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1架材检修见三年生葡萄栽培技术。2葡萄出土见三年生葡萄栽培技术。3产量结构鲜食葡萄盛果期产量结构见表1。4生长季枝梢管理4.1枝蔓上架在出土完成后立即进行,并在发芽之前结束,蔓要求均匀固定在铁丝上,蔓的绑缚用马蹄扣或八字形扣,留出2 cm供枝蔓继续加粗。  相似文献   

2.
<正>1铁丝架设与棚架检修在葡萄出土以前,整修破损、歪斜的架杆和失效的地锚,完成铁丝的架设和补充。要求篱架部分架设3道铁丝,棚架部分架设4道铁丝,形成以棚架部分为主、篱架部分为辅助的架式。篱架部分第1道铁丝距离地面60 cm,第2道铁丝距离第1道铁丝55cm,第3道铁丝距第2道铁丝55 cm,相邻2排架材  相似文献   

3.
<正>糯玉米套种豇豆,能充分利用空间、地力,节省架材,粮菜兼收,省工省力。按2009年的产量和价格计算,糯玉米667 m2平均收3 500穗(0.6元/穗),成本300元/667 m2,纯收入1 450元/667 m2;豇豆667 m2产500 kg,成本2 00元/667 m2,产值1 700元/667 m2,纯收入1 500元/667 m2。套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炮仗花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是紫葳科的藤本植物,全世界有5种,我国引种栽培、常见种植的有炮仗花(Pyrostegia ingea presl)一种。炮仗花生长势强,四季长青,是垂直绿化的好材科,一般种植在花架、走廊、墙边、假山石旁。在湿润、肥沃的土壤上,长势旺盛,可攀援7—8米,架材较矮时则披散开生长,一片葱绿。炮仗花小叶2—3枚,叶片卵状长圆形,2—3月,藤蔓上部叶腋或小枝顶部,萌生圆锥花序,序着花7—8朵至十余朵。远看似花团锦簇,近看小花花冠管状,弯曲,裂片镊合状排列;雄蕊突出,子房线形,花后结长线形蒴果。炮仗花叶  相似文献   

5.
不同架式温室葡萄冠位叶片及叶绿体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温室葡萄不同受光架式和冠位叶片组织结构及其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为温室葡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温室的棚架、单篱架、双篱架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光学显微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测不同架式和冠位叶片的显微结构和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结果】温室葡萄棚架受光优于篱架,篱架下部叶片受光极差,阴天对篱架受光的影响比棚架大,对下部影响比上部大;温室葡萄叶片的总厚、栅栏组织厚、组织密度CTR值及栅栏海绵组织比值等光合组织结构有所退化,但不同受光架式间和冠位间有差异。棚架的叶片质量均匀,光合组织发达,篱架的下部叶片结构严重退化;叶片总厚、栅栏组织厚与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葡萄棚架叶片和篱架上部叶片的叶绿体数、基粒数、基粒片层数明显高于篱架下部的叶片。【结论】温室葡萄采取棚架栽培时整体叶片的叶绿体发育正常,而篱架下部叶片因长期弱光胁迫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6.
草莓立架栽培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立架栽培模式下,以11个草莓品种为试材,分别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测定参试品种植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产量以及进行果实感观品质评价等,并结合当地冬季的气象条件,筛选出适宜五家渠地区立架栽培的草莓品种是章姬、甜查理、红颜和京桃香。  相似文献   

7.
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品质及根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以2年生紫花苜蓿阿尔贡奎因(MedicagosativaL .Algonquin)为试材,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进行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品质及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草产量以3次刈割最高,粗蛋白质产量以 4次刈割最高,营养品质随刈割次数的增加而提高;根干重以3次刈割最高、5次刈割最低,根中粗蛋白质和总糖的含量均以5次刈割最低。综合考虑 ,试验地区在水浇地条件种植紫花苜蓿以1年刈割3~4次为宜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前,我得到这件九里香无头残桩。原桩从图的右出枝以下部分仍可看出。桩体到手时高约45厘米,出土部分40厘米,底部宽18厘米,上端7.5厘米,线条走势流畅自然,表象嶙峋苍桑,根部受损不大,育材成活问题不大。桩材上端无枝无叶,显然是经常受到农友的取薪砍伐或牛羊放牧的践踏。  相似文献   

9.
国兰品种录     
9.养安(cymbidium goeringii 'Yang An')春兰梅形水仙瓣。叶镰形,斜立偏垂,质厚,深绿色,有光泽。新芽出土时呈紫红色。花莛高挺,与叶架平。花中等大小,径约4~4.5厘米,色翠绿,绽开时低垂。萼片长圆形,端圆,基部狭窄,细长,紧边;中萼片直立,端向前弯,有绿色脉纹7条;两侧萼稍向下落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下卤制鸭架中乳酸菌生长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散装卤制鸭架为研究对象,通过平板计数法对其中乳酸菌在不同恒定温度下的生长状况进行监测,获得乳酸菌在5、10、15、20、25℃下的生长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Gompertz方程式拟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随着温度的升高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从0.73增加到2.26,延滞期(λ)从4.41减小到0.55,表明温度对乳酸菌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分别用Belehradek方程和二次多项式对温度与μmax和λ的关系进行拟合。二次多项式拟合的二级模型的判定系数R2的值优于平方根模型;得到乳酸菌生长的二级模型的判定系数R2的值均接近于1,初步表明模型能够预测5~25℃温度区域内卤制鸭架的乳酸菌数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装备展台     
真空包装机由山东省诸城市正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Z-400/2L型真空包装机,采用从德国进口和上海产的高品质真空泵,抽空效果好;架体为不锈钢,坚固耐用;硅胶密封垫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好。电源为380 V/50 Hz,封口尺寸(长×宽)为400 mm×10mm,最大包装能力为130 次/h ~160次/  相似文献   

