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探讨哈尔滨长升吉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谷润生物菌剂对玉米大斑病防治效果及对产量影响,为农业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设在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科技园区玉米田,试验地属黑壤土,前茬作物玉米,有机质含量6.65%,pH值6.01,秋整地,秋起垄。4月16日播前深施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217kg、尿素69kg、硫酸钾90kg,每公顷追施尿素150kg。供试玉米品种为德美亚2号,5月4日用马斯奇奥  相似文献   

2.
玉米应用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剂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意义为验证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剂在当地条件下,防控除草剂副作用的功效,并进行配套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年按垦区联合试验示范方案,在我场进行了玉米应用试验。2基本情况(1)试验地:红星农场农业园玉米试验区,土壤类型黑土,有机质8.5%。前茬小麦。(2)品种及密度;品种,德美亚1号。密度;9万株/公顷。(3)小区设置:垄距110厘米,5垄,垄长8m,小区面积44m2。4次重复。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在14个展示玉米品种中,产量高、增产幅度大的品种是绥玉22,公顷产量11764.6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23.4%;38P05公顷产量10787.7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13.2%;绥玉23公顷产量10436.9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9.6%。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采用不同杀菌剂对玉米弯孢叶斑病及大斑病防治效果试验,明确其防效、药剂持效期及对产量影响等,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属黑壤土,前茬作物为大豆,有机质含量6.38%,pH值为5.51,秋整地,秋起垄。试验玉米品种为德美亚2号,4月28日播种,用马斯奇奥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大垄双行播种,种植密度为每公顷9.5万株。  相似文献   

5.
<正>明确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90%多菌灵水分散粒剂防治玉米大斑病效果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试验药剂:90%多菌灵水分散粒剂,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50%多菌灵胶悬剂,江苏蓝丰药业集团生产。1.2试验地情况试验地属黑壤土,前茬作物为玉米,大垄,垄距1.1m,有机质含量5.9%,pH值为6.2,秋翻地,春起垄。供试玉米品种为德美亚2号,5月23日播种,用美国十方播种机械精量点播,播量为30kg/hm2,种植密度为每公顷10万株,播后机械镇压。施肥量为磷酸二铵277.2kg/hm2,尿素217.5kg/hm2,硫酸钾90kg/hm2。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示范,了解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悬浮剂、42%途力(百菌清·戊唑醇悬浮剂)等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药剂持效期及对产量影响等,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属黑壤土,前茬作物为大豆,有机质含量6.6%,pH值6.01,秋整地,秋起垄。供试玉米品种为德美亚2号,5月10日播种,用马斯奇奥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垄上双行播种,种植密度为每公顷9万株。种肥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适宜农垦北安管理局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农艺措施,以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垦沃2号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量下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垦沃2号这3个品种均是在密度11.2万株/hm2和825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3个玉米品种共10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在栽培密度由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垦单5号和德美亚1号子粒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垦单13号子粒产量则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初步摸索出垦单5号、垦单13号和德美亚1号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为每公顷7.50~8.25万株、7.5万株和9.0万株。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通过采用小垄种植的方式,比较不同玉米品种在相同密度和不同密度下的产量、质量和品种间的优缺点。寻找出适合本地高寒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和最佳种植密度,为本地区玉米品种更新及生产服务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德美亚2号和九玉5号在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方面与德美亚1号综合比较,均要好于德美亚1号,但不太适合密植。  相似文献   

10.
玉米原垄卡种是在不破坏原有垄形的条件下实施播种的一种耕作和栽培措施,它是由耕翻-深松耙茬-免松耙茬向少耕、免耕法迈出的重要一步。原垄卡种不但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一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示范地前茬红小豆原垄卡种玉米,每公顷节省机械作业费930元,公顷产量较常规种植增加165kg。按市场价0.84元/kg计算,每公顷增加收入138.60元;原垄卡种技术在节约成本和公顷增产上,每公顷增加收入1068.60元,减少了作业环节,增加了种植户收益。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取小区对比法,研究10个垦丰公司的玉米品种,旨在筛选出熟期适宜本地区栽培的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品种有德美亚3号公顷产量12632.2kg、垦沃6号公顷产量12360.1kg、垦沃3号公顷产量11991.4kg。  相似文献   

