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古代森林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一) 古史时期(公元前316年前) 古史时期包括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四川石器时代起于第四纪更新世晚期。那时四川各地森林茂密,尤多樟、栲,棕、桤之属,这已为“资阳人”及其伴生动、植物,和不少更新世堆积中多含热带及亚热带植物的孢粉所证实。至公元前约4000年,正如近期在冤宁县野海子(海拔2225米)发现的“古森林”遗址(距今6085±167年),曾经覆盖“云南松、华山松、黄杉、云南铁杉、丽江铁杉、云南油杉、四种壳斗科植物、木荷、桦木、深纹核桃以及杜鹃等多种树种组成的亚热带针阔混交林”那样,四川各地森林大抵依然十分茂密。所以,密布森林应是四川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这是因为当时人口甚为稀少,何况他们主要使用钝笨石器,不会给强大的古森林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威胁。同时还因为:四川当时正值一次古气候的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共有松杉类植物31种,隶属于14属3科。其区系特点:属的分布型温带成分占优势;种的分布型全为中国特有。其分布格局:西部多、东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在松科的冷杉属,云杉属、铁杉属和松属中有明显的近缘种间地理替代理象。该类植物的湖北林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群落调查与树干解析的基础上,对齐云山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与福建柏两种珍稀植物的生长过程及种群发展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除福建柏的胸径生长最符合一元幂函数方程外,其树高、材积和长苞铁杉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都可用Richards方程进行最佳拟合;(2)两珍稀植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均呈"金字塔"型;(3)两种植物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C型,且福建柏的曲线斜率大于长苞铁杉,说明前者早期死亡率较后者高.这些结果为保护区珍稀植物的种群生长、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云南铁杉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云南铁杉林进行群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植物48科70属99种及变种,蕨类植物5科6属8种,种子植物43科64属91种;壳斗科、兰科、山茶科、菊科和杜鹃花科为群落主要组成科;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群落以中小高位芽植物(42.42%)占优势,叶级以中型叶为主(30.30%),叶片特征以单叶(81.82%)、革质叶(53.54%)、全缘叶(64.65%)、渐尖叶(41.41%)为主;对群落内云南铁杉树高、胸径和株数百分比进行分析,发现群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5.
清流县大丰山长苞铁杉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设置临时标准地对大丰山长苞铁杉群落的区系成份,群落外貌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有维管植物96种,隶属于37科和65属.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占80.2%.该群落结构分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次清晰.乔木层以长苞铁杉、黄山松、甜槠等占优势,但其多样性指数低于灌木层.  相似文献   

6.
珍稀植物长苞铁杉种群空间分布的Weibull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首次将连续型Weibull分布用于珍稀淑危植物长苞铁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取得理想效果,长苞铁杉种群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并根据Weibull分布建立了长苞铁杉种群最知抽样式,为长苞铁杉种群抽样技术和取样数量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入侵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位于海南岛西部,属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校园景观多样,适合入侵植物的生长与繁殖。为掌握校园入侵植物的情况,以便为防治入侵植物提供参考,笔者于2017年7~8月,对校园入侵植物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入侵植物51科152属211种,其中菊科(Compositae)、苋科(Amaranthaceae)、禾本科(Gramineae)、茄科(Solanaceae)分别占调查到的入侵植物总数的12.3%,7.6%,7.1%和7.1%。在这些入侵植物中,有恶性入侵类19种,严重入侵类30种,并且恶性入侵类和严重入侵类的91.8%来自于美洲。  相似文献   

8.
云南松杉类植物是构成云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林木树种,种质资源丰富,通过研究其植物区系资源优势的特性及意义,总结如下:云南本土产6科、25属、96种松杉类树木,居各省(市)域之首,也是世界它地难觅的;列出了现有的(含引种的)松杉类植物,其8科、39属、195种的分类系统,是半个多世纪努力保护开拓的结果。用植物区系的观点分析种属的珍、稀、古、特的性质和意义;从属的区系类型及组合分析它们的多样性,与相关的地史变迁、生态地理区域及环境交接过渡的变化与意义;简析了云南松杉类树种丰富多样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物物种丰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本研究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哀牢山东坡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土壤性质及植被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植被类型为露珠杜鹃(Rhododendron irroratum)群落,硬斗石栎(Lithocarpus hancei)群落和云南铁杉(Tsuga dumosa)群落;植被监测样方内共有植物55科78属107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1属14种,裸子植物2科3属3种,单子叶植物6科9属11种,双子叶植物37科55属79种;中国野生保护植物有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和大花八角(Illicium macranthum);经过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物种丰富度表现为灌木—层间层乔木层草本层,而物种多样性比较均匀;样地土壤呈酸性,表层土透气性好,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丰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物种。本研究将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作者对玉兰属植物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类、整理和研究,对该属植物杂种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有关规定,进行了新改隶组合,提出该属植物新分类系统。新分类系统:属→组→亚组→种。其中有3组、6亚组(新改隶组合亚组、新亚组)、40种(包括15新种)。为该属植物分类系统、亲缘关系和良种选育等多学科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样方法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系统分析了不同长苞铁杉群落乔木层的生态位特征。