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与湿地的生态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人类重要的资源之一,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人们逐渐意识到由于湿地的破坏导致其生产力下降所带来的危害和隐患,并开始重视湿地的保护与恢复。论述了湿地的生态功能与效益,并结合案例,阐述了湿地生态恢复的手段之一——湿地公园的湿地恢复方法和成效,呼吁人们保护湿地,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湿地是城市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在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中协调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植物的科学配置和岸线环境的设计,是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4.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经济利益的渴望和追求也在不断扩大,许多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湿地来获取商机,并且对湿地中的植被进行大范围的破坏,进而寻求利益的交换和获取巨大的经济价值.湿地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系统富含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类非常丰富,并且丰富的水资源为这些物种提供了绝佳的栖息地.湿地... 相似文献
5.
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湿地的定义及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借鉴有关区域生态系统评价的理论,选取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稳定性和人类威胁等指标并进行分级化处理,提出、制定了一套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路线调查与样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花马湖湿地、北马坊沟湿地、八字洼硝池湿地、苟池西畔湿地和哈巴湖湿地鸟类进行监测调查,并进行种群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记录到湿地水鸟38种,隶属于7目13科,其中鸭科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种类占所有调查总种数的44.73%;骨顶鸡的数量最多,为1 229只,占调查总数量的30.96%;其次是灰鹤,为1 000只,占调查总数量的25.19%。调查5个地点中,花马湖湿地的物种数最多,其次是哈巴湖湿地。花马湖湿地的个体数最多,其次是北马坊沟湿地。多样性指数花马湖湿地最高,其次是苟池西畔湿地。 相似文献
7.
湿地是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秦皇岛湿地曾经是鸟类的天堂,近几年秦皇岛湿地的生态环境屡遭破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好生态资源、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是亟需重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采用湿地生态功能法,分别对黄骅湿地的植物、土壤、生物栖息地、补给地下水需水量进行计算,以得出黄骅湿地的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黄骅湿地的生态需水量分为3个级别,即最小生态需水量(0.462~0.778亿m3)、最适宜生态需水量(1.912~2.994亿m3)、最大生态需水量(4.354~5.064亿m3).从黄骅湿地的现状来看,黄骅湿地年总入流量为0.494亿m3,而黄骅湿地年水面蒸发量为0.978亿m3,因此,黄骅湿地的自产水量不能满足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需要人工补水,而保证黄骅湿地最佳水量的补水量是黄骅湿地最优需水量和总入流量之间的差值,即1.418~2.500亿m3.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5.
王欢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3,19(3):31-35
城市的生态问题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生态园林反映了人们一种希望通过园林的生态效益来改善城市环境的普遍心理。简述了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叙述了生态园林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生态园林规划的原则、方法以及建设生态园林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将恢复力的概念引入生态旅游地的研究,分析了生态旅游地是不可预测的、具有适应性循环能力的、多稳定态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生态旅游地恢复力的一般思路是界定系统、分析系统、估算恢复力以及建立未来情景。 相似文献
17.
生态绿当量及其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以江西省新建县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生态绿当量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以江西省新建县为例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行定量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计算耕地、草地等地类的生态绿当量得到研究区域的综合绿当量,并将该值与以最佳森林覆盖率的生态优化标准进行比较,进而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期达到生态优化。 相似文献
18.
该文针对南平市建阳区毛竹林生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调查分析毛竹林分布情况及其特点,提出一系列的生态培育措施,为毛竹科学经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将唯一栖息于红树林的两栖动物--海蛙(Rana cancrivora)作为红树林环境质量监测指示物种的可行性。[方法]于2009年7月和8月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码头和红树林核心区(简称红树林)2个不同微生境中采集海蛙,检测分析其肝脏和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脂酶(AChE)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同时测量计算其肝体指数、肾体指数和脾体指数,以综合评估海蛙所受环境胁迫大小,并用以评估红树林不同生境质量好坏。[结果]红树林生境中海蛙的肝脏、肾脏和脾脏系数均低于码头,但仅肾脏系数差异显著(P<0.05);该生境中海蛙组织的4种酶活性均高于码头,且SOD和CAT活性均表现出差异显著(P<0.05);同时MDA含量也显著低于码头(P<0.05)。结果表明红树林生境中海蛙的抗氧化酶活性高于码头个体,相应地脂质过氧化程度低,所受环境胁迫程度低于码头。[结论]由于人类干扰和旅游开发等因素使码头生境质量明显低于红树林核心区,而红树林生境中海蛙个体所受环境胁迫小于码头个体,与这2个微生境中的生境质量相一致,表明海蛙可作为红树林环境质量评价的指示物种。 相似文献
20.
苏南两熟茭白生态学分类与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苏南十多个两熟茭白品种的分蘖习性和孕茭对外界温度的要求,分成苏州型茭白(温度敏感型)和无锡型茭白(温度不敏感型)两类。苏州型茭白植株高大,长势旺盛,分株性强,孕茭适温为20℃左右。无锡型茭白植株较矮小,长势中等,母墩分蘖性较强,孕茭适温为15—30℃,以25℃为最适。两类茭白的选种方法、肥水管理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提出了不同类型茭白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