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我国科技兴棉的实施战略吴沛良,吴芳兰(江苏省农林厅210009)振兴我国棉花生产,必须走科技兴棉的路子。这是世界棉花生产发展的共同经验,也被我国棉花生产的历史所证实。八十年代世界和我国植棉面积都比五十年代略减,但棉花总产分别增长了83%和196%...  相似文献   

2.
应用中国棉花生长指数评价系统(CCGI)对江西省2012年棉花生产进行评述,结果表明:一是江西省2012年棉花生产与2011年相比,棉花种植面积减4%,单产减1.8%,总产减少7kt;二是2012年新棉开秤价格稳中有升,成本增加,收益减少;三是2012年江西省棉花生长季节气候条件总体较为适宜,但有阶段性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6年底对山东省7个主产棉市调查,2017年山东省植棉面积呈持平或略减态势。为促进山东棉花生产转型升级,提出了加快棉田耕作制度创新、推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抓好科技兴棉工作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我省棉麻学会组织,我们七人于1989年10月20日至11月5日对江苏、山东、河南三省的棉花生产和低酚棉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1.三省棉花生产形势和主要政策措施今年,三省棉花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都有减少,单产,江苏省有所下降,山东、河南二省基本持平,具体情况是:江苏省:全省今年减98万亩,单产减6公斤,总产减100千吨,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的两熟制棉花栽培存在的技术复杂、环节多、工序多、用工多、化肥农药用量大、生育期长、难以实行机械化作业等问题,用“三字经”的形式总结了两熟制下棉花全程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理思路、明路线,改模式、换品种,增密度、精直播,减简肥、一次施,全程调、简管理,减农药、简防控,集中熟、一次收,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归纳为“八个一、四个三”技术,即:一改(改模式)、一换(换品种)、一增(增密度)、一播(一次播)、一肥(一次肥)、一收(一次收)、一调(一直调)、一缩(缩周期),三简(简化施肥、简化防控、简化管理)、三减(减少生产环节和用工、减化肥用量、减化学农药用量)、三机(机播、机管、机采)、三提(提高植棉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机械化率);与两熟制育苗移栽植棉相比,棉花生产周期缩短80 d左右,省工70%,机械替代率达60%,减肥50%,减药40%,增效30%。更好地推广应用该技术体系,对助力两熟复种棉花生产向绿色化轻简化机械化方式的变革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棉花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0年安徽省棉花生产述评——CCGI在安徽省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CGI对安徽省2010年棉花生产进行评述,与2009年相比,棉花种植面积增3.6%,单产减10.4%,总产减7.1%。棉价一路飙升,且创历史新高,出现减产增收的局面。面积增加主要受2009年棉价上涨的影响。单产下降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灾害天气频发,不利于棉花生长。  相似文献   

7.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与消费国之一,总产占世界首位,全国每年纺纱2000万件左右,加出口以及絮棉和其它用棉等,共需皮棉4250千吨,生产任务应达到4500千吨左右,才能做到产需平衡。可是近几年,棉花生产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面积一减再减,总产一降再降,我省也出现类似情况。如果再不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将会出现更大的滑坡,造成全国原棉供应紧张,重新回到进口原棉的老路。我省是南方重点产棉省之一,论自然条件发展棉花生产条件很优越,不仅能高产稳产,而且能优质,这几年棉花生产实践已经得到证实,我们应该抓住发展棉花的有利时机,把我们棉花生产搞上去,为江西经济腾飞作贡献。  相似文献   

8.
自1985年以来,我国棉花生产频频滑坡,内压棉纺工业,外抑出口创汇。如何稳定棉花生产,已成为棉区各级政府和广大棉花科技工作者普遍关心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灌云县图河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向我们提供了颇具特色的经验。图河乡位于灌云县东部的黄海滩头,气候宜粮宜棉,耕作以旱为主。常年植棉面积25000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40%,是连云港市最大的产棉乡。近三年来,在全国棉花生产滑坡的大气候下,该乡的棉花面积却相对稳定,皮棉总产逐年增长。1987年全乡棉花面积恢复到2.5万公斤,比1986年增加8000亩,  相似文献   