12.
黄荆,是中州盆景取材的主要树种之一。黄荆盆景造型艺术的地方特色,在中州盆景的艺术风格中占有重要地位。黄荆在我国分布广泛。在中州地区,用于盆景制作的黄荆主要有4个品种,即荆条、齿叶荆条、黄荆和牡荆。黄荆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黄荆的木质结构紧密,质地坚硬,采挖出土后树桩失水较慢,因而一年四季均可挖取,极易成活。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还是以冬春两季为好。黄荆上盆之前,要因材取势,进行一次修剪。对枝干的修剪,要注意芽眼的位置与  相似文献   

13.
“番茄/菜豆”高效种植模式,是独山实施贵州省农业厅农业结构调整重点示范项目——夏秋反季节蔬菜和贵州省科技厅课题—“贵州反季节蔬菜种植制度及配套无公害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可充分利用番茄采收后闲置的土地、有效生产季节和架材种植菜豆,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独山县2004年示范推广“番茄/菜豆”133.3hm^2。比番茄单作多增收菜豆1250kg/667m^2,  相似文献   

14.
由于棚室蔬菜的连年种植,致使在土壤中、架材上、棚室墙壁上都有大量的病原菌。使一些病害的发生越来越重,尤其是土传病害.因此采取合理的棚室消毒技术,对减免棚室蔬菜病害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沈慧 《科学种养》2010,(10):18-18
<正>传统栽培西瓜的方法均采用爬地栽培。随着西瓜栽培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支架栽培西瓜的面积已逐渐扩大。西瓜是喜光作物,采用支架栽培,可充分利用空间,增加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西瓜单位面积产量,改进西瓜品质,提高西瓜经济效益。支架栽培西瓜的支架方式、支架高度、架材选用及整枝都应以减少遮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为前提。  相似文献   

16.
伊犁垦区红提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伊犁地区红提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其病虫害防治措施如下:1农业防治1.1合理密植,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种植密度一般篱架株距0.5m,行距2m;小棚架株距0.7m,行距4m,葡萄架面向北攀爬,这样病虫害不易侵入。  相似文献   

17.
<正>小西瓜、薄皮甜瓜是人们喜爱的时令瓜果,果肉富含糖分、矿质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外表奇特富丽、体型较小、品质优良,综合效益非常可观。其栽培方法不断地改进,由起初的爬地式栽培,逐步发展为搭架栽培和吊蔓式栽培等。如果采用尼龙绳子进行吊栽,人为的活动容易牵动瓜苗,造成瓜蔓不稳定;若搭"人"字架进行栽培,架材需求量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主栽的大白菜以及大白菜育种材料与根肿菌生理小种之间的抗性关系,以现有4,7,10和11号生理小种为菌源,用注射法进行接种,对25份供试大白菜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同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供试材料中所含的根肿病抗性位点。结果表明:供试大白菜中,山地王2号等8份试材对4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抗病,德高CR117等7份试材对4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感病,C1等4份试材对2个生理小种感病,华抗301等6份试材只对4号生理小种感病;所有试材均含有Crr1抗病位点,德高CR117等11份试材含有Crr2抗病位点,仅在京春CR3中检测到Crr3抗病位点,除德高CR铁甲1号和大地CR118外,其他试材中均检测到了CRk抗病位点,有21,16份试材中分别检测到抗病位点CRa和CRb,而CRc抗病位点仅在星光和CR75中存在。总之,不同大白菜材料对同一生理小种抗性反应不同,同一个材料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不同;所有生理小种中4号生理小种最强,其次为7号生理小种;大白菜材料抗病位点多一定抗病性强;Crr1抗病位点对材料抗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光照和沙埋对沙生针茅种子萌发与幼苗出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沙生针茅种子萌发特征和休眠机理的研究,采用种子萌发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划破种(果)皮及切除不同比例胚乳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和模拟野外条件对不同沙埋深度幼苗出土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光条件下;移走胚乳75%时,种子萌发最快;不同沙埋深度以0.5 cm的浅层沙埋时的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出土率最高而休眠率最低;沙埋超过2 cm后,种子萌发率、幼苗出土率与沙埋深度呈负相关,休眠率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沙生针茅种子为休眠型暗条件萌发类型。人工播种应以0.5~2 cm深度为宜。  相似文献   

20.
春天花木出土的时间越迟,气温和土温越高,应该说对花木生长有利,但对于抗寒性强的月季来说,出土晚,埋在土中的枝干由于温度高,萌动发芽早,生长迅速,而整个植株抗寒力减弱,猛一出土,稍遇冷冻,会使嫩芽冻坏,甚至全株死亡。经验告诉我们:月季在气温2℃左右出土最合适。月季过了休眠期,随之气温升高,逐渐复苏发芽,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