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权制度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林权改革是林业改革的核心。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在不同时期的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目前林权权属的不明确及不断地林权改革导致的不稳定性以及相应的融资及实施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使得林权改革仍需不断努力。从法律、政策和制度上明确产权,建立或调整相应的配套法律、政策措施,建立并完善多种形式并存的集体林经营体制,及相应的支持体制。提高林区农民收入,处理好林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提高林业生产力,建立好林业产业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吴飞 《绿色大世界》2012,(4):250-251
指出了我国为加快林业的发展先后制定了的有关集体林权改革的制度和政策,探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权流转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集体林权改革既可认为是林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确立,也可认为是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实践证明:集体林权改革是集体林区林业经济体系中各种要素重新配置的复杂运动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现实基础,也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山区林农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合理的林权制度是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前提条件;林业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其加强林业管理,实现林业产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南方集体林区和谐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及林权流转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集体林权流转的重要现实作用,根据集体林经营的特点,探讨了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和集体林业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允 《热带林业》2008,36(3):44-45
阐述林业产权的概念及其特点,指出海南省现阶段集体林权改革现状及即将面临问题以及目前做法,提出推进海南省集体林权制度发展改革对策,使林业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今后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及林权流转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集体林权流转的重要现实作用,根据集体林经营的特点,探讨了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和集体林业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通过对成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集体林权改革后发展林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松潘县森林资源的特点以国有的天然林为主,但集体林的区位分布对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林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当前集体林经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松潘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鲜红 《林业建设》2011,(3):44-50
林权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关系到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我国一些省份的集体林权改革工作已经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其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以林权制度改革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为研究视点,分析了我国林权改革中凸显的法律问题,并指出了完善我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王业华 《国际木业》2010,40(2):15-15
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和林业局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相关政策指导下,金融机构发挥金融服务的职能,完善林业信贷管理,积极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但由于当前集体林权改革尚处于初步阶段,大部分地区的林地由个体林农承包,金融机构贷款经营成本较大,有待进一步完善林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林业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3个阶段及其改革内容.分析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还存在着的产权主体模糊,权、责、利不清晰,以致产权主体收益权、处分权无法落实;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林业融资困难,森林保险发展缓慢;林权市场不完善,林权流转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确立要素流转体系,建立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体系,加强林业保险体系建设,加强信贷扶持政策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对我国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现实,提出国有林区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必须解放思想、科学规划,遵守国家法律,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遵守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从人的价值及行为形成机制出发,分析认为影响林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产权安排,目前我国林权制度存在所有权主体虚置、林地产权的各项权能边界不清、林地权属四至界限不清等问题.发展社会林业,必须界定出明晰的林业权能边界,强化林地使用权,保障四大权能.  相似文献   

14.
Sustainable forestry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cal point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it is pa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held in Rio in 1992 which followed the completion of “Our Common Future.” To this end, many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implementing of sustainable forestry at the global level.

Geographically, Turkey can be seen as part of Pan-European and Near East sustainable forestry initiatives. Forest organizations have carried out many studies to implement the decisions made with these initiatives in line with their own needs in forest management. While conducting studies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ational Forestry Program prepared within this context, people have been confronted with various problems due to insufficient infrastru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i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sustainable forestry leading to observ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levant for Turkey.  相似文献   

1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是解放林业生产力,增强林业活力的重要措施;是调整林业生产关系,进一步明晰林业产权,落实林业经营权,确保农民处置权的有效途径。通过改革集体林权制度,能充分调动各社会主体投资发展林业积极性,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对当前森林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加深对"森林经营是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的认识,并从速贯彻到林业生产中去。对目前在森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指出了当前森林经营中存在的瓶颈,明确了森林经理是森林经营的科学支撑,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当前商品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商品林与传统林业的区别,商品林的基本特性,商品林理论以及与公益林和林产工业的关系,提出了商品林是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产物,它与传统林业具有本质区别:商品林与公益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商品林主要是解决林业的次要问题;商品林的发展要在体制上创新,必须树立商品林就是商品的意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商品生产一般规律的商品林经营管理模式;商品林最终发展有赖于林业市场繁荣和政策引导,同时对商品林经营管理有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A forest property represents benefits to the owner, the nature of which varies between resident and non-resident owners. Forest owners’ associations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arrangement to increase the benefit from forest ownership by helping the forest owner to increase profitability. Thus, it can be assumed that associated forest owners value forest property benefits differently to non-associated owners. This study examines differences between members and non-members, and residents and non-residents, with respect to how they value the various forest property benefits. Responses from a landholder survey reveal differences concerning forestry income, maintaining contact with native locality, and keeping up a tradition in forestry. It is concluded that a challenge for the associations is to develop the organis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rest owners’ dissimilar property interests.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林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生态意识的觉醒、环境危机感的增强、森林和林业价值观念的转变,不仅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部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且也要求森林经营体制与规模等做出相应的转变。单纯注重森林蓄积消长量的调查和木材的培育利用,显然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应拓宽到森林多种环境信息资源的调查和多目标的经营利用上,为此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资源调查应完善的内容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所采取的措施与手段,指出成立林业公司是森林经营的一个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20.
寇德荣 《绿色科技》2020,(3):227-228
指出了随着林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要求林业单位经营结构的转变。逐步由单一的木材经营模式向多元化经营模式发展,以森林为依托,市场为导向,适应我国林业向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基于此,分析了小陇山森林公园经营现状,探讨了在发展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以期为进一步切实推动林业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