9.
正博州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以来,棉花生产目标由以前追求数量高产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通过"合作社+种植大户+轧花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符合棉纺市场需求的优质棉花。实现优质棉花这一生产核心,选好机采棉品种是前提,运用好精细整地、精量播种等技术夯实匀苗、壮苗基础,通过减密度及"四早"等手段,使农艺、农机技术融合集成配套,合理利用光热资源,挖掘棉花生产潜力,达到博州机采棉节本提质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10.
襄樊市地处鄂北 ,为湖北省第二大产棉区 ,棉花及其纺织行业一直是优势产业。“八五”期间 ,我市年平均植棉 6.69万公顷 ,总产 5 .84万吨 ,公顷单产皮棉 872 .3kg。棉纤维及其纺织制品对外贸易占我市出口创汇的半壁江山。进入“九五”,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纺织行业限产压绽 ,棉花生产一度陷入低谷 ,面积减、单产降、植棉技术落后。同“八五”相比 ,1 996~ 1 999年 ,面积、单产、总产分别减1 2 .6%、7.6%和 1 9.2 %。“十五”期间 ,市委、市政府要求把我市建成四大生产基地 ,其中涉及棉花生产的就有两项 ,即纺织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  相似文献   

11.
1987年江苏省棉花生产,在连续两年减产后有所回升。据江苏省统计局1987年11月下旬预测:皮棉总产40.9万吨,比1986年增加0.79万吨,增长2%。棉花增产主要是面积增加。1987年棉田面积818.84万亩,比上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河西走廊棉花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是甘肃省棉花主产区,其棉花生产对甘肃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受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产业结构调整、植棉效益等的影响,甘肃棉花生产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当前形势,通过分析河西走廊棉花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稳定当地棉花生产的对策及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董升  周日明 《中国棉花》2016,43(4):45-46
<正>2015年是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第二年,由于江苏省2014年度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在2015年年初才出台,因此对于江苏盐城的棉农而言,2015年是享受棉花价格补贴政策的第一年,对该年度棉花生产影响不大,未能有效调动棉农植棉积极性。同时受极度不利气候条件影响,在籽棉市场低位运行的形势下,全年棉花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效益"三减"态  相似文献   

14.
董天浴 《中国棉花》2010,37(3):39-41
菏泽是一个棉花生产大市,棉花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0万公顷以上,约占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的1/4。近几年,皮棉单产稳定在1200kg·hm^-2以上。所以,菏泽棉花生产在山东棉花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菏泽还是一个棉花加工大市,现拥有400万纱锭,正常开工年消耗棉花近60万吨。因此,抓好棉花生产事关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5.
黄淮海棉区棉花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棉田面积大,植棉集中程度高,棉花产量多,棉花商品率高。本文重点论述黄淮海棉区棉花种植区域演变,棉花生产布局调整和种植制度的变化及其当前棉花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棉花生产及收购概况1 .1种植面积及长势2 0 0 4年是山东省棉花生产史上又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总的评价是“两增、两减、一平、一提高”。即棉花面积、总产增加 ,棉花价格和植棉效益降低 ,棉花单产基本持平 ,棉花质量有所提高。全省春棉播种面积 1 0 1万公顷 ,因灾绝产面积约 3.3万公顷。考虑到有部分夏播棉 ,综合平衡预计全省实际收获面积为 1 0 3万~ 1 0 7万公顷 ,棉花总产预计在 1 0 5万~ 1 1 0万吨 ,公顷皮棉 1 0 2 0 kg左右。棉花长势大致分 3种类型 ,一是鲁西北棉区的德州、聊城 ,气候比较正常 ,棉花长势好于去年 ,单产比上年提高 1 …  相似文献   

17.
化学调节物质在花生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学调节物质在花生上的应用研究刘洪福,毕永斌,王永夫(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农场222344)ABT生根粉4号和7841均是广谱性、高效作物增产调节剂。在棉花、大豆等作物上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多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在多种作物上使用具有矮化株高、...  相似文献   

18.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棉花生产发展较快,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生产成本高、纤维品质差、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棉花生产波动较大。改善棉花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前棉花生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棉花生产中,影响棉花品质的因素很多,如种子、种植制度、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收储、加工等,但其中种子的选育、繁育、加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大省。近些年来,受粮食安全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和自然条件等多因素影响,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持续下降,但单产却有所提高。从近3年山东省棉花种植规模、成本和收益、影响棉花生产的因素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全省棉花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并列举了当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棉花单产的3种绿色轻简高效植棉新技术,提出了稳定和恢复棉花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探索山东省棉花生产恢复性发展新路径,实现棉花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对国家耕地资源H趋紧张,粮食安全压力增大的新形势,探讨棉花给粮食让路的新途径,促进棉花生产向滨海盐碱地转移,是棉花生产发展的战略选择。河北、天津环渤海区域盐碱旱地面积近53万hm^2,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也是棉花生产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依据棉花抗旱耐盐适应性较强的特点,针对该区发展棉花生产存在的春季干旱、保苗难;雨热同期、易徒长;管理繁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