用作燃料的比例由31.6%降至13%;能耗成本降低24.93%~41.17%;全村纯收入增加13%以上。3种优化方案均可变原来的单一结构为多能互补的多维结构,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杨云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2(3):30-32,41
对广南县森林资源现状及消耗量动态分析得出:广南县森林资源的消耗主要是农村薪材的低价值消耗,且消大于长,通过进行农村能源建设,调整能源结构,利用沼气、水电等清洁能源代替薪材,可减少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改善城乡的生态环境和能源供应,研究北京城郊农村家庭的生活能源消费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了调研数据。【结果】电力、煤炭和燃气等商品能源为主要消费对象,煤炭占到生活能源消费的50%以上;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源的消费量大大减少;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的消费较少。当收入水平和能源获取条件变得更好时,城郊农村家庭就会更多消费便捷和清洁的能源。【结论】城郊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这一趋势,对生态环境和能源供应造成新的压力。政府应通过制定政策鼓励能源的清洁化使用,鼓励开发太阳能、无污染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中国薪材利用的基本状况,指出中国薪材资源总体而言是在不断减少的,农村人口不同程度地缺少薪材。其次,文章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薪材消费与相关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在影响薪材利用的相关因素中,与薪材消费相关性由强到弱的因素是乡村人口、人均GDP和人均商品性能源消费量。  相似文献   

16.
北方户用生物质可燃气的用量与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生物质气化可燃气在北方采暖期和非暖期不同的供能方式,进行了用气量及成本的研究与分析计算,得出不同采暖月份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耗气量,并与用用煤、薪材及秸秆采暖所需费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生物质可燃气采暖费用(扣除秸秆原料费)与用煤采暖费用相当;结合地炕采暖,可燃气费用与用薪材、秸秆采暖费用相当。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能在农村能源中的地位与薪炭林建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生物质能一直是我国农村能源的主体 ,多能互补虽然弥补了薪炭林的不足 ,但薪炭林具备了可再生、少污染、成本低、易贮藏、较安全等优点 ,仍被人们青睐。薪炭林不仅提供燃料 ,还可提供饲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 ,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薪炭林作为 5大林种之一的地位应予肯定 ,它的发展趋势良好 ,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西藏农村生物质能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实现西藏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述了西藏能源资源情况,分析了西藏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的特点及潜力,并提出了西藏薪柴替代成略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结果]西藏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和以薪柴和畜粪为主的生物质能,而常规化石能源资源稀缺,石油、煤炭资源比较少,能源消耗以生物质能为主。这种低水平的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使脆弱的高原生态植被遭到破坏,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结论]西藏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改变目前能源的消费结构,积极实施薪柴替代战略,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农村小水电替代目前以生物质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小城镇化进程,重点发展农村沼气,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减少因能源消费对西藏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覃龙江 《农技服务》2009,26(6):146-147
总结了2001~2008年在茂兰保护区开展社区参与能源建设过程中,运用参与式理念,结合区内能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社区参与农村能源建设方式和组织措施及发展方向,实现了保护森林资源、减少薪材消耗量,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改善村寨环境卫生、减少疾病发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等,最终取得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