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棉所 38在山东临清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棉所3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采用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转基因抗虫棉品系为父本育成的新型杂交抗虫棉新品种.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是母本为不育系,制种时不需人工去雄,从而提高制种效率,较人工去雄制种可减少投工50%~60%,降低制种成本50%以上.  相似文献   

2.
施尚泽 《中国棉花》2008,35(10):22-23
川杂棉2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虫杂交种.该品种是利用本所新育成的抗病虫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2-28A作母本,用选育的抗病虫恢复系GH255作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2005-2006年参加四川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进入四川省棉花生产试验.于2008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川杂棉20号.  相似文献   

3.
"南农98-4"杂交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农98-4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棉组合.母本为ms5ms6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材料,父本为高衣分品系I-9503.1996年用100多个推广品种、品系与ms5ms6杂交,共获得杂交组合98个.  相似文献   

4.
大豆不育系的恢复系筛选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S0105为母本,与分别来自国内外不同纬度、不同生态区的280个品种测交,根据测交一代的花粉育性和植株育性,筛选出恢复株率达97%以上的恢复系9个;用这9个恢复系与不育系配制杂交组合,对其F1籽粒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杂交组合的F1都有超亲和超标优势,其中超亲和超标优势都达到25%以上的组合有4个.  相似文献   

5.
利用M型质核互作不育系配制高产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作母本配制了22个杂交组合,对其F1、F2进行产量测定表明:所有杂交组合的F1都具有超亲优势,变幅为3.78%-132.16%,平均超亲优势为44.22%,其中19个杂交组合的F1具有超标优势,变幅为6.04%-66.04%,平均超标优势为31.06%;F2代的超亲优势平均为3.18%,超标优势平均为-6.24%。统计结果认为:F1的产量优势与恢复系(父本)的来源关系密切,来自南方父本的杂交组合的超亲和超标优势分别比黄淮父本的杂交组合高22.93%、24.83%;F2代杂种优势衰退显著,不宜利用。  相似文献   

6.
川杂4号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用核雄性不育两用系473A中的不育株为母本,与抗病品种川73—27作恢复系父本杂交组配的我国第一个棉花核雄性不育系抗病杂交种。该品种较好地结合了抗病、丰产、优  相似文献   

7.
金早6号雄性不育材料杂交后代的遗传观察表明,金早6号雄性不育性属单基因隐性遗传。雄性不育性与褐色颖壳两个性状属独立遗传。用金早6号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杂交F1植株为父本,10个早籼品种为母本,配制10个复交组合。F1代正常可育。F2代10个早籼胞质的组合都分离出雄性不育株。未发现与雄性不育基因互作导致可育的胞质类型。  相似文献   

8.
新彩棉9号(原代号彩杂-1)是由新疆天然彩色棉花研究所于1998年利用棉花三系配套技术,以白棉H型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彩棉新品系彩174为父本,进行杂交,再经过多次南繁北育,连续回交7次,转育出彩色棉雄性不育系6H,再与海岛型恢复系海R1535配制杂交组合,选育出优势杂交组合彩杂-1。2004-2005年参加新疆自治区天然彩色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6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为126天,植株较松散,株高77.5~85cm,主茎粗壮,筒形,Ⅲ式果枝。第一果枝着生节位4.0,第一果枝着生高度9.8cm,平均果…  相似文献   

9.
甘糖七号是以多粒二倍体雄性不育系MS2007-2A为母本,多粒二倍体授粉系P2007抗为父本,按3∶1比例配制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在2009—2011年甘肃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块根产量为93401kg/hm2,比对照品种甘糖五号增产16%,平均含糖率16.97%,比对照提高0.51度,产糖量为15850kg/hm2,比对照增加19%,差异极显著。甘糖七号产质量稳定性好,抗逆性强,适宜甘肃省河西走廊种植。  相似文献   

10.
抗虫杂交棉川杂12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杂 1 2号 (杂 1 2 )的选育得到国家 863、四川省育种攻关等项目的资助 ,其目的是将棉花抗病虫性与核不育两系法结合 ,利用抗病核不育两用系作母本、抗虫品系为父本 ,选育出比对照增产 ,抗棉铃虫、红铃虫 ,抗病性好 ,品质优良的棉花抗病虫杂交种。1选育过程。四川省农科院经作所利用生产上已应用的核雄性不育材料及抗枯黄萎病品种 ,通过杂交转育 ,结合病圃和大田筛选 ,培育出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的双抗型两用系抗 A2。于 1 997年由四川农科院经作所提供母本抗 A2 ,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提供抗虫品系 R1 68,分别在四川和湖北配制杂交组合 ,通…  相似文献   

