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和粤糖93-159的愈伤组织和刚分化4周的小苗为试验材料,初步确定了灭草烟在愈伤组织分化阶段和刚分化4周小苗的筛选浓度.结果发现,不同基因型甘蔗的愈伤组织和刚分化小苗对灭草烟的耐受浓度均有差异.综合试验结果,适合灭草烟在新台糖22和粤糖93-159愈伤组织分化阶段的筛选浓度为0.3 μmol/L;适合灭草烟对新台糖22刚分化4周小苗的筛选浓度为0.5 μmol/L,适合灭草烟对粤糖93-159刚分化4周小苗的筛选浓度为1.0μmol/L.  相似文献   

2.
龙光霞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8):1939-1945
[目的]明确铁、锰对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的影响,为有效解决广西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采集其宿根甘蔗幼苗黄化叶片和正常叶片,通过成对数据t检验和相关分析法对比分析21组样品的叶绿素、全铁、活性铁、全锰、活性锰、铁和锰亚细胞组分含量及活性铁/锰比值的差异.[结果]宿根甘蔗幼苗黄化叶片的叶绿素含量(0.42 mg/g)极显著低于正常叶片(2.20 mg/g)(P<0.01,下同),活性铁含量(5.94 mg/kg)极显著低于正常叶片(13.42 mg/kg),但黄化叶片全铁含量(323.36 mg/kg)、全锰含量(572.59 mg/kg)和活性锰含量(92.47 mg/kg)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叶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活性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活性锰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活性锰含量与活性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黄化叶片的活性铁/锰比值(7.89)极显著低于正常叶片(61.68).黄化叶片亚细胞器中铁含量排序依次为: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可溶性部分,而正常叶片的叶绿体中铁含量仅次于细胞壁.宿根甘蔗黄化叶片的亚细胞组分铁含量(63.30 mg/kg)虽略高于正常叶片(62.97 mg/kg),但叶绿体中铁含量(3.24 mg/kg)显著低于正常叶片(7.82 mg/kg)(P<0.05).宿根甘蔗黄化叶片亚细胞组分锰总量(93.04 mg/kg)是正常叶片的3.95倍,但黄化叶片89.01%的锰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可溶性组分,只有10.99%的锰存在于生理活性区.[结论]叶片活性铁/锰比值低,高锰抑制铁的活性,铁向叶绿体运输受阻是宿根甘蔗幼苗生理性缺铁黄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过量的锰贮存在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可能有利于宿根甘蔗幼苗对锰毒的忍耐.  相似文献   

3.
选择甘蔗品种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新台糖26号、粤糖93/159、粤耱94/128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粤糖94/128、粤糖93/159分蘖力较强,其中,粤糖94/128分蘖率最高,单位面积有效茎数最多,但出苗率最低,产量比对照的高;新台糖26号保持青叶数最多,抗旱性较强;粤糖93/159和新台糖16号特早熟高糖分;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26号蔗茎产量和产糖量较高,品质最优,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粤糖系列甘蔗品种对除草剂56%二甲四氯钠应用的安全性,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3个粤糖系列常栽甘蔗品种及新台糖22号(ROC22)在甘蔗苗期生长对二甲四氯钠的敏感性。4个甘蔗品种总鲜重的t测验表明,YT00/236对二甲四氯钠的敏感性较弱,YT55较为敏感,YT93/159和ROC22敏感性处于中等水平。而总鲜重的抑制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甘蔗品种的敏感性与t测验结果一致,YT00/236与YT55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YT00/236与YT93/159、ROC22均差异不显著,YT93/159、ROC22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6个云南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闽糖69-421、桂糖11号、粤糖86-368、粤糖93-159、滇蔗01-58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采用大棚盆栽和人工控水的方法对6个处于伸长期的甘蔗品种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期间调查供试品种株高、茎径、有效茎等形态指标,测定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综合各种生理指标的模糊隶属函数评价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是一种较科学的抗性鉴定方法,适用于多个品种之间的比较;生理指标结合形态指标来看,抗旱性最好的品种是新台糖22号和粤糖86-368,适合在云南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机械收获后甘蔗地下芽库的变化,进而在群体变化层面上评价不同甘蔗品种对机械收获的适应性。