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粮食上常见的微生物类群,以及它们对粮食储藏可能带来的危害。说明了不同类群的微生物对粮食储藏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以真菌中的曲霉、青霉镰刀菌危害最为严重,而细菌、放线菌、真菌中的酵母菌危害有限。同时分析了粮食防霉应该采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粮食微生物与粮食防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粮食上常见的微生物类群,以及它们对粮食储藏可能带来的危害。说明了不同类群的微生物对粮食储藏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以真菌中的曲霉、青霉、镰刀菌危害最为严重.而细菌、放线菌、真菌中的酵母菌危害有限。同时分析了粮食防霉应该采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稻米》2004,10(4):48-5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 ,促进粮食生产 ,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根据有关法律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 (以下统称粮食经营活动 ) ,应当遵守本条例。前款所称粮食 ,是指小麦、稻谷、玉米、杂粮及其成品粮。第三条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 ,促进公平竞争。依法从事的粮食经营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严禁以非法手段阻碍粮食自由流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当转变经营机制 ,提高市…  相似文献   

4.
沈小华 《中国稻米》2003,9(2):40-41
2001年浙江省率先在全国实施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嘉兴市作为浙江省的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历来是一大主导产业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调 ,由1998年的28.67万hm2调减至目前的20万hm2上下 ,总产量从170万t下降到130万t左右 ,粮食的调减为高效农业腾出了发展空间。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方案的实施 ,传统的粮食产销关系被取消 ,新的产销关系正在形成 ,如何探索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形势下嘉兴粮食生产的发展路子 ,是稳定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大局和提升这一传统产业层次的关键 ,本文从加快…  相似文献   

5.
螺旋藻在1940年首次发现。20年后,1965年科学家进行实地考查,确定螺旋藻属于蓝藻门,螺旋藻属的原核藻类植物。又过20年,直到1995年人们通过研究发现螺旋藻所含的营养十分丰富,被誉为当代的超级粮食  相似文献   

6.
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比1978年增长33.6%,超过建国前的2.6倍。近4年粮食生产徘徊,粮食供应面临四个方面的压力。但粮食增产潜力很大。必须:一、调整政策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增加投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加快粮食生产的区域开发和商品粮基 地建设;三、依靠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四,保护耕地,提高复种指数,尽力稳定 粮田面积;五、抑制消费,减少浪费,引导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食物结构。  相似文献   

7.
三明是福建粮食主要产区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当前粮食生产应该怎样继续发展呢?就我市实际情况看,我们认为要抓好五条措施。一、扩大粮食复种面积。即扩大双季稻5—10万亩,扩大间、套种5-10万亩,扩种玉米5万亩,扩大莲套稻3万亩,扩大二熟制30万亩。二、努力提高单产。积极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特别要扩种杂交早稻3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60万亩,推广垄畦栽30万亩,病虫综合防治20万亩。三、办好商品粮基地,促进平衡增产。三明市有8个县列为省商品粮基地县,占全  相似文献   

