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潇 《湖南饲料》2021,(1):34-39
产蛋率是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 市场调研发现, 产蛋率不理想, 主要表现在开产到高峰难,病愈后的恢复产蛋不理想,及产蛋高峰维持较短.春季是母鸡产蛋高峰季节,要取得好的饲养效益,必须调整好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进入夏季后有的蛋鸡常产软壳蛋,鸡群虽然产蛋率不低,软壳蛋的数量却增多.蛋鸡生产性能受品种、环境、疾病与饲养管理等影...  相似文献   

2.
刘生梅 《中国家禽》2006,28(21):32-32
商品蛋鸡产蛋高峰前期,是蛋鸡从育成期到产蛋高峰期之间的重要过渡时期,做好蛋鸡产蛋高峰前的饲养管理,是事关蛋鸡产蛋高峰期是否提前,并能否持久的重要环节。笔者就商品蛋鸡产蛋高峰前的饲养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些鸡场和专业户发现鸡产蛋下降就怀疑得了产蛋下降综合征等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要想蛋鸡高产,首先要培育出健康、合格的后备鸡.只有鸡群发育良好、整齐,才能达到按时开产,产蛋率上升迅速,产蛋高峰维持时间长,总产蛋量极高.在蛋鸡生产中,多数鸡群达不到应有的产蛋高峰.原因虽然不少,但是在产蛋前存在的问题最多.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蛋鸡产蛋前后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就产蛋前期、后期的饲养管理总结了10条做法,并详细分析了蛋鸡没有产蛋高峰及产蛋高峰维持不住的原因,以期为广大蛋鸡养殖户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蛋鸡生产过程中,在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蛋鸡场常出现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探究商品蛋鸡产蛋下降原因及对策,对于提高蛋鸡养殖水平、提升养殖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接到许多咨询关于产蛋鸡高峰期无产蛋高峰的电话咨询,并且去了几个鸡舍现场诊断,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产蛋高峰期蛋鸡无产蛋高峰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同时对产蛋无高峰的原因加以分析。希望能给广大养殖户一定的参考意见。什么是蛋鸡的产蛋高峰期?一般蛋鸡的产蛋周期大概为1年,全程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产蛋前期是指蛋鸡开始产蛋到产蛋率达到80%之前,一般日龄大概从21~28周龄之间。产蛋  相似文献   

8.
蛋鸡的产蛋率达90%以上的时期称为产蛋峰期。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的长短,不仅直接反映了鸡群产蛋能力的大小,也影响着产蛋高峰后产蛋曲线的下降幅度,与全期产蛋量有密切关系。因此,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提高蛋鸡的产蛋高峰,才能挖掘最大的生产潜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重视育成鸡的培育1.1选择高产蛋鸡品种。高产蛋鸡品种其生产性能潜力大,选择高产的蛋鸡品种饲养能达到较好的产蛋高峰。1.2保持育成青年母鸡健康整齐。育成母鸡的状态与产蛋高峰期的生产成绩有密切的关系,鸡群体重整齐性好、骨骼坚实、肌肉发达,一般能获得较高的产蛋高峰。因…  相似文献   

9.
养鸡专业户大多注意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而疏忽产蛋高峰过后的管理,使蛋鸡后期的生产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现就蛋鸡产蛋高峰过后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1.适当减料,降低消耗。当鸡群已过产蛋高峰期、产蛋率有下降趋势后,可适当减  相似文献   

10.
正蛋鸡在产蛋高峰前期,要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采用科学的方法保障鸡群正常生长,确保蛋鸡在产蛋高峰时期的生产性能。产蛋高峰前期饲养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产蛋鸡能充分发挥产蛋遗传潜能,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期,提高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适时科学转群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蛋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转群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影响蛋鸡的  相似文献   

11.
蛋鸡产蛋率达90%以上称为产蛋高峰,其持续时间长短不仅直接反映了鸡群产蛋能力的大小,也影响着产蛋高峰期后产蛋曲线的下降幅度,与全期产蛋量有密切关系。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蛋鸡的产蛋高峰,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注重育成鸡的培育要选择高产蛋鸡品种,能达到较好的产蛋高峰。要保持育成鸡健康整齐,均匀度达到本品的技术要  相似文献   

12.
在生产实践中,大多数养鸡专业户十分注重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管理,而当产蛋高峰过后往往疏于管理,使蛋鸡后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养鸡经验,浅谈一下蛋鸡产蛋高峰期过后的管理要点,供养鸡户参考。 1.适当减料降消耗。当鸡群产蛋高峰过后,  相似文献   

13.
蛋鸡养殖中,蛋鸡产蛋高峰期保持的时间指数影响着蛋鸡养殖的直接利润值。蛋鸡在鸡产蛋率为80%~90%时进入了产蛋高峰期,一般产蛋高峰期只有4个月左右,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大大延长蛋鸡产蛋高峰,可直接提高蛋鸡的年总产蛋量。  相似文献   

14.
蛋鸡的产蛋率达90%以上的时期称为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持续的长短,不仅直接反映了鸡群产蛋能力的大小,也影响着产蛋高峰后产蛋曲线的下降幅度,与全期产蛋量有密切关系。因此,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提高蛋鸡的产蛋高峰,才能挖掘最大的生产潜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刘保仓  李敬  袁保京 《饲料工业》2012,33(16):46-49
研究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对规模化养殖蛋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390日龄的蛋鸡2 70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0.05%多能宝)和试验Ⅱ组(0.1%产酶益生素),试验期37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蛋鸡产蛋高峰期后期试验Ⅰ组产蛋率、蛋重下降幅度均较低,同时,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试验Ⅰ组日采食量较对照组和产酶益生素组高.试验表明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多能宝)具有抗热应激、减缓蛋鸡产蛋高峰后期生理机能衰退,改善蛋鸡后期生产性能的作用,产酶益生素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蛋鸡业的快速发展,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因素越来越多的凸显出来。提高蛋鸡饲养经济效益,在竞争中获胜,向规模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蛋鸡养殖户必须考虑的问题。充分发挥蛋鸡的遗传潜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成本、增加产蛋总量等则是有效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1产蛋期的饲养管理1.1产蛋高峰前期和产蛋高峰后期产蛋高峰期间,应注重营养的补充特别是氨基酸、钙质和维生素的补充。强化日常饲养管理,在蛋鸡开产后,切忌为达到产  相似文献   

17.
在蛋鸡生产中,大多数养鸡者十分注重产蛋高峰期的管理,而当产蛋高峰期过后,往往疏于管理,使蛋鸡后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根据笔者的多年养鸡经验,浅谈一下蛋鸡产蛋高峰过后的管理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蛋鸡生产中,蛋鸡产蛋高峰期保持的时间长短影响着蛋鸡养殖的直接利润值。蛋鸡产蛋率为80~90%时进入了产蛋高峰期,一般产蛋高峰期只有4个月左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提高蛋鸡的年总产蛋量,进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分析与防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之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笔者对江苏省射阳县206户蛋鸡养殖户调查发现,蛋鸡非生理性产蛋率下降现象增多,应开产鸡群开产日龄推迟,产蛋高峰和维持时间延迟或缩短等情况较普遍,产蛋率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中,大多数养鸡专业户十分注重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管理,而当产蛋高峰过后,往往疏于管理,使蛋鸡后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根据笔者多年的养鸡经验,浅谈一下蛋鸡产蛋高峰过后的管理要点,供参考。 1.适当减料降消耗。当鸡群产蛋高峰过后,产蛋率有下降趋势时,可适当进行减料,以降低饲料消耗。方法是:按每鸡日减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