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在养蜂中,每年都可能有部分蜂群逃亡的现象发生,如何采取措施有效地制止蜂群逃亡,是养蜂业主最关心的事。1.蜂群逃亡的原因(1)遗传。有的蜂种,在巢内环境极不适于蜂群生存时,很易逃亡(如中蜂);有的蜂种,就是在饥饿时,也不愿离巢逃亡(如意蜂),而小群例外。(2)贮蜜缺乏。在野外蜜  相似文献   

2.
1、育新王繁冬蜂 秋季盛花期是育王的好机会,定点饲养的蜂群和小转地的蜂群都要有计划地培育一批蜂王。秋花后期是繁殖越冬蜂的最后阶段,也是养蜂生产不可忽视的关键时期之一。要在前段贮蜜脾、摇蜜、繁殖以及治满的基础上,抓紧蜂群的繁殖,要把蜂巢内的全封盖蜜脾和空脾及  相似文献   

3.
蜜蜂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群的饲养要遵循“该取则取,该喂则喂”的原则。具体说,有以下几种方式。1.补助饲养在秋末冬初和断蜜期,对蜂群喂给大量高浓度的蜂蜜或糖浆,称补助饲养。一般在傍晚用框式饲养器或空脾灌上4∶1的蜜水或2∶1的糖浆,每次喂给1.5~2.0千克,连续喂数次,直至补足。对弱群最好喂给贮  相似文献   

4.
蜂王浆系工蜂咽腺分泌物,含有多种活性物质,是珍贵的天然滋补品,市场售价十分昂贵。但自然情况下,王浆产量极少且质量不稳定。如能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则可使每群蜂王浆产量提高4~5公斤,成倍提高养蜂效益。一、条件蜂群达8框以上的群势,只要箱内有贮蜜或外界蜜源丰富,即可开始生  相似文献   

5.
<正> 养蜂以冬末排粪到外界出现对蜂群繁殖有影响的蜜源为春季阶段,是一年中蜂群最弱的时期,也是蜂群个体增殖的起点。根据多年养蜂经验,提出春季蜂群饲养管理的如下要领: 1 观察飞翔 惊蛰后的蜜蜂,在早春暖和的晴天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着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这时要趁机仔细观察蜂群飞翔的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得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因某原因而越冬不顺利,则在它们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蜜  相似文献   

6.
<正> 抓好早春蜂群管理,是获得全年蜂蜜和王浆高产的关键。早春蜂群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护工蜂,促王产卵,培养强群,恢复群势。主要方法如下: 一、急救性管理急救性管理是对缺蜜、失王、群势过弱等不良蜂群的管理。 1.急救补饲。对蜜粉不足的蜂群应及时补充饲料,即把贮备的蜜粉脾插在边脾或边二脾的位置,或用洒水壶把加  相似文献   

7.
养蜂生产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周期变化,蜜粉源植物的花期和蜂群内部状况也呈周期性变化,蜂群的四季管理也要相应变化以适应蜜蜂的繁殖、生长、生产的特点。春季管理技术就是处于繁殖期蜂群的管理技术,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a.全面检查开春后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对蜂群进行一次快速全面检查,缺乏贮蜜的蜂群要及时补入大蜜脾;无王群要及时介绍贮备蜂王或并入它群;将箱底死蜂、碎蜡渣与霉变物清除干净。b.调整密集群势有利于蜂群保温繁殖和抵御病害,群势调整应掌握全场群势均衡、强弱适度、适当密集、蜂多于脾的原则。c.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在北方,室…  相似文献   

8.
1 采用适宜的贮藏容器 蜂蜜是弱酸性液体,应采用非金属容器,如缸、木桶、无毒塑料捅等进行贮藏.在蜂蜜产量较高的地区,可建立贮蜜池.贮蜜容器必须不带异味.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多年抓科学养蜂工作中,体会到在蜂群流蜜期的饲养管理,必须掌握以下准则: 1 勤采蜜为保持蜜蜂经常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注意及时采蜜,不要积蜜,这样既能消除分蜂热,又能增加产量. 2 组强群在主要流蜜初期,要有足够青、壮年蜂的强群.若估计群势不足,应提前20天补充蛹脾.蜂群的强弱和采集力密切相关,强大的蜂群必须在大流蜜期开始时组成.  相似文献   

10.
我县早春常受寒潮侵袭,气温多变,平均气温低,粉源植物缺,故多数蜂群均需大转地到南方去繁殖,4月初返回采油菜花蜜,这样既增加了养蜂的成本,又浪费了劳力。而定地蜂群,单采蚕豆花进行春繁,往往造成在油菜花大流蜜期,蜂群繁殖未旺;待成强群,油菜花期已过,又缺蜜源。因此,定地养蜂如何加速春繁,力争在油菜花大流蜜前发展成强群,投入产蜜造浆活动,夺取春蜜的丰收,这是我们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我们采用酵母20%、豆饼20%、玉米60%磨碎成粉,混合后经100目铜丝布过筛,加上少量维生素A、D、E等配合成太仓1号蜂料。以这种料饲喂县牧医站饲养的15箱喀意和美意杂交蜂,投入春繁,并从中挑选群势、蜂王品种、年龄基本一致的蜂群共8箱,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匡邦郁 《云南农业》2001,(11):19-19
窜到别的蜂群内盗窃贮蜜的飞翔蜂称为盗蜂.多由外界蜜源缺乏,或管理不当时引起.盗蜂一般发生在相邻蜂群之间,有时也发生在两个相邻蜂场,中蜂和意蜂之间也常会起盗,强群易盗弱群;有时也会发生整个蜂场各蜂群互盗.盗蜂攻击的蜂群,首先是防卫能力差的弱群、病群、失王群和交尾群.如不及时制止,盗者与被盗者相互撕咬,工蜂死亡严重,会导致全群覆灭和传播疾病.因此,防止盗蜂是蜂群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2.
魏新 《农村百事通》2009,(16):48-48
秋季有向日葵花、养麦花以及各种野生山花.利用好这些蜜源,做好越冬准备,应对蜂群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1.勤摇蜜.盛花时,每2~4天摇…次蜜.天气好进蜜多,要把巢中的蜜大部分摇出来.天气不佳,要少摇蜜,保留一些饲料蜜.  相似文献   

