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生命     
生命华希良摄青海省自50年代以来。土地沙漠化面积平均每年扩大100万亩。草原的沙化、退化使农牧业生产首当其冲.受到沉重打击,现全省沙漠、戈壁1.4亿亩,沙漠化土地3894万亩。西藏西部狮泉河盆地风沙流、沙尘暴活动强烈,沙丘不断前移。“一江两河”雅鲁藏...  相似文献   

2.
我国“三北”地区沙漠化继续扩大的原因及其对策窦芳由于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我国东北、西北、华北“三北”地区建设规划地区,沙漠推进和土地沙漠化速度加快。沙漠化土地年平均扩大面积已由50年代的1560km2,增至目前的2100km2,治理沙漠与土地沙漠化的比...  相似文献   

3.
乌海市始建于1976年,位于内蒙古西南部,是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总土地面积1.48万平方公里,人口108万。乌海市地处干旱荒漠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6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481毫米,是降水量的21倍,干燥度为4.05,属于典型的极端干旱沙漠边缘类型区。乌海市森林覆盖率由建市初期的0.3%提高到2005年的13.76%,主要植被类型有四合木灌丛,沙冬青灌丛,锦鸡儿灌丛,绵刺、霸王、半日花超旱生小灌丛。由于本地区山地基岩裸露,土层瘠薄,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区风蚀强烈,风沙危害常年发生,  相似文献   

4.
《新疆林业》2006,(6):9-10
奇台县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全县总人口23万人。县域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31.4%,平原占15.04%,沙漠、戈壁占53.56%。全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横贯县境中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采樵和过度放牧等因素,沙漠前缘植被破坏严重,沙漠活化速度加快,沙丘变为半固定和流动沙丘,流沙以每年2.8—3.5米的速度向南移动,一度出现了沙进人退的无奈局面。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日趋严重的沙患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防沙治沙刻不容缓,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深入实地,反复论证,坚定了克服一切困难,举全县之力开展防沙治沙工程的信心。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林业部门,  相似文献   

5.
前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漠绿洲科技示范区建设及风沙区生态良性循环综合技术研究》系陕西省“九五”科技攻关专题(编号96K02-G5-01),属不同类型区“两高一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课题的专题之一,由陕西省治沙研究所主持,榆林市粮副基地办、天津大学经济工程管理学院参加。该专题共刊以下四个子专题:(1)沙漠绿洲林农牧复合经营系统的开发模式研究;(2)防护林体系在绿洲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与配套技术试验示范;(3)沙漠绿洲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及新开发农田的效益分析;(4)沙漠绿洲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容量的研究。研究工作围绕以优…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干旱半干旱土地面积占75%,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地区,沙漠面积2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5%,属热带沙漠,如大沙漠、吉布森沙漠、维多利亚大沙漠和辛普森沙漠,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这几大沙漠的植被盖度一般较高,多为固定、半固定沙丘,流动沙地较少。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有桉树、豆科类灌木等。土地荒漠化严重影响着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是该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除了土地沙化外,澳大利亚的土地盐渍化也比较严重。据介绍,澳大利亚有570万公顷的土地受盐渍化的影响,主…  相似文献   

7.
古浪县北部“五滩”,地处巴旦吉林沙漠前沿,风沙线长达60多公里,过去是有名的风沙区,受主风向催动,沙线每年南侵5米~8米,年均近3万亩土地被沙化。白板滩、马路滩、四墩滩等“五滩”上好的土地被滚滚黄沙所掩埋,直接威胁着南部10余万亩良田。处在风沙线上的3个国有林场广大干部职工倾力防沙造林,但仍难以阻拦沙漠南移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后期市、县林业部门狠下决心,改变治沙策略,适时提出“五滩开发”长期治理方案,变被动防守为主动进攻,变被迫防护为开发治理;变林业一家治理为全社会共同治理。坚持10余年至今…  相似文献   