采用人工与机械两种收获方式对新台糖22号、粤糖93-159、云蔗05-51、桂糖32号和福农39号等5个甘蔗品种进行收获,并调查两种收获方式下不同甘蔗品种地下芽的数量及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平均地下芽数量差异不显著,地下芽总量由前1年蔗桩数决定。粤糖93-159与福农39号机械收获萌发率显著低于人工收获。新台糖22号、云蔗05-51、桂糖32号对机械收获的适应性较好,适合进行机械收获。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取粤糖86-368、粤糖93-159、云引3号和新台糖22号4个云南主栽甘蔗品种为材料,分别测定各品种在苗期、分蘖期和伸长期干旱胁迫后的光合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各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干旱胁迫对甘蔗不同生育时期各光合特性的影响,旨在找出各甘蔗品种受干旱胁迫影响最大的生育时期,为甘蔗抗旱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除云引3号光合指标分蘖期降幅显著大于苗期和伸长期外,其余品种的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在伸长期降幅最大。因此,干旱对粤糖86-368、粤糖93-159和新台糖22号的伸长期、对云引3号的分蘖期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以新台糖10号为对照,进行了2个新引进的甘蔗品种粤糖93-159、粤糖92-126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粤糖93-159蔗茎产量、蔗糖分、蔗糖产量均极显著高于新台糖10号,其萌发率、分蘖率、宿根性、抗逆性等农艺性状均优于新台糖10号;粤糖92-126蔗茎产量、蔗糖产量比新台糖10号显著增加,其萌发率、抗逆性较好,但其分蘖率、成茎率、宿根性、蔗糖分比新台糖10号略差。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甘蔗苗期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甘蔗品种的耐盐特性,筛选适合盐碱地区种植的甘蔗品种,本试验利用盆栽粤糖93-159、粤糖86-368和新台糖22号3个品种,并施加0.034、0.068和0.102 mol/L 3个浓度的NaC l溶液对甘蔗进行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着NaC l胁迫浓度的增加,各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Na+含量增加,质膜透性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SOD酶活性降低的现象。而新台糖22号表现出比另2个品种Na+含量更高,质膜透性增加缓慢,叶绿素含量和SOD酶活性降低更缓慢的现象,表明新台糖22号比另2个品种具有更强的耐盐特性。  相似文献   

10.
甘蔗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新台糖26号、粤糖93/159、粤糖94/128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粤糖94/128、粤糖93/159分蘖力较强,其中粤糖94/128分蘖率最高,单位面积有效茎数最多,但出苗率最低;新台糖26号保持青叶数最多,抗旱性较强;粤糖93/159和新台糖16号特早熟高糖;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26号产量较高,品质最优,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螟虫抗性甘蔗种质中营养物质含量差异,初步揭示营养物质对甘蔗抗螟虫性的生理生化机制,为甘蔗抗螟虫种质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抗螟虫种质云蔗03-258、粤甘26,易感螟虫种质柳城03-1137、德蔗03-83、粤甘35和感、抗虫性居中的新台糖22号(ROC22)进行室内栽培,测定苗期各种质材料的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抗螟虫种质的各项营养物质含量均低于易感螟虫种质和抗性中等种质,云蔗03-258、粤甘26、新台糖22号、柳城03-1137、粤甘35和德蔗03-83的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为41.12、29.10、42.23、76.37、73.55和42.74mg/g,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3.73、36.05、37.16、38.00、43.22和45.12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58.32、64.13、64.26、68.52、73.11和75.30mg/g.