优势种长苞铁杉在3个群落中生态位宽度均较大,Levins指数依次为: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0.83)>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0.95)>长苞铁杉纯林(0.93);Hurlbert指数依次为: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0.96)>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0.84)>长苞铁杉纯林(0.75)。各类型长苞铁杉群落生态位重叠分配格局增减不一,总体上呈先增后减趋势。3个群落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布趋势也不同,整体平均生态位重叠指数依次为: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20.42%)>长苞铁杉纯林(20.16%)>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19.78%),差异不明显。研究区内长苞铁杉生态位宽度及与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均较大,其利用环境资源的程度高,对环境的适应与竞争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对湖北省京山县绿林镇菊科(Compositae)植物区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菊科植物55属80种,具我国种子植物属15个地理分布区类型中的12个.从起源来看,绿林镇地区菊科植物以温带起源为主,温带属占63.6%(35属),热带属占21.8%(12属),世界分布属占12.7%(7属),有1个中国特有属,说明该地区菊科植物区系有以温带成分为主多类成分共存的特点.该地区菊科资源植物十分丰富,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野生蔬菜类、蜜源植物类、观赏植物类、药用植物类、香料植物类、杀虫植物类等,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珍稀植物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tchekiangensis)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群落结构与更新特征,为该物种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在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选取南方铁杉更新林、成熟林2种典型林分,比较二者的物种组成、种群年龄结构、群落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空间单元结构、物种多样性、蓄积量等数量特征.[结果](1)更新林和成熟林物种组成差异明显,分别为27科45属68种、22科35属52种,其中,更新林的重要物种为南方铁杉、江南山柳(Clethra cavaleriei)、满山红(Rhododendron mariesii)、雷公鹅耳枥(Carpinus viminea)等,成熟林的重要物种为南方铁杉、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岩柃(Eurya saxicola)等.(2)更新林和成熟林均能完成自我更新,南方铁杉种群年龄结构分别呈倒"T"型和"沙漏"型,前者南方铁杉的幼苗数量是后者的2.6倍左右.(3)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成熟林中第Ⅷ径级以上的植株数量约为更新林的2.5倍.(4)更新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混交度均大于成熟林,而角尺度、大小比数小于成熟林.(5)更新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均大于成熟林.(6)更新林蓄积量为268.3 m3/hm2,成熟林为533.4 m3/hm2;成熟林南方铁杉的蓄积量远高于更新林,分别为268.6 m3/hm2和64.8 m3/hm2.[结论]从更新林发育至成熟林南方铁杉均可完成自然更新,但后者幼苗幼树相对较少,同时,群落结构变得简单化,物种多样性下降,但活立木蓄积量却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4.
利用灰色关联度评价、熵权法计算权重对6种石斛(Dendrobium)进行观赏性评价。结果表明,鼓槌石斛、密花石斛在等权关联度、加权关联度上均位于前两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余关联度排名分别为翅梗石斛、翅萼石斛、苏瓣石斛、黄花石斛。根据各项指标权重将6种石斛划分为观花类的鼓槌石斛、密花石斛,观叶类的翅萼石斛、黄花石斛,观茎类的翅梗石斛、苏瓣石斛,为石斛属植物在观赏价值开发利用和石斛属植物育种方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馆藏古建筑木构件文物修复保护工程的需要,了解其木文化特点,对该批馆藏古建筑木构件木材进行了树种鉴定。通过制作徒手切片显微观察并对照已有标本,鉴定结果为:松科铁杉属铁杉(Tsuga chinensis)的木材、松科云杉属(Piceaspp.)的木材、松科松属(Pinus spp.)硬松类的木材、松科冷杉属(Abies spp.)的木材。该鉴定结果可对含光门城墙遗址的古建筑考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第7届国际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会议于1990年6月24—29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召开。美、英、法、日、加、澳、苏、中国等76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和数十家生物技术公司的代表约2400人参加了会议,我国与会代表20名(其中台湾省代表占一半)。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459篇,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1) 植物组织、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北部地区(北疆)苜蓿属植物秋眠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紫花苜蓿栽培品种为对照,对新疆北部地区(北疆)28份四倍体苜蓿属植物种群即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黄花苜蓿(M.falcata)、多变苜蓿(M.varia)的秋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疆苜蓿属植物种群和国内紫花苜蓿种群相对秋眠性等级值水平为1~3级,其中野生种群表现为极秋眠性(1级),反映了中国苜蓿种质资源蕴藏着较强的抗寒性种质.针对我国苜蓿属植物资源研究现状和国际研究趋势,提出了加强秋眠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建斌 《农技服务》2010,27(1):43-44,151
植物寄生线虫是制约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的主要有害生物,对危害植物的4类植物寄生线虫(根结属、胞囊属、茎属和伞滑刃属线虫)进行了综述,对植物寄生线虫的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厦门植物园竹类植物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厦门植物园建园以来竹类植物的引种情况,对厦门植物园竹类植物引种的历史、竹子种类、分类群组成、生长状况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植物园建园以来引种的竹类植物共有28属165种(含变种、变型和栽培型)。这些竹类植物以合轴丛生型的属数和种数最多,主要引自广东、福建华安、云南西双版纳等地。这些竹类植物的生长状况表现良好的占82.4%。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苜蓿属所含有的皂苷类化学成分,结果显示该属植物含皂苷类成分近60种,均为齐墩果烷(oleanane)型五环三萜,此类成分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对于深入研究与开发苜蓿属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