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哺鸡竹造林成活率受造林季节、土壤含盐量和种源的影响,以霉季造林、土壤含盐量较低时成活率较高,种源地与引种地问立地条件接近时引种易成功。  相似文献   

2.
1990年春季从浙江引种早竹、雷竹、红哺鸡竹、乌哺鸡竹、角竹、高节竹,1991年从本省古田县引种黄甜竹。7个竹种引种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76.2%~100%,平均造林保存率达86.2%。经过4~5年的培育,1995年每公顷竹笋产量达3649.5~16135.5kg,产值达19513.5~64542.0元,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对其引种造林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3.
麻竹是一种优良的丛生笋用竹种.传统的移竹造林方法,不仅成活率低,运输困难,造林成本大,竹种来源困难,而且进入丰产期时间较迟.下面介绍一种操作简单、成活率高、见效快的造林方法——笋蔸造林.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成为林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整地质量、苗木选择、造林季节、植树技术和抚育管护5大方面,提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成为林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整地质量、苗木选择、造林季节、植树技术和抚育管护5大方面,提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造林方式、造林季节等对比观测,总结出秦巴山区不同竹种最佳的造林季节,改变了以往不分品种、不分季节的单一造林模式,有效地提高了造林成活、保存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嵊州市目前部分笋用小竹造林单位成活率较差的状况,对1986年以来营造的笋用小竹在确保造林质量的前提下开展了调查,调查面积1000余亩,母竹总株数为47897株。通过对造林季节、土壤种类、母竹年龄、水分管理、母竹质量等因子对笋用小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分析,阐明影响笋用小竹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子,提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水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子之一.太行山区的突出特点是地上水少,地下水深,自然降水分布不均,春季造林季节干旱少雨,导致春季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造林绿化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贵州乌江、赤水河流域引种撑绿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贵州乌江、赤水河流域引种撑绿竹四年的试验观测,造林季节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可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地在海拔700m以下可避免低温冻害,造林地属于I、II立地级,具有较高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0.
1994年引种雷竹、早竹、高节竹、石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红哺鸡竹、台湾桂竹、黄甜竹、绿竹、四方竹等11个竹种。造林成活率、当年发笋率超过对照毛竹的有9个,平均成活率96.7%、发笋率49.4%;造林4年有8个竹种立竹度达到中型竹丰产笋用林标准。1996年移栽雷竹、早竹,造林3年立竹度达到了8030~9792株/hm2,销售母竹收入10800元/hm2,产出投入比1.12:1。本文介绍引种竹笋期、生长情况、经济效益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竹子容器育苗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竹子容器育苗的竹种的选择、设施材料的准备、装盆与养护管理等技术措施。其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散生竹9月装盆的容器苗成活率高达89.5%-100%,大于8月的84%-92.6%,大于6-7月的50%-90%,其中金镶玉竹成活率各月成活率差异不大。2-3月竹子容器苗成活率高于6-7月,而3月又高于2月。丛生竹、混生竹,不同月装盆的竹子容器苗成活率差异不明显,均在80%-100%,主要原因是丛生竹、混生竹有隐芽,萌蘖性极强,成活率高。同时分析了紫竹、斑竹、茶秆竹和乌哺鸡竹4个竹种进行反季节(夏季7月中旬高温季节)造林2 a后的效果,其中容器苗比地栽苗造林平均成活率高出46.26%,胸径生长量增长35.2%,新竹数量增加3.65倍,每秆销售纯利润高出1.32倍。  相似文献   

12.
以绿竹Dendrocalamopis oldhami、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的竹蔸苗为研究材料,在南宁市营造试验林,研究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造林后半年,绿竹的造林成活率为96.87%,新竹长势好,勃氏甜龙竹的成活率为50.63%;2个竹种新竹的数量、地径和高度均与母竹秆基径呈正相关关系,造林后半年至1年的新竹数量、地径、高度均与造林后半年的相应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加强竹蔸造林抚育管理,促进造林前期的生长量,有利于提早成林。  相似文献   

13.
概述江西省笋用竹引种和竹笋业现况。提出了若干建议:摸清适生条件,规划种植范围,合理配置不同笋期的竹种,确保引种造林质量,合理开发本地竹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红树林造林修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退化的消失的红树林湿地资源,我国湿地修复技术研究和实践总结多,但是成活率低。文章主要从红树林湿地修复技术的宜林地选择(温度、盐度、沉积物、潮汐浸淹和波浪能量)、树种选择与引种与修复造林技术3个方面进行探讨;同时探讨了造林方法、造林季节、造林密度、混交造林等。结合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提供各项指标临界参数以供修复参考,旨在为我国红树林的有效恢复,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科学参考。针对湿地修复技术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 ,银杏的用途不断拓展 ,经济价值不断提高 ,目前已成为广大农村庭院绿化和规模开发的主要树种。为提供优质批量种苗供应造林 ,我们就银杏不同季节嫁接成活率、抽梢率进行试验 ,探索影响嫁接成活率与抽梢率及其因子的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试验实测资料分析了造林成活率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了造林成活率与气象因子的综合数学模式。结果表明:(1)相对湿度、蒸发量、最高气温、日照时数为影响桂西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气象因子,造林后20天为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期;(2)桂西以秋季造林成活率最高,冬季次之,春季最低。  相似文献   

17.
调查分析了嵊州市1975-2006年山核桃的历年引种情况。由2006年的结果情况表明,1975年引种的山核桃株产干籽为2.6 kg;1991年引种的山核桃已正常挂果,1998年引种的山核桃开始初果。其生长与投产年限与原产地没有多大差别。2005年引种最高成活率达95.01%,2006年引种最高成活率为80%,两年引种成活后的保存率达99.11%,引种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结果情况表明,引种是成功的。并提出了扩大引种规模,形成山核桃产业;因地制宜选好造林地;提高造林技术和加强造林后的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广西百色右江干热河谷地带引种55个竹种,初步研究了竹种的适应性及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引种的55个竹种,总体成活率在80%以上,保存率在60%以上,均正常萌发出笋,初步表明这些竹种可适于右江干热河谷区域种植。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为100%的15个竹种调查其栽植当年的出笋量及笋生长状况,结果显示,15个竹种间出笋量和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银丝竹的出笋量最大,发笋能力最强;龙头竹、金秀甜竹、黄金间碧玉竹、大绿竹4个竹种笋生长量较大,可作为材用竹种发展;紫线青皮竹的出笋量、笋生长量均相对较大,为比较理想的高经济价值竹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进四翅滨藜进行荒山引种造林试验,观察总结出四翅滨藜的生物学特性,同时针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进行了调查分析,在石灰岩山地造林和在玄武岩山地造林成活率均达90%以上,二者成活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松阳县香榧的引种造林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松阳县的香榧引种造林情况,为浙西南进一步发展香榧产业提供参考,对浙西南松阳县香榧引种造林的历史过程、现状、造林类型、生长情况、病虫害、兽害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了影响香榧引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因素,并总结了松阳县香榧引种造林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