[结论]抗螟虫种质各项营养物质含量均低于易感种质,甘蔗种质的抗螟虫性与其营养物质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明宿根甘蔗幼苗黄化发生的原因,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宿根甘蔗黄化发生较严重的蔗区实地调查甘蔗幼苗黄化的症状表现、发病特点和规律,并采样分析正常和黄化蔗地土壤及植株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结果]宿根蔗幼苗黄化发生在酸性较强的土壤,土壤有效铁、锰、钙、镁元素含量均低于正常土壤,有效硫含量高于正常土壤,有效硼含量则差异不大;宿根蔗幼苗黄化株叶片的活性铁、全量钙、镁、硫含量低于宿根蔗正常植株,活性锰含量高于正常植株,全量铁、锰含量则表现为病株叶片高于正常植株叶片,全量硼含量则差异不显著.[结论]甘蔗体内的活性铁含量低、活性锰含量过高,导致植株体内铁锰营养不平衡,可能是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氮源对甘蔗锰毒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氮源对甘蔗锰毒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氮源对锰毒胁迫下甘蔗幼苗黄化、锰吸收及分配和叶片光合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在锰胁迫下甘蔗幼苗锰含量增加而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 值)显著降低。氮源影响植株对锰的吸收和幼苗黄化:氮源为硝酸盐的植株在 0.5 mmol/L 锰溶液中培养后叶片 SPAD 值显著降低、幼叶明显黄化,而锰对氮源为铵盐的植株 SPAD 值的影响不显著;锰处理后不同氮源间锰在老叶 - 新叶和叶片 - 叶鞘间的分配以及锰在细胞汁液中的分配率差异不大,但氮源为铵盐的植株锰吸收量及锰含量均显著低于氮源为硝态氮的植株;不同氮源处理间植株对锰的吸收量及锰含量的差异随着锰处理浓度(0、0.1、0.2 mmol/L)的增加而加大,叶片 SPAD 值的差异则随着处理时间(0~21 d)延长而加大。与此相似,氮源为铵盐的植株在锰处理后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实际光合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较高而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较低。【结论】铵态氮可以有效降低甘蔗幼苗的锰毒黄化。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除草剂环嗪酮对甘蔗不同品系、品种的应用安全性,通过盆栽试验测定桂糖32号、桂糖42号、粤糖60号、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在甘蔗苗期生长阶段对环嗪酮的敏感性。5个甘蔗品种株高、叶长、地上总鲜质量的t测验表明: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对环嗪酮较为敏感;粤糖60号敏感性处于中等水平;桂糖32号、桂糖42号敏感性较弱。施药剂量为60、120 g a.i./hm2时,各品种甘蔗的地上部总鲜质量大于对照,可见环嗪酮对甘蔗呈现一定生长促进作用;当药剂浓度大于120 g a.i./hm2时,各品种甘蔗的地上部总鲜质量小于对照,可见环嗪酮对甘蔗呈现一定生长抑制作用。抑制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个甘蔗品种的敏感性与t测验结果一致,抑制率总体趋势为:新台糖粤糖桂糖,且3个品系间抑制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桂糖系列甘蔗品种对除草剂环嗪酮的抗性强于粤糖系列、台糖系列,表现出良好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冰水浸种对不同甘蔗品种出苗率和幼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台糖16号和新台糖22号为对照品种,对6个甘蔗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种茎进行0℃冰水混合液浸种8、16和24h后种植,研究低温冻害对甘蔗出苗率和幼苗素质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的耐寒性差异。结果表明:0℃冰水浸种8h以上的甘蔗出苗率和幼苗素质随着冰水浸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参试的6个品种中赣蔗18号和桂糖94—119的耐寒性与耐寒性较好的对照品种新台糖16号相近;台引2号的耐寒性比新台糖22号差,桂引9号、桂辐98—296和桂糖00—122的耐寒性介于新台糖16号和新台糖22号之间。  相似文献   

16.
