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大棚草莓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棚草莓白粉病发生的主要症状,发病规律,提出了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昭通市大棚草莓主要种植基地白粉病发生及防治情况进行勘察和走访调研,总结梳理了昭通市大棚草莓白粉病发生特点,并分析主要发生因素,提出绿色高效防控措施建议,旨在为广大草莓种植主提供参考,在提高草莓种植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草莓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温室大棚草莓的周年种植,草莓的病害逐年加重。目前保护地草莓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黄萎病等。而草莓白粉病每年发生最重,成为主要病害。一、发病规律草莓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2年的初侵  相似文献   

4.
大棚栽培的草莓一般在元旦前后开始上市,经济价值较高。但是大棚内温度和湿度都很高,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极有利于某些病虫害的大发生,尤其是白粉病,其发生受温、湿度影响比较大,是大棚草莓的主要病害,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通过调查发现,草莓白粉病的发生是以大棚盖膜后为害为主,特别是在草莓现蕾开花进入产果期以后为害最重,严重影响了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白粉病是影响大棚草莓生产的重要病害,发生频率高、暴发性强、危害重。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达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一、主要症状大棚草莓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侵害  相似文献   

6.
白粉病是一种易发生、流行性很强的叶部病害,是大棚草莓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每年10月下旬大棚扣膜后,随着气温的下降、湿度升高,草莓白粉病开始进入危害期。特别是夜间温度低、湿度高、通风不良的大棚,白粉病不但发生早,而且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7.
白粉病是我市大棚草莓的主要病害,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白粉病的发病最适温度为15℃~25℃,大棚内的温度正好适应白粉病的发生,因此,草莓白粉病以大棚盖膜后为害为主,特别是在草莓现蕾开花进入产果期以后为害最重,严重影响了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其主要症状为:叶片受害初期呈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病斑,叶缘萎缩、枯焦;果实期受害时,幼果停止发育、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冬季大棚草莓白粉病生物防治适宜的药剂及浓度,以大棚红颜草莓为试材,选用碳酸氢钠、几丁聚糖、枯草芽孢杆菌3种药剂,每种药剂设置高、低2个浓度,以清水为对照对冬季大棚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碳酸氢钠、几丁聚糖、枯草芽孢杆菌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7.9%、79.1%、82.2%,防治效果较好的为枯草芽孢杆菌,其次是几丁聚糖,防治效果一般的为碳酸氢钠。同一药剂高浓度防治效果显著高于低浓度防治效果,表明在白粉病发生较重时,适当加大浓度有利于草莓白粉病防治。  相似文献   

9.
草莓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疗价值,但易患白粉病,白粉病的发生可使其产量损失达5O%~80%。通过对奉贤草莓种植区的实地调查,总结了草莓白粉病的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并针对性地提出综合防治的措施,以期给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大棚草莓白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昌群凤 《今日农村》2006,(10):42-42
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镇10多年来推广了大棚栽培草莓的反季节种植模式,常年种植面积100亩(1亩=1/15公顷),200个钢架大棚。从种植情况来看,草莓反季节栽培的效益是显著的,亩产草莓2500公斤,纯效益达8000元,由于连年种植,草莓白粉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常发性病害,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收2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白粉病的防治工作一直是农民头痛的一大难题。我们从2002年开始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观察调查和探讨研究,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棚草莓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加上连年种植,各种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特别是果实白粉病已成为高品质、产量和效益的一大障碍。1病害症状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果梗。在草莓上普遍发生,尤以保护地发病较重。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条  相似文献   

12.
大棚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棚草莓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应在了解白粉病特点、发病规律基础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该试验研究了大蒜酵素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对大棚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大蒜酵素浓度稀释液对草莓不同病害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大蒜酵素与水按1∶10比例的稀释液对大棚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均最佳,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5.92%和80.12%。  相似文献   

14.
朱丽艳 《现代农业》2013,(11):34-34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近年以来,草莓白粉病为害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  相似文献   

15.
大棚草莓白粉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善县大棚草莓栽培已有十余年历史,到2005年种植面积已达2145亩,由于连年种植,草莓白粉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常发性病害。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收20%~30%,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我们从1999年开始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试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2004,(5):12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为此,笔者将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明确贵州省大棚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等,并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发生特点,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当地大棚草莓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大棚草莓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调查,明确贵州省大棚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等,并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发生特点,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当地大棚草莓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商丘市发生普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大棚草莓栽培,白粉病发生早、危害重,据笔者2007-2009年调查,平均病叶率分别为21.6%、25.3%、31.8%,平均病果率分别为17.8%、23.2%、27.7%,  相似文献   

20.
大棚草莓白粉病发生危害及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种植业结构调整,草莓作为一种易繁殖、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在海门市迅猛发展,涌现出一批草莓专业村、专业合作社。据初步统计,全市草莓种植面积达1.6万亩,其中大棚草莓1.3万亩。但随生产发展以及受设施栽培高温多湿小气候的影响,大棚草莓病虫害特别是草莓白粉病越来越严重,被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