8.
榆林毛乌素沙地飞播植被对流动沙丘链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1988年在榆林毛乌素沙地,采用4个梯度,56个测风探头,对流动沙丘和飞播地进行风速的同步或相对值观测报告。测试阐明:飞播形成的植被踏郎(Hedysarum mongolica TUrcz)与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 et Mey.),尤以踏郎对流动沙丘的逆转作用效果显著。由于踏郎地下茎的萌生,使原来24m宽的植被带扩大到40m;10a后保存面积由17.7%增到60%以上,形成固定沙地。 改造后的沙丘,不仅坡度减小、坡长增大,沙丘高度显著降低,并呈“舌状”前移,丘间地也不断缩小等,出现一系列飞播地的地貌形态变化,使“水平”、“垂直”风速的降低值均衡。对比封禁十年后的流动沙丘,除沙丘前移外,坡面上仍然寸草不长。因此,提倡远处飞播,近处人工直播是改造沙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库布齐沙漠是内蒙古自治区著名沙漠之一,位于伊克昭盟北部,南接鄂尔多斯台地,北依黄河南岸与河漫滩相连,由西向东呈带状延伸,跨越杭锦、达拉特、准格尔三个旗,东西长约370公里,南北宽约15—50公里,总面积约16000余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新月型沙丘、沙丘链,也有垄状和格状沙丘。库布齐沙漠的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大约始于1500—2000年前,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就有由灵武到沃野过沙漠的记载。唐朝时期(公元618—907)有由夏州到后奎经“库结沙”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看林贷文/李思维河南省中牟县位于郑州、开封之间,地处豫东平原,这里沙丘起伏,连绵不断,被誉为中原的沙漠之洲。据普查,全县有土地14.16万公顷,沙荒面积3.1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2.4%。1996年9月26日,被林业部定为河南省唯一的、全国...  相似文献   

11.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在这个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五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  相似文献   

12.
全国第一产煤大县——陕西省神木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是我国著名的“煤都”。伴随着新一轮煤炭资源开发.神木面临着生态危机、自然土地资源的贫瘠、干旱与水资源缺乏、水位下降、沙丘活化、环境污染以及保护农民利益和农村发展等诸多问题。多年来,神木人一直积极探索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利用科技手段,挖掘植物绿色资源。开发当地野生耐旱灌木油料植物,建设以生态、经济兼用林为主的植被恢复工程.走一条“建设地下黑色能源.重建地上绿色油田”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3.
一、项目概况 甘肃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利用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通过采用植树造林、工程治沙、天然植被封护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治理沙漠化土地72803.6公顷,增加项目区林草植被,有效遏制沙漠化扩延,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4.
银肯响沙湾表层含水量、持水量、容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去年对库布齐沙漠银肯响沙湾沙粒特征与风选程度关系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响沙湾表层沙粒的水分含量和容重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结果作出了相应的分析:在沙丘背风坡含水量、持水量平均值小于迎风坡含水量、持水量;沙丘迎风坡的容重大于背风的容重符合沙丘一般规律;沙样的轻矿物含量比我国其它沙漠轻矿物平均值多1.76%,而重矿物少1.76%。  相似文献   

15.
沙漠系指干旱地区地表为大片沙丘覆盖的沙质荒漠,也包括沙漠化土地和半干旱地区的沙地。所谓沙漠化土地,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人类历史时期内,由于人为因素作用并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在原非沙漠的地区产生了类似沙漠的变化,称之为沙漠化,它所影响的地区称之为沙漠化土地。沙漠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部及内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武威盆地沙漠化成因及整治途径探讨表明:1.破坏植被和水源是造成土地沙漠化的潜在原因;2.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急剧下降,是造成盆地生态环境恶化和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原因,3.人口过速增长和牲畜头数成倍增加是沙漠化发展的内在原因;4.沙漠扩张,沙线东进南移是导致盆地沙漠化的直接原因。整治途径是:1.保护森林,开源节流,合理用水,2.加速盆地防护林体系建设;3.加强植被建设,保护好沙地现有植被。  相似文献   

17.
辽宁西北部地区土地沙化状况、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对辽宁省西北部地区10个沙区乡镇的调查统计,沙化土地面积占39.6%,其中沙丘沙地为9、8%,农田为29.8%,农田沙化是当地的主要沙化土地类型。发生沙化的原因是:不合理的开垦沙丘沙地,连年干旱,过度放牧,植被退化以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防止土地沙化的根本措施是完善防护林体系建设,实行保护性耕作和建设节水灌溉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张立玲 《中国林业》2009,(15):43-43
冀北风沙区足河北省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之一,多风、干旱、土地瘠薄、植被稀少;年均降雨量在300~400毫米左右,而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5倍以上;该区域还是河北省重点沙化区和采矿区。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实施造林,恢复植被难度非常大。  相似文献   

19.
《新疆林业》2012,(3):F0002-F0002
土地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防沙治沙法》所称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物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裸露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吉林省西部平原沙丘区地貌类型进行分类,提出了“容器覆土越冬法”等沙丘改造综合配套措施和5种复合农林业经营模式;筛选出适宜本省西部半干旱风沙区耐干旱耐瘠薄树种长白松、欧洲白榆、甘肃沙枣等6个品种,开展了生长发育、形态、生物量对干旱循环胁迫等适应性研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解决了以县为单位的复合农林业系统分类、分区及调控技术,指出了前郭县复合农林业经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