以甘蔗新品种(系)云蔗05-51、云蔗05-49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两者与新台糖22号(CK1)、粤糖93-159(CK2)砍晒4 d的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砍晒2 d,云蔗05-51蔗糖转化率小于粤糖93-159、大于新台糖22号,云蔗05-49小于两对照;砍晒3 d,云蔗05-51、云蔗05-49蔗糖转化率均小于新台糖22号、略高于粤糖93-159;砍晒4 d,云蔗05-51、云蔗05-49都超过两对照;在砍晒3 d内,云蔗05-51、云蔗05-49耐砍晒性状表现优良。(2)云蔗05-51砍晒后水分不易散失,储存性较好。(3)云蔗05-51、云蔗05-49、新台糖22号还原糖增加较粤糖93-159明显,除云蔗05-49外,其他3个参试材料的纤维分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主栽甘蔗品种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确定云南省5个甘蔗主栽品种(粤糖93-159、新台糖10号、粤糖86-368、新台糖22号、云引3号)的抗旱性以及选择合适的抗旱性鉴定方法,在大棚桶栽条件下对5个处于伸长期的甘蔗品种进行干旱胁迫15 d。处理期间调查参试品种叶片衰老情况、株高伤害度、叶面积伤害度等形态指标及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综合各种生理指标的模糊隶属函数评价法比较客观,是一种较合适的抗旱性鉴定方法;结合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抗旱性鉴定来看,粤糖86-368为抗旱性最好的品种,其次为云引3号,适宜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氮素形态对甘蔗锰毒黄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氮素形态对甘蔗锰毒黄化的影响,为防治甘蔗锰毒黄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水培试验,分析锰毒胁迫期间和锰毒发生后不同氮源对植株锰含量、吸收、分布及叶片黄化的影响的差异性,揭示氮素形态对锰毒黄化的影响。【结果】将硝态氮更换为铵态氮培养后,植株锰毒黄化的幼苗明显变绿,SPAD值显著提高;黄化的幼苗在铵态氮溶液中培养后,叶片复绿速度加快,SPAD显著高于硝态氮处理;在高锰胁迫下,铵态氮处理的植株锰含量显著低于硝态氮处理,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加长(2、4和9 d),处理间的差异加大;高锰溶液中,铵态氮处理植株的锰吸收量、地上部及根系的锰累积量均显著低于硝态氮处理。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的根系与地上部锰积累量的比值无显著差异。【结论】铵态氮能更有效地阻止锰的吸收,从而有利于减轻幼苗叶片黄化,加速黄化叶片复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锰毒对甘蔗生长的影响,增进甘蔗锰毒机制的认识,为甘蔗锰毒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桂糖32甘蔗品种为供试品种,采用水培试验,采用t检验法进行差异性检验,研究过多的锰对甘蔗幼苗黄化、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膜脂氧化的影响。【结果】锰处理后甘蔗幼叶黄化、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而幼叶细胞质膜透性显著增加。锰处理12d后幼叶叶绿素荧光参数Y(II)、ETR和q P显著上升而NPQ显著下降;锰处理时间延长至16d后,幼叶(Fv/Fm)和(Fv/F0)也显著下降。此外,锰处理后虽然幼叶POD与Cu-Zn SOD酶活性无显著变化,但CAT和APX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过多的锰引起的甘蔗幼苗黄化与细胞膜脂氧化、光合系统受损及光能利用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甘蔗新品种在金光蔗区的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适合广西农垦甘蔗基地农场种植的高产、稳产、宿根性强、抗逆性强的甘蔗品种,金光农场 2009年引进了全国各地9个甘蔗新品种(系)进行田间比较试验,以当前农垦大面积种植的新台糖22号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桂糖97-69、福农15号、粤糖55号产量比新台糖22号略增,但未达显著水平,云蔗03-422、桂糖02-901、福农28号比对照新台糖22号产量分别低27.5%、36.1%、41.4%,差异显著,其中桂糖02-901、福农28号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