11.
海南波莲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日本粳稻品种秋光为母本,以引自美国的籼稻品种Jefferson为父本进行杂交,再用温敏核不育系C815S为母本进行杂交、隔代回交,于2017年育成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秋杰S。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起点温度低,异交习性好,株叶形态优良,具广亲和性,米质达部标2级优质标准,于2020年8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与抗稻瘟病恢复系莲恢1616配制的杂交中稻组合秋两优1616于2022年7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甜单305为三倍体甜菜单胚杂交组合,是由单胚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B9-CMS为母本,以四倍体多胚绿胚轴品系甜426G为父本按4:1比例杂交而成。制种时只收获母本雄性不育系的单胚种子。于2002年配制杂交组合,2005-2006年区域试验,2007年生产示范试验。甜单305在全省生产示范试验中,表现突出,在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3个指标上均超过了对照品种,平均根产量47760.2kg/hm^2,含糖率17.06%,产糖量8116.2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甜研309提高22.7%、0.62度、27.2%。2008年4月被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推广品种,适宜推广区域为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甜菜产区。  相似文献   

13.
杂交成铃是棉花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一环。影响棉花杂交成铃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探讨了杂交时间和杂交部位对棉花杂交成铃的影响,以便为提高棉花杂交效果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春播棉田进行。母本为中棉所12号,父本为鲁棉6号,分别于7月20日,7月30日,8月10日,8月20日下午去雄;7月21日,7月31日,8月11日,8月21日上午9点到10点授粉,用不同颜色的线做标记。杂交分内围铃和外围铃两类。做杂交的果枝上只留一个花,其余全部去掉。杂交时间对棉花杂交成铃的影响所用的杂交铃均为内围铃,杂交部位对杂交成铃的影响试…  相似文献   

14.
正反交抗虫杂交棉F_2性状差异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三组正反交抗虫杂交棉杂种F2的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果:以抗虫棉做母本或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其F2在皮棉产量上无明显差异,纤维品质除比强度变化较大外,2.5%跨距长度、麦克隆值都变化不大。因此,就产量和纤维品质而言,以抗虫棉做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其F2与以其做父本的杂种F2一样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已成功培育的棉花核不育系NA为母本,高产杂交组合中1-2为父本,在网室内采用不同蜂种传粉进行杂交制种,父母本种植比例以1∶4(一个地膜上种4行母本,1行父本),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种植。结果表明:意蜂传粉效果优于熊蜂,意蜂制种授粉均匀,棉铃大,同时可节省成本,降低棉花杂交制种的人工投入。  相似文献   

16.
严根土  黄群  苏桂兰 《中国棉花》2009,36(12):23-23
中棉所72(原名:中390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转双价基因抗虫棉为母本,与常规、丰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的丰产、优质、抗病、转双价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亲本组合为中561×中6053。中561为转双价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41(sGK-中23)的系选后代品系,中6053来源于中棉所25×中棉所35。  相似文献   

17.
甜菜新品种甘糖七号是由武威三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其母本为二倍体多粒雄性不育系MS2007—2A,父本为二倍体多粒授粉系P2007抗,母、父本按3:1比例配制而成二倍体多粒雄性不育杂交种。2009-2011年参加甘肃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其表现为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达到甘肃省甜菜新品种标准。2012年1月在兰州召开的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认)定通过,认定编号:甘认甜菜2012003。  相似文献   

18.
糖用甜菜新品种SD21816是由德国斯特儒博种业公司用10年时间选育的,它的育种材料(母本、父本)均来源于德国STRUBE公司种质资源库。母本材料为二倍体多粒雄性不育系SD815MS、父本为二倍体多粒授粉系SD4004P.母、父本按7:1的比例配制成二倍体杂交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易栽培种植开花、耐高温且抗性强的大花蕙兰新种质,开展了‘紫岩素’大花蕙兰与墨兰品种‘金咀’、‘企剑白墨’和‘企剑黑墨’的杂交研究。结果表明:正交和反交的坐果率差异较大;以‘紫岩素’为母本、墨兰作父本杂交的坐果率高,授粉后第210天,与 ‘金咀’、‘企剑白墨’和‘企剑黑墨’的杂交坐果率分别为81.5%、89.8%和78.0%;以墨兰为母本、‘紫岩素’作父本杂交时落果严重,授粉后第210天,‘金咀’、‘企剑白墨’和‘企剑黑墨’的坐果率分别只有0.0%、0.0%和10.3%;‘紫岩素’与墨兰3个品种正交和反交的果荚,其果长及果宽的生长发育曲线均呈“S”型;以‘紫岩素’为母本的各杂交组合果长于授粉后100~210 d达到最大值(≈8.70 cm),果宽于授粉后180~210 d达到最大值(≈18.65 mm);以‘紫岩素’为父本的各杂交组合果长于授粉后120~210 d时达到最大值(≈4.20 cm),果宽于授粉后150~210 d时达到最大值(≈8.60 mm)。  相似文献   

20.
甜单302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育成的雄性不育单胚型多倍体杂交种。该品种由单胚二倍体雄不育系TB306-ms作母本,与多胚四倍体品系甜408-3作父本,按3∶1比例种植,自然杂交而成,只收获母本雄性不育系的单胚种子用于生产。在生产示范试验中,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甜研303提高14.4%、0.26度和16.3%。该品种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含糖率高,较抗褐斑病,耐根腐病。适宜在黑龙江省的友谊、讷河、依安、呼兰、海伦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