8.
粮食生产是我市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产值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37%~50%。近几年来,我市蔬菜副食品生产有较大发展,但粮食生产是薄弱环节,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个薄弱环节将更加突出。目前,在粮食生产和供应上存在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粮食产量连年徘徊。我市粮食产量自1983年突破0.5亿kg后,随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6~1989年粮食总产一直徘徊在0.5亿kg以下。二是粮食缺口大。我市是一个典型的缺粮市,不但城市人口缺粮,全靠外地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湘西自治州农业生产的特点、主要经验和问题,研究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湖南省作物学会和湘西自治州农学会组成湘西自治州农业生产联合考察组,于1983年5月25日至6月4日赴吉首、花垣、永顺、桑植等地进行考察。考察的重点是粮食生产。考察的方法主要是听取自治州农牧、林业、气象等部门介绍情况和进行现场参观。 现将考察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民生活的第一需要,是从事各项活动的物质基础,粮食状况的好坏与国家经济的兴衰密切相关。建国以来,我省粮食生产成效显著,单产不断提高,总产不断增加。从1949至1983年34间,单产增长1.5倍,总产增长3.16倍。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速度更快,5年时间粮食总产增长113亿多斤,平均每年增长22.6亿斤,比1967至1976年10年的平均增长率提高一倍。1983年人均占有粮食达到963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0多斤。粮食生产的连续增长,不仅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而且商品率越来越高,1983年包括饲料粮在内的实际商品率达到41.4%,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粮食生产不断增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叙述了粮食中的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重要酶类的特性以及它们在粮食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在粮食加工及深加工中如何利用和控制它们的作用.对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再生杂交稻的增产潜力 在“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发展再生杂交稻,是增产粮食的一条有效途径。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广西利用杂交中稻培植再生稻面积达3.98万亩,一般亩产100公斤左右。河池地区农委和气象局,汇集国内外种植再生稻的有关技术资料,分析本地的中稻生长状况和气候特点,组织南丹、环江、罗城、河池、天峨等五个县市开展再生稻示范推广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南丹县东河镇八步村参加示范活动的有112户,面积188.48亩,由于耕牛糟踏、洪水冲刷等方面的原因,实收面积151.78亩,平均亩产113公斤。内有8户农民再生稻6.88亩。…  相似文献   

13.
《中国稻米》2005,(1):i001-i001
已经过去的一年,无疑是我国粮食和农业发展史上极为关键的一年,粮食的全面市场化,使得我国农业完全进入市场机制,农民种粮还得到了政府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种粮税、农业税开始减免,粮食生产得到恢复性发展,粮农收入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以往年份。这一年,是种粮农民最为舒心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发展带动乡村的新机制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浙江玉环县粮食生产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增加粮食产量,实现玉环县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湖南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粮食结构调整的地位与作用,阐述了粮食结构调整应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即产供需平衡,适应市场、效益至上和因地制宜,提出了调优、调制、调布局的粮食结构调整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16.
粮食生产灰色控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粮食生产系统的实际可控因素,建立灰色控制分析网络模型,对粮食生产多因子控制进行定性描述;建立灰色控制分析系统预测模型和状态模型,对粮食生产输入变量的选优干预,分析粮食产量的可能发展状态。通过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促进粮食生产系统最佳效益的发挥,实现粮食生产系统灰色优化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粮食问题与稻米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彭炎 《中国稻米》1994,1(1):41-43
粮食问题仍然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几十年来,我国在全球7%的耕地上养活了占世界22.4%的人口,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美国的70%,却供养着比美国多三,四倍的人口,这一伟大业绩,举世瞩目。现在,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把农产品全面推向市场,这就更为发展粮食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福建人多地少(1989年2896万人,人均0.64亩),人增地减(解放以来人口增1708多万人,增长1.4倍;与1956年最高耕地面积2231.9万亩比,耕地减少374万亩,下降17%),常年缺粮(15亿公斤左右),粮食问题更为严峻。“八五”、“九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福建粮食能否再上两个台阶,分别达到100亿公斤和110亿公斤,取决于对粮食问题的重新认识、结构的调整、政策的扶持、科技的进步以及投入的增加。本文仅就重新认识粮食生产三元结构,明确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稻米》1995,(6):5-5,8
1994年底,日本国会通过了新粮食法,即《主要粮食供求价格稳定法》,废除了持续半个世纪的旧粮食管理法。  相似文献   

20.
实现衡阳市粮食的稳定增长,除了加强领导,提高对农业的认识,增加投入和做好服务工作外,还要积极推广先进技术,走科技兴农的道路。 1.不断完善吨粮田的配套技术 选择好配套组合,主要有威优1126配汕优桂33,威优8312配汕优桂33,威优49配威优64,威优48-2配汕优桂33。采用强氯精浸种消毒以防治恶苗病,用多效唑喷施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