12.
正彩特美细胞酶叶面营养剂是美国细胞酶实验室有限公司研制,能为农作物提供叶面营养补充。为了验证其增产、增效作用,2014年进行玉米田应用,现将应用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位于引龙河农场科技园区玉米田,试验地属黑壤土,前茬作物大豆,有机质含量6.0%,pH值为6.6。秋整地,浅翻,秋起垄。供试玉米品种为德美亚1号,4月30日机械精量点播,播量为30kg/hm2,种植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八五四分公司第九作业站种植玉米品种龙单59,面积33.3hm2,平均公顷产量10581kg,与生产品种德美亚3号相比,公顷增产294kg,增产率为2.9%。  相似文献   

14.
<正>试验70%氨唑草酮水分散粒剂(地拿米)等几种药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评价其防除效果、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属黑壤土,前茬作物大豆,有机质含量6.38%,pH值为5.51,秋整地,秋起垄。供试玉米品种为德美亚2号,4月29日播种,用马斯奇奥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大垄双行播种,种植密度为每公顷9.5万株。  相似文献   

15.
2012年长水河农场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进程,加快新品种、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加快推广应用德美亚系列高产优质品种,完善德美亚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高产示范区与辐射示范区转化方式以技术为核心,增加职工经济效益.2012年长水河农场种植玉米1.67万hm2,其中种植德美亚1号1.54万hm2,德美亚2号品种0.13万hm2.玉米德美亚1号平均公顷产量11010kg,公顷效益在9600元以上,实施效果显著,带动辐射性强.  相似文献   

16.
<正>1试验目的本试验主要探究不合理施肥与分蘖产生的相关性;对比去分蘖与不去分蘖对产量的影响;跟踪调查分蘖后期生长情况。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科技园区,属淋溶黑钙土,前茬大豆,地势平坦,肥力均匀。3试验设计3.1试验材料。试验采用德美亚1号。3.2试验方式。试验采用机器施肥、机器播种方式;使用条田对比,每个处理6根垄,垄宽1.1m,垄长30米,小区面积198m~2。  相似文献   

17.
<正>黑龙江省海伦农场位于小兴安岭南麓、通肯河畔,海拔261m,是世界三大黑土之一的松嫩平原漫岗黑土带。海伦农场总控制面积2.37万hm2,其中耕地1.66万hm2,年平均降水量556.9mm,年平均活动积温2200~2300℃,年平均日照时数2315h,年平均无霜期117d,属第四积温带上限、第三积温带下限,适合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生长。近年来,随着玉米新品种德美亚1号的引进和推广,海伦农场的玉米种植面积也随之成倍增加,使玉米成为农场的主栽作物之一,产量和效益也大幅度增加,种植玉米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10~2013年,玉米主栽品种为德美亚1号,累计推广面积为1.37万hm2,平均公顷产量11250kg,公顷效益7500元。  相似文献   

18.
选取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为试验材料,采取7个处理密度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不断提高,行数、行粒数、穗长、子粒长、百粒重和茎粗逐渐减少;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出籽率和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容重先减少后增加。合理密植是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中的关键技术。一般情况下,玉米产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超过适宜种植密度范围后,不仅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且容易发生倒伏、病虫害及空秆率增加等现象。因此,合理密植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德美亚1号、2号品种自身特性,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才能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复种玉米品种和播期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5):115-119
为探索在辽西地区马铃薯复种玉米的可行性,对上茬马铃薯双膜和单膜两个时期到下茬两个播期不同玉米品种全程调查10℃积温、作物生育期、植株性状、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下茬6月15日播种德美亚2号比当地种植品种增产18.46%,下茬6月25日播种德美亚1号比当地种植品种增产14.51%,从马铃薯复种玉米模式中总体衡量,双膜种植模式最高产生的纯利润达到64 895元·hm-2,单膜种植模式最高产生的纯利润达到63 330元·hm-2。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地处黑龙江西北部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六积温带上限,年平均有效积温2000~2300℃,无霜期年平均100~120d。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种植户效益,全面积种植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全部采用110cm大垄双行种植,抗涝、抗旱、增产效果较为显著。1用种通过引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玉米品种,使地处寒带地区的北安管理局,大面积种植玉米成为现实。该品种不仅产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