13.
春季蜂群管理,关键在于做好保温工作,充分利用早春蜜粉源,繁殖壮大蜂群,迎接主要蜜源油菜、紫云英流蜜期,做列繁殖、造脾、采蜜、分蜂四不误。1.早春检查立春后选暖和无风的中午将所有蜂群迅速全面检查一次,抽出多余空脾,使蜜蜂密集;清扫箱底蜡屑,减少巢虫挛生;缺蜜群立即补充喂饲;失王群合并到有王群。不足3框的弱群可与强群同箱饲养,两箱间用铁砂板严密隔开,各开巢门。这样有利于保温,又便于把弱群卵、虫脾凋给强群哺育,先发展强  相似文献   

14.
蜂群秋冬时节管理的好坏,是决定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又是来年蜂群发展快慢与产量高低的基础.俗话说:"越冬蜂群要适龄,蜜足群强场地静."  相似文献   

15.
蜜蜂越冬期间,因饲养管理不善,会发生大量死蜂,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工蜂正常老死工蜂正常老死,约占工蜂总数的20%左右。为清除这些老死工蜂,可在蜜蜂入室后的第1和第2个月,从蜂箱中各掏一次死蜂。2.老鼠咬死蜜蜂凡被鼠咬的蜜蜂,一般都缺头。一旦发现蜂箱内外有缺头蜜蜂,就可用灭鼠药诱杀,或用鼠笼捕杀。3.蜂群缺料饿死因蜂群短缺饲料而饿死的蜜蜂,多死在蜂巢的一侧。补料方法,可将饥饿蜂群,移入14℃以上的室内,用蜜汁喷洒蜜蜂体表,至蜂群全部苏醒后,加入蜜脾,喂饲浓糖浆。4.巢室潮湿致死因巢室潮湿致死的死蜂一般都霉烂结块。防制办法是…  相似文献   

16.
蜂群强壮以后,采用标准蜂箱饲养的蜂群,在巢箱和继箱间加上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产卵,是传统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在流蜜期,既能限制峰王无节制的产卵,又能把繁殖区和贮蜜区分开,并有利于王浆生产。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采集蜂和酿蜜蜂上继箱贮蜜,要通过隔王板。工蜂几丁质的胸部外壳直径约3.85毫米,与隔王板间距相差甚微,吸饱花蜜腹部膨大的工蜂,通过隔王板时很费劲,有的工蜂需侧着体躯,爬  相似文献   

17.
张洁  丰雪 《河北农业》2011,(3):49-49
冬季蜂群的保温大都能重视,而春季蜂群的保温却往往被忽视,以致造成了损失还不知是因忽视保温而引起的.春季蜂群的保温管理是一年之中养蜂的关键环节.由于春季昼夜温差大,养蜂如保温不好,蜜蜂要大量吃蜜,不仅造成饲料过量消耗,  相似文献   

18.
<正>吃足料若蜂群越冬期间不囚王,蜂群在大寒前后就开始产卵,立春时就会有成片的封盖子,巢温就要提高到35℃左右,要靠大量消耗饲料蜜产热。在这一阶段,蜂群常因耗尽饲料蜜而饿死,此时应用大蜜脾或用不结晶的成熟蜂蜜抹、灌蜜脾插入蜂群。若蜂群已饿昏(肢体  相似文献   

19.
夏季天气炎热,外界蜜源缺乏,蜂王产卵减少,蜂群面临蜂螨、毒害、夏衰等不利因素。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让蜂群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季。1.营养充足夏季应保证蜂群充足的营养,每蜂箱一定要留足5—8千克越夏蜜。如蜂蜜不够,可以人工制作混合饲料喂养。其制作方法如下:将优质西瓜、蕃茄等  相似文献   

20.
<正>补换蜜脾以将越冬前储备的蜜脾补换给缺饲料的蜂群最为理想。补换前,先把蜜脾拿到温度在15℃以上的室内放置24小时,待蜜脾温度随室温升高后换入蜂群。换脾时,将蜜脾放入隔板里靠近蜂团的位置,再轻轻将多余的空脾移到靠近蜂团的隔板外侧,让蜜蜂自己离脾返回蜂团。灌蜜脾补喂如果没有储备的蜜脾,可以用成熟蜂蜜加温溶化或者用2份白糖、1份水加温制成糖浆,放至35~40℃时进行人工灌脾。灌脾时,要按照蜂团占据巢脾的面积浇灌成椭圆形,灌完蜜脾后不要立即将其放入蜂巢,而应暂时放入容器中,待蜜脾不再